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著名高校教授到一所省重点高中调研。在和高中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著名高校教授到一所省重点高中调研。在和高中生座谈中老教授问“你们未来准备怎样为祖国贡献自己呢?”

学生们一脸茫然。

很多学生坦言还没去想这个问题。

老教授又问“那你们未来想做什么?”

很多学生回答“想考自己喜欢的大学未来找更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

老教授说“你们难道没有想过未来为祖国贡献自己?”

很多学生说“小时候想过现在没想了。”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小我与大我 一位大师曾说过:小我中独善自己,大我中胸怀灵宇。 小我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注重方寸与利益,付出与收获;大我是大环境下的我,与局外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共鸣,也就是与集体、民族、国家利益有关的。 我们每个生活在世间的人,都有责任为了生活去奋斗,为了名利去拼搏,这样自己过得好,家人也过得好。但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没有大我的环境就没有小我的生存与发展;当然大环境能不断发展,小我才能持续生存。二者是互相依存不可或缺的。 大我与小我的概念,其实早在二千多年前大圣人孔子就提出了。 孔子有一名弟子因帮助别人后接受酬谢而遭人指责,然而孔子却褒奖他的行为能带动更多人行善。另一名弟子在赎回本国奴隶后却放弃向官府领回代垫的赎金,大家都称赞他品格高尚,但孔子却严厉的批评了他,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奴隶被赎回。作为圣人,孔子的言行为何如此不合常理呢?这是因为圣人的一言一行都注重于从大我出发,不计较小我得失。这就是小我与大我的取舍。前一个弟子舍弃了为自己争得名誉的机会的小我,但能带动更多人行善,从而促进了社会道德的进步。而后一个弟子尽管他的出发点是高尚的,获取了个人美誉,却在无形中破坏了大我发展的存在条件。 在近代伟人鲁迅先生身上也体现了这一理念。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是因为认识到民族精神上的麻木比民族躯体上的虚弱更可怕,于是毅然拿起笔杆,为劳苦民众呐喊。从小我的角度来看,以鲁迅先生品行当一名医生,无疑是一辈子受所有人景仰的。但他却牺牲了小我,选择了大我,为了绝大部分人的利益去抨击黑暗腐败的社会,也饱受反动阶级的攻击与迫害。鲁迅先生为此还留下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励志名言。 也许会有人说,这些都是圣人与伟人才能做到的事啊。其实,我们作为社会普通的一分子,也经常面临着小我与大我的抉择与取舍。 拿前段时间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范跑跑事件”来说,众说纷纭,有支持的,有反对的。如果从从小我与大我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事件,应该是很明晰的。在5.12汶川地震危难发生时争先逃跑是人的天性,这件事本身无可厚非,不值得争议。倘若“范跑跑”不在网络上大肆宣扬他抢先逃跑这个行径,他还是受学生们崇敬的有才华的老师,他的小我形象还是美好的。可“范跑跑”的言行给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这就损害了大我,是不可取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既非圣人亦非伟人,应该尊重小我而尊奉大我,也有义务为制造一个大我的环境而做出正确抉择,更不能注重于小我的完善而破坏大我的进步。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本则材料是由某著名教授与省重点高中的高中生关于未来人生规划的对话组成。事件起于老教授的一个问题——你们未来准备怎样为祖国贡献自己呢。然而,出乎教授的意料,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未来的人生中没有“祖国”,有的是“喜欢的大学”“更好的工作”及“更多的钱”。当教授对高中生未来人生中缺失“对祖国做贡献”再度质疑时,学生表示“小时候想过,现在没有想了”。未来的人生规划是每一位高中生必须面对的问题,未来的人生要如何规划,人生规划是否需要以为祖国做贡献为基础,也是很多考生在思索的问题。故考生对材料的中心话题并不陌生。但是,形成怎样的看法,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却不是简单的事情。 这首先需要关注材料中呈现的两组矛盾:其一,老教授认为应以为祖国做贡献为基础来规划人生,学生却只想到自我——喜欢的大学,更好的工作及更多的钱;其二,学生说小时候想过为祖国做贡献,现在没有想了。老教授与学生在对话中暴露出的问题并非个例,而是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的观点是当下高中生在人生规划中普遍的想法——关注个体的命运,忽略国家的命运;关注个体价值的实现,不顾国家整体的利益;关注个体抱负的实现,不顾国家理想的追寻。这是学生在人生规划中没有处理好“小我”与“祖国”的关系。那是不是学生在规划人生时从来都这样呢?由材料内容可见小时候不这样。那么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报效国家的想法就从人生规划中消失了呢?原因直指当前教育机制的不健全,人才培养标准中的缺陷,如在教育过程中,唯分数论的思想左右一切,再如社会中功利主义之风对教育的影响,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 考生在作文中要表现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但这并不意味着要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也不意味着学生要回避现实存在的真实问题。就材料内容而言,它的立意是开放的,材料只呈现出情境和矛盾,考生从材料情境出发,基于对矛盾的分析和探究,在立意上就是合理的。无视材料或者抓不住材料的观点在立意上就可能出现偏差。具体说来,角度一:教授,教授认为人生的规划要立足于为祖国做贡献的基础之上,你怎么看;教授不断质疑高中生的人生规划只关注“小我”而忽略“祖国”,如何看待教授不断质疑的行为。角度二:高中生,如何看待教授第一次提问时学生“茫然”的表现;如何看待学生只有“小我”的人生规划;为什么学生说小时候想过为国贡献力量,长大后却不想了。角度三:综合,当下的高中生要怎样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为祖国做贡献这一点在高中生的人生规划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抓住材料中呈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即为合理立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曾经唱着儿歌长大的“70后”“80后”,现在很少听到自己的孩子哼唱新的儿歌,偶尔听到的,要么是街头流行的成人歌曲,要么是被改得面目全非的传统儿歌。3月 2日是世界儿歌日,不少“70后”“80后”表示担忧。其实,当代优秀儿歌作品的匮乏,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如果创作者愿意潜心创作儿童歌曲,肯定会创作出好的歌曲。如果给创作者更多的经济补偿,相信他们也一定能创作出优秀的儿童歌曲。此外就是广播、电视等在内的一些主流媒体,如果拿出宝贵的资源推介儿童歌曲,也一定能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儿童歌曲。

①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即使拿出宝贵的资源推介儿童歌曲,也不一定能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儿童歌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在某些时刻     ①     。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孤独的感觉取决于我们的状态以及如何看待它。孤独被定义为可以感知的社交隔离和与他人切断联系的经历。大多数经历孤独的人只要改变心态,②     ,比如找到新朋友或开始一段新恋情。研究人员也提到过一些“长期孤独”人群    ③     ,即便所处的环境或人际关系发生变化也无法改变他们孤独的感觉。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家长委员会写出了《学校食堂安全质量调查报告》文中列举了很多安全隐患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解决。

B. 某同学对母校的老师说“值此教师节之际学生们垂念师恩谨祝恩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C. 小明偷拿妈妈手机躲进床底玩急得妈妈围着床团团转只好冲着床底大叫“兔崽子快给我出来!”

D. 某省长看着围坐身旁的青年农民们激动地说“往惜吾等多艰辛今日尔曹多幸福我们应珍惜美好生活!”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B.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有效实现了公众短距离出行需求应当予以鼓励但同时也带来了车辆乱停乱放、企业竞争无序等问题。

C. 一年多来由雄县、容城和安县组成的雄安新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努力打造创新发展示范区。

D. “套路贷”是指不法分子以“借款”为名事先为借款人设置圈套最终非法占有借款人财物本质上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个星期温度时高时低某些天最高温仅7而某些天最高温达31反常的天气让人们经历了一日三秋的变化。

②人民不会忘记每年春节前夕习总书记都要专门看望贫困群众这是习总书记天地之大黎元为先的思想体现。

本届冬奥会上尽管判罚尺度不一武大靖还是为中国队赢得了具有特殊意义的首金这令他国奥运健儿侧目而视

④这是一个骇人听闻的减贫数字。党的十八大以来,5564万中国人摆脱贫困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欧洲大国的人口总数。

⑤由美国单方面挑起的一系列贸易摩擦给中美贸易关系蒙上了浓重的阴影双方不时剑拔弩张贸易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⑥《经典咏流传》选择的传唱人在身世和背景方面总会和诗歌的创作者有着某种契合如此精心的安排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A. ①③⑥    B. ①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⑤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