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打哈欠不是人类的专利,____________,但是打哈欠相互传染却只有在人类和大猩猩这样的高级动物之间才会发生。生物学家们发现,只有大脑皮层发达的脊椎动物,____________,然后彼此传染。这是“大脑高级意识和智力”负责的事情,因为他们能够了解同伴的想法,____________,快乐而快乐,把同伴的行为反映到自己身上,从而产生打哈欠传染现象。
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有位长辈给侄儿写信说:“此事一时难以定夺,望你钧裁。”
B. 李先生,请告诉我您的电话号码,以便我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时向您见教。
C. 在表演最精彩的时候,他突然一个趔趄,差点摔倒,这给整个表演留下了瑕疵,他连连道歉说:“献丑了。”
D. 在访谈中,这位艺术大师提到了自己的母亲,他动情地说:“家慈经常告诫我和弟弟妹妹们,做人要清清白白。”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未来5~10年,感知方面的人工智能会进展到能够和人类智能相匹敌,计算机语音、视觉甚至会超过人,每一个商业应用都可能会被人工智能颠覆掉。
B. 习近平的魅力外交几乎没有放弃任何一个细节,一个自信从容、有情有义、真诚友好的中国领导人形象正在不知不觉地树立。
C. 目前,少数政府网站变成花架子的现象在全国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不少地方政府只为赶时髦,仓促间“跟风上网”,而网络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却没有及时跟上。
D. 尽管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制度,但仍频频出现以民办初中为主的“小升初”赶考现象十分突出,使得原本正常的小升初变成了严峻的“小高考”。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去哪玩比较省钱?去哪里舒适又好玩?这些问题,大家讨论了好久,莫衷一是,最终也没有结果。
②辛弃疾以翻云覆雨的笔力,针砭时弊,激昂跌宕,写出了光照千秋的诗篇。
③近年来,一些二三线城市出现了奇特的现象:市政设施完善、住宅群落整齐,却万人空巷,这是当地政府违背市场规律大搞房产开发的后遗症。
④当他意识到自己错怪了这位朋友之后,下定决心,登门拜访,负荆请罪。
⑤他肆无忌惮地滥用职权,狂妄自大地享受特权,置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于不顾,最终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⑥由于山体滑坡,奔赴灾区抗震救灾的队员往往突然会走投无路,但他们总能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A. ②④⑤ B. ③④⑥ C. ①②③ D. ②③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借风、猿等意象写出诗人登高所见秋天的萧瑟景象。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3)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8新年伊始,直播答题迅速掀起了一波全民答题热潮,直播答题APP通过疯狂烧钱吸引用户参与。各大直播答题平台的玩法基本一样,由主持人出题,网友在线面答,通常每场共12道选择题:在指定时间内全答对的人可以瓜分巨额奖金。事实上,“知识变现”的狂欢并不是一场撒钱的慈善活动,“答题者”看到的是利益,“出题者”看到的同样是效益。看直播从花钱到赚钱的转变激起用户热情,即答即提现的高效性增加了用户的参与意愿。
直播兴起后,“低俗”“无厘头”一直是撕不去的标签。在吃了“低俗网红”的亏之后,直播答题似乎是一条相对符合政策的安全道路。在网友点灯熬油答题“变现”的时候,已有直播答题平台拿着流量数据实现了商业变现——包场式广告赞助纷沓而至。1月9日,美团100万元冠名花椒“百万赢家”中午场,映客的芝士超人的首个广告则被趣店以l亿元拿下。
直播答题仍在探索期,最终能否产生出持久的民生红利,还需要时间的考验。但需要提醒的是,娱乐永远是娱乐,我们不能让娱乐打乱正常的生活节奏,也不能幻想,通过直播答题让全民知识有多高的飞跃,更不能做一夜暴富的梦。
(摘编自《央视·直播答题为何突然火了》)
材料二:
材料三: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发出通知指出,今年以来,一些网络平台以视频直播方式开设互动有奖问答节目,吸引大量网民参与抢答,在促进知识传播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各级管理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网络直播答题节目管理,网络直播答题的内容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健康有益的知识,不得传播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不得传播格调品味低下的内容,不得宣扬拜金主义和奢靡之风;未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任何机构和个人,一律不得开办网络直播答题节目;直播答题节目主持人应当具备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相应的条件,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业务素质。 ’
通知要求,各级新闻出版广电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已开展的网络直播答题活动进行清理整顿;加强对合规网络直播答题活动的监管,引导业态有序平稳发展,防止过度炒热;要把日常监管、定期巡查与网民举报结合起来,对违法违规问题即发现、即处置;建立方便广大网民参与监督的举报制度;及时曝光典型案例,引导网民理性参与网络直播答题活动;督导合规网络直播答题平台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摘编自《新华网:官方加强管理网络直播答题》)
材料四:
题目,是直播答题的基础,题目出得好坏,直接决定节目水平高低。然而纵观当下直播答题节目,出题水准堪忧。比如有的出现事实错误,硬把“肉夹馍”划成江苏小吃;有的内容无聊,要求回答“西瓜视频”四个字共有多少笔画,毫无知识性;甚至还有些在事关国家主权问题上出现严重误导,令人匪夷所思。
有人认为,不过是一两道题出得不好,没什么大不了。然而在直播答题过程中,动辄上万乃至几十万人同时在线,一旦题目内容包含严重错误或不良导向,不仅可能歪曲事实、误导不知情的观众,甚至会对互联网领域的文化生态产生冲击和不良影响。一味强调娱乐性、互动性,而忽视题目设置本身的严肃性、严谨性,无疑会让问答跑偏,令知识失色。
把题库扎扎实实做好,是直播答题进一步发展的首要前提;而泾渭分明地区分真正的知识和垃圾信息,则是做好题库建设的最基本要求。
(摘编自《人民网:别让垃圾信息玷污“知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直播答题APP用户对直播答题平台增加包场式广告赞助商产生反感,这使接近三分之一的直播答题APP用户卸载过直播答题APP。
B. 二线城市的直播答题APP用户是直播答题APP用户的主力军,无论是用户分布还是用户渗透都处于城市直播答题APP用户第一位。
C. 直播答题是一种娱乐方式,不是真正的知识传播,也不是真正的知识变现,所以直播答题让网民知识飞跃以及一夜暴富都是不可能的。
D.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通知要求是从各级管理部门、相关部门以及网友等的角度来诠释规范直播答题节目的责权利方面的内容。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直播答题APP即答即提现的高效性提高了使用直播答题,APP用户在线答题的兴趣,这也保证了这些用户今后会继续使用直播答题APP。
B. 绝大部分用户是为了参与直播答题才安装直播答题APP的,只有小部分用户是之前安装,这说明直播答题疯狂烧钱吸引用户很有效果。
C. 直播答题是一些网络平台以视频直播的方式开设互动有奖问答吸引网民答题的节目,关涉到直播答题平台、网友和广告商的经济利益。
D. 网络在线直播答题的积极方面是能促进文化知识传播,消极方面是所出题目有知识错误,而这些知识错误使相关部门对直播进行监管。
E. 合规的网络直播答题平台必须具备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以及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业务素质的专业主持人。
3.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直播答题如何才能真正传播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