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这两天杭州下雪,许多人开始纠结:外面这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这两天杭州下雪,许多人开始纠结:外面这么冷,不想出门吃饭,要不要点个外卖?对此,有人表乐“好饿啊!需要外卖小哥拯救我饥肠辘辘的肚子”,也有人认为“不能叫,这种天气叫外卖是一种罪恶,外卖小哥太辛苦了”。为此,很多点外卖达人陷入了矛盾的心理斗争中。

材料二:一个三轮车夫在前处乘凉,这时有一个收破烂的人颤巍巍地走过来。三轮车夫对她笑了笑,缓缓地竖起了大拇指,而收破烂的也笑了笑。尽管他们只是陌生人,在茫茫人海中只是偶遇,尽管这件事很小,很小。但也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不是么?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学会尊重与理解 一个和谐的社会,首先要建立在每个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只有学会了理解,我们才能嗅到那缕授人玫瑰后的余香。 作为一个著名的表演艺术家,陈道明本可以因为身体不适而直接缺席演出,这很合乎情理。但他理解观众的期待,尊重观众对艺术的欣赏需求,于是,即便高烧不退,即便不能演出,仍要坚持登台鞠躬致歉。这不仅出于他个人的高素质的艺德涵养、人格魅力,也来自于他对别人的理解与尊重。 同样地,观众面对演出的突然取消,没有表现出不解、甚至愤怒、抗议、索赔,相反的,更多的人选择了理解与体谅。他们理解生病是人之常情,他们感动于艺术家的真诚致歉。他们在面对对方对自己的尊重的真心时,不约而同地奉献上了一份温情的关切。 这温馨的画面来自于相互的尊重与理解。这比任何艺术作品本身更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现如今的媒体舆论上,不乏对人情冷漠、猜忌不理解的曝光与斥责。但我认为,这只是世情的一小部分。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发达兴旺,其中一方面就在于人情温暖的传递从未曾停止过。 尊重别人,这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无论何时,设身处地地替他人想想,考虑一下对方的感受,不特立独行,不以自我为中心,就是对他人的尊重。在每一堂课上,尊重老师的劳动;在父母的每一句叮嘱前,尊重他们对你的付出;甚至对待一个陌生人,也要显示出你的尊重与良好的修养。如此从我做起,如此良性循环,我们的社会就会在一个温暖和谐的秩序里运转、前行。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秉性志趣迥异的个体之间能否相处融洽,就取决于能否相互理解与相互尊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要求我们拥有一颗宽容的心。理解是和睦相处的一剂良方,温情只有在相互理解时才能萌芽。多为对方想想,奉上一颗真诚的心,才能收获同等的、甚至更多的来自他人的尊重、理解与关怀。 站在一个新的道德高度上,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平等尊重就更显得难能可贵。名人不耍大牌,官员不呈权威,平民不卑不亢,彼此真诚尊重,那么,社会的冷漠终将会被理解这缕春风融化。 学会尊重和理解别人,你便能收获别人对你的尊重和理解,我们的社会便会因此而变得更加和谐温馨。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两则材料都与对劳动的认识等有关。第一则材料是下雪天让外卖哥送外卖是否应该的问题。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想到恶劣天气里,外卖小哥顶风冒雪的送餐之路太辛苦,出于不忍心让他们多遭这样的罪,提出这时候就尽量不去点外卖,以期合力减少他们的跑腿次数。人字的结构是互相支撑,人与人之间的最好关照,其实是互相尊重。考虑到外卖小哥的送餐辛苦和不易,最好是能多一点耐心宽容。第二则材料是三轮车夫对收破烂人的称赞。尊重,是—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对别人不卑不亢的平等相待,一种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的充分肯定。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我们没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审视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嘲笑他人。假如别人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我们不能用傲慢和不敬去伤害别人的自尊;假如自己在有些地方不如他人,我们不必以自卑或嫉妒去代替理应有的尊重。一个真正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必然会以平等的心态、平常的心情、平静的心境,去面对所有事业上的强者与弱者、所有生活中的幸运者与不幸者。综合两则材料,可以立意为:①对于劳动者而言,尊重不等于施舍;②真正的尊重是相互的理解与宽容;③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说客英语S2b的商业模式,阅读后概括图表信息,要求信息之间形成有机联系。

 

查看答案

(题文)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肉丸能久放,可以大量生产售卖。____,只能现做现卖,是腊月正月里的食物,所以元宵更好吃。____,而且包装也特讲究。话说“货卖一张皮”,西关西门口的回民卖元宵,____:里面一层紧贴着元宵包扎的是粗草纸,吸纳性好,外边是染成粉红或葱绿色的油光纸。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陕南是泉眼组成的,陕南是河溪组成的,有草木的地方,就有清水,它们在地下冒出来,从山隙隙里渗出来,是一眼眼泉的眼睛,它们从林子出来,是一条条的溪。从秦岭南坡,到巴山北坡,1700多条河溪都有名有姓,它们都流进一条大江,汉中的汉,汉字的汉,庄稼汉的汉。汉江的一江清水一直流着,一直清着。        

A. 见了汉江,才晓得陕南为什么是清水的故乡,这样一条清的大江,汇聚了很多清的泉眼。

B. 这样一条大江,汇聚了很多清的泉眼。见了汉江,才晓得陕南为什么是清水的故乡。

C. 这样一条大江,得汇聚多少清的泉眼啊!见了汉江,才晓得陕南为什么是清水的故乡。

D. 见了汉江,才晓得陕南为什么是清水的故乡,这样一条清的大江,得汇聚多少清的泉眼啊!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北京青年报》发表的文章认为,虚假的“爱心助农”,在利用公众爱心的同时,当地的品牌形象也影响严重,既伤心又伤农。

B. 我国具有鲜明审美特质的立人、立国之道,在世界文明史中显现出其独特性,成为中华民族为当代世界文明呈现的不可替代的优良传统。

C. 知识文化类的综艺节目是经过了数年的资本入局和互联网传播方式的冲击,经过短暂迷茫和自我怀疑之后重新确立的自身定位。

D. 网友对抄袭的反感情绪在互联网时代已经逐渐发酵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使得古装玄幻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口碑令人堪忧。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1)在某些方面,“新文人画”的创作鱼龙混杂,偏重于个性抒发和解放的精神追求,导致一些所谓“新文人画”由高雅向低俗滑落。

(2)电影纪录片《二十二》让国人再次了解日本士兵百身何赎的罪行,重温骨肉同胞受苦受难的血泪历史,接受鲜活深刻的历史教育。

(3)在事实认定中,我们应当用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通过提问以及所得调整的模型摆位,溯本求源,尽可能地还原交通事故的真相。

(4)随着期末考试结束,暑假生活拉开序幕,省实验学校的暑假特色社团活动异彩纷呈,让孩子们既增进了友谊,又增长了见识。

(5)如今的葡萄镇就是一个大景区,耸立的城乡建筑与美丽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中外游客趋之若鹜

(6)虽然此次撤稿规模大,但仍只是冰山一角,存在类似问题的期刊和论文远远超过这个规模,中文期刊也存在同样问题。

A. (1)(2)(5)    B. (1)(3)(6)    C. (2)(3)(4)    D. (4)(5)(6)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