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学期,同学们阅读了«史记»的精彩篇章,了解了不...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学期,同学们阅读了«史记»的精彩篇章,了解了不少历史人物。比如蔺相如、申包胥、信陵君、程婴、鲍叔牙、鲁仲连、毛遂、孙膑、荆轲、项羽等,这些人物的言行和事迹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请从中选择两个或三个你印象深刻的人物,结合他们的事迹或精神,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人生的理解和思考。要求:(1)选好人物,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2)选好角度,自拟标题;(3)不少于800字。

 

属于项羽的传奇 翻看《项羽本纪》,不知怎么,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界限,将项羽的影投在了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项羽有太多的遗憾,或者说本该成为英雄的人却无法成为真正的英雄。但他在乱世中绽放了未有的光华,他的传奇让人觉得刘邦、韩信只能做乱世的配角。 在钜鹿,面对秦军,是他率领江东的子弟以少胜多,震慑诸侯,我仿佛看到了血染征衣的项羽挥戈于千军万马,楚军的呐喊响彻云霄,看书从未有过这样真实的感觉,不知是司马迁传神的笔抑或是那喊声本存在于虚空之中。钜鹿是他的一个起点,那时起,他注定是楚人的骄傲,“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在项羽的振臂间得到应验。 面对危难,置之死地而后生,不退缩终将成功,是项羽为人们所立的榜样。 四年的楚汉相争在垓下之围时本预言着传奇的陨灭,但项羽却在这终点又舞出了眩目的光华,只是这个终点注定成为楚人的遗憾。霸王别姬不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四面楚歌,重重之围,项羽在诸侯的眼皮下率众突围,也只有项羽才有这份胆气。二十八骑的东城决战,尽显英雄霸气,这是只有他才有的自负,只是一句“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却没有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所有的霸气,若非如此,那一天的夕阳也必将是血染的。 乌江自刎,项羽抛开属于他的一切——天下、美人、骏马。战神一般的人便如此躺在乌江岸边,他的血流进乌江,让这江水有了灵魂,江水的咆哮,掀起的白涛,冲去了夕阳下的最后的残戈…… 舍生取义是项羽离开乱世的方式,自负毁了一切是项羽留下的警示。 乌江流水,历史在那里留下最耀目的一笔,也留下项羽的遗憾,项羽让我有了许多的感受,不知是感动多于惋惜亦或是惋惜多于感动,总认为他不该如此消亡,他不该龙袍加身,九州方圆自在民心。他的身旁有热血的江东子弟,有虞姬,有乌骓,他本可骑马追风。他的自负让人羡慕,但风中的低语却诉说着自负所带来的危难,项羽的死是历史的遗憾,他未能有完美的结局,毕竟这不是故事,无法有善变的结局。项羽的血流入家乡的水,这水的一旁是他曾经守护的地方,而他也将在这萦绕千年,不禁为他叹息,不禁责问历史为何选择了刘邦,但我只是站在历史长河的边缘,无论这里多么汹涌,多么绚烂,我都是一个过客,无法涉足去改变命运的轮迹,乱世的光华似乎就在瞬间,乌江流水已滔滔而去,只是未曾惊醒了沉睡的霸王。 安息至永生,是经历了时间所遗留的,项羽似乎在千年之前便已沉睡,但他的灵魂在时间中得到永恒,他化为江东子弟心中亘古的传说。 一切已过,英雄也有江水这归处,也许这是一种荣耀。长江边李清照是否为项羽叹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否亦是多少人的感言?只因那乱世不灭的光华。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要求从给出的《史记》中的人物蔺相如、申包胥、信陵君、程婴、鲍叔牙、鲁仲连、毛遂、孙膑、荆轲、项羽选取其中两三个形成有机的联系,体现自己的看法,立意的关键是选取人物,形成联系,如选蔺相如、申包胥、程婴可以写担当;选信陵君、荆轲可以写忠义;选鲍叔牙、毛遂可以做事要写了解自己;选孙膑、项羽、荆轲可以写勇武与智谋等。行文时注意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论述,在论述时注意适当的引用人物的事例,以体现人物和主题之间的联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要求:(1)符合原著故事情节;(2)语言简练生动;(3)不超过100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仰视与俯视往往是并存的。常常仰视人的人,在另一种场合,必定会居高临下、仗势欺人;常常俯视人的人,在另一些对象面前, ①   。平视,需要心的端庄与正直;平视,需要情的纯洁与高尚;平视,需要识的广博与深邃。平视是世界的需要,国与国平等看待,才会有一个和平的世界。 ② ,人与人平等看待,才能创造一个和谐与幸福的环境。平视是自我的需要,只有不自卑、不自鄙、不自亢、不自傲, ③ 。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中国文学名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上阕从重要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物阜民丰的人文景观等方面表现钱塘繁华,其中对西湖的描摹尤为生动。

B. 苏轼的«水龙吟»(似花还是非花)不仅写出了杨花的形、神,而且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将物性与人情融在一起。

C. 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以雨后风荷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表达思乡之情。词中对荷花的传神描写被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为写荷之绝唱。

D. 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写作者登郁孤台远望,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全词淡淡叙来,以极高明的比兴手法,表达了蕴藉深沉的爱国情思。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三国演义»不适合学生阅读的观点自提出后,社会各界反应强烈,不少专家明确表示,与其限制孩子读什么书,不如教会他们如何读书。

B. 二胎家庭中,父母应当在“二宝”诞生后,多创造机会,让“大宝”参与到照顾弟妹的过程中,而不是让他觉得自己被冷落了,是多余的。

C.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强调一定要把古代经典诗词留在教科书中,就是一种重视诗教传统,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

D. 中国提出亚太地区安全构架理念,不是要推倒现有的安全机制框架,而是对现有亚太安全机制进行调整、完善,补充基于双边同盟的亚太安全理念的局限和不足。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高考结束,许多家长在没有征得孩子同意的情况下,借箸代筹 ,为孩子规划着未来。

②中芯国际前任CEO 张汝京在辞职当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辞职实为负荆请罪 ,希望辞职能够让中芯国际和台积电真心和解,不至于影响中芯国际的运营。

③这次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侧目而视 ,赞叹不已。

④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重逢,看到彼此白头如新 ,回忆着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他们感慨万千。

⑤世界杯小组赛结束后,不少传统豪强表现令人大失所望,球队的教练也因为用人不当、布阵无方陷入了四面楚歌 的尴尬境地。

⑥许多作曲家都没有珠圆玉润 的歌喉,他们创作的歌曲必须经过歌手二次创作,才能产生打动听众的效果。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④⑤    D. ①②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