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三句,苏轼借“客”之口描写了渔樵江渚的生活情形,流露了对自身现状的慨叹。

(2)屈原在《离骚》中形象地揭露当时嫉贤妒能的社会风气的句子是“_________”。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

(4)李白《蜀道难》中直接描写剑阁地势险要的句子是“_____”。

 

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剑阁峥嵘而崔嵬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侣、麋、匏樽、属、嫉、蛾眉、谣诼、淫、戈、峥嵘、崔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各题。

寒食书事

【宋】赵鼎

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注】①赵鼎:南宋贤相,支持岳飞抗金并荐其为统帅,后因与秦桉论议不合而罢相,连续被贬詹不食而卒。本诗作于他被贬潮州期间。②庞老:庞德,东汉末年隐士,不肯出山,但清明节均携全家上坟祭扫。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联写出地点、时间,偏远僻静的村子里,农家门口即便清静冷落,也还插着柳条,标记寒食节到来,与诗歌题目照应。

B. 颔联对仗工整,语言朴实,运用庞老的典故,点明广东广西一带虽然不遵循寒食节禁烟的习俗,但也像庞德一样全家扫墓祭祖。

C. “麦饭”指粗糙的祭品。五六两句寓情于景,运用对比的手法,意在突出宫廷无情、山野有趣,表达诗人对乡野生活的喜爱之情。

D. 作者被贬后生活寂寞、无人来访,门前长满青苔,通过喝酒来排遣心中郁结,率性而为,对傍晚城墙上传来的笳声置之不理。

E. 尾联第一句用了拟人手法,以酒杯倚靠着青苔睡卧的样子,写出诗人凌乱的生活状态,突出经历政治风波后他内心的愁苦和失望。

2.本诗通过描绘山野村头的春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三四联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进吏科右给事中,坐累谪交阯为吏。居九年,仁宗嗣位,始召入为御史。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正统二年,蒋贵讨阿台、朵儿只伯,亨信参其军务。至鱼儿海,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引还。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贵不从。亨信上章言贵逗遛状。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明年进兵,大破之。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

父丧归葬。还朝,改命巡抚宣府、大同。十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时遣官度二镇军田,一军八十亩外,悉征税五升。亨信言:“文皇帝时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塞上诸军防边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况边地硗瘠,霜早收薄,若更征税,则民不复畊,必致窜逸。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帝纳其言而止。

初,亨信尝奏言:“也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不然,恐贻大患。”兵部议,寝不行。及土木之变,人情汹惧。有议弃宣府城者,官吏军民纷然争出。亨信仗剑坐城下,令曰:“出城者斩!”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人心始定。也先挟上皇至城南,传命启门。亨信登城语曰:“奉命守城,不敢擅启。”也先逡巡引去。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遁,并按其罪。

当是时,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关门左右皆战场。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当其冲,外御强寇,内屏京师。着兜鍪处,颠发尽秃。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明年,年七十有四矣,乞致仕,许之。归八年,卒于家。

(节选自《明史•罗亨信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帝时/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塞上诸军防边/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

B. 文帝时/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塞上诸军防边/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

C. 文帝时/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塞上诸军防边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

D. 文帝时/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塞上诸军/防边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嗣位:继承君位。嗣的本义是(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位即君位。

B. 原文“正统.二年”中的“正统”是年号。古代常用的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

C.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D. 车驾、陛下指皇帝,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溢号,如汉武帝、陏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朱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朝廷派蒋贵出兵征讨,罗享信参与其中,蒋贵等人借故在鱼儿海逗留十天后返回,罗亨信很是不满,上奏章说明情况。后来继续进兵,终于大破敌军,罗亨信也因此晋级一等。

B. 敌人兵临城下,形势非常危急,亨信与总兵杨洪因为孤城处在交通要道,外御强敌,内保京城,浴血奋战,尽职尽责。景帝即位时,他虽已七十三岁,还是被晋升为左副都御史。

C. 为防备也先入侵,罗亨信提议在正北要塞增置城卫,兵部虽然不很赞同,但还是接受了他的意见。为保卫宣府城,他持剑坐在城下,即使太上皇受到挟持,他都未曾打开城门。

D. 皇上派遣官员测量军田,规定一军八十亩以外都要征税五升,罗亨信援引先例,反对采取这一举措,并提出如果辛苦劳作、收入微薄而不堪赋税,人民就会放弃耕种选择逃逸。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

(2)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

 

查看答案

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

①为闻庐岳多真隐    别有天地非人间    ②十年幕府悲秦月    一卷唐诗补蜀风

③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    ④秋天一鹄先生骨    春水群鸥野老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武留匈奴十九年/而君幸于赵王

B. 嬉嬉钓叟莲娃/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

C. 求人可使报秦者/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官吏任免升降的术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视事”指官吏到地方检查公务;“下车”指官吏到任;“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还有“致仕”“归田”等。

B. “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C. 征辟是汉代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D. 是夕始觉有迁贬谪。迁、谪在古代文言文中都是“贬官”的意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