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它结合当前被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经济领域的眼光和手段,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追溯其根源,不能不提及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他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一个技术概念,单纯的发明创造不是创新,只有当它被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为“创新”。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刘思华由此将生态创新定义为:“指包括生态系统本身的变革、创造新的人工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即社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再生产,各个环节生态化过程。”
生态创新这一社会理论的形成与当下的社会时代特点紧密相关。当前,由于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日趋严重,如果单纯依靠投入来治理,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力承担。生态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在于取得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包括一个国家范围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公平和国家之间的公平,它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单位资源消费量为人口创造的福利最大化;同时,它又排斥平均主义,过度的平均不利于资源开发和经济效率的提高。代际公平涉及的是稀缺资源在不同代人之间的合理配置的问题,具体体现在数量上要至少保持稳定,在质量上要求不至于发生代际退化。
单就环境与资源而言,不公平问题还可上升到更深的层次。首先,在不同阶层之间,一方面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们会更多地关心生存问题,对保护环境资源认识不够,从而导致了广泛的掠夺性开发和普遍的短期行为。其次,发达国家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本质上是对其他国家环境权益的剥夺,而发展中国家则陷入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两难之中。很显然,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从多方面努力,其中,生态创新是重要的途径。当然,生态创新也并非万用万灵,需要决策者们依据现实情况灵活应对处理。
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统治了地球长达200多年。它是众多造成当代环境问题根源中的深层根源。所以,要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首要任务就是重建人与自然间的和谐伦理关系,改变传统的主奴关系,确立尊重与爱护自然的观念。其次,环境质量具有消费性,因此在评价生活质量的时候,必须要将环境质量考虑进去。对公众而言,除了学法、懂法、守法外,更重要的是建立社区公益性的环保组织或协会,维护自身环境利益。最后,在生态创新前提下,人们的价值基本尺度必须具有可持续性,财富观也应更新为生态财富观。这是与工业文明时代的价值财富观的本质区别。
(摘编自高文杰等《生态创新的几个基本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态创新是结合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经济领域的眼光和手段创建的新的社会理论。
B. 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依靠增加投入来解决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
C. 平均意识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的代内公平排斥平均主义。
D. 在稀缺资源配给的数量质量上,后代人的标准都要较前代有增长,才是代际公平的底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熊彼特等人对“生态创新”的理解论证了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理论的观点。
B. 文章认为生态创新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代内代际公平。
C. 文章从阶层、国家两个维度挖掘出了环境资源不公平问题的深层表现及相关后果。
D. 重新认识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进一步谈论生态创新具体做法的一个重要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态创新理论”得以形成并最终提出的重要的社会时代特点是:生态环境愈发恶化。
B. 生态创新理论并非是“包治百病”的万能理论,需要依据现实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C.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包含了和谐伦理关系的构建、生活质量的评价等内容的系统。
D. 是否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了当下与工业文明时代在价值财富观中的重要区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人民网、腾讯网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17”活动中,“新时代”“共享”“人工智能”“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忘初心”等词都位于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之列。
请从中选两三个关键词来立意。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假设你们学校将要举办有关“网络利弊的辩论赛”,下面是正方发言词,请针对正方的观点,给反方拟写一段辩词。要求:①语言准确、鲜明、连贯;②运用举例论证;③80-100字。
正方:现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正是因为家里有了网络,人们各方面的生活都方便了许多。我方认为,网络利大于弊!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吟诵之所以成为古人喜爱的诗文口传方式,主要是基于两点:一是汉语言文字有平上去入的声调;二是①_______________。通过汉语四声的高低和发声的长短,再配合古诗文本身内在的节奏韵律,自然就会形成②_______________。而这个声音形式只靠眼晴来看,只靠默读的方式是无法体现的,③_______________。所以说:声音既是古诗文意义得以表现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古诗文外在形式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吟诵恰恰是表现古诗文声音之美的最好方式。
(题文)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高考结束后,我们一行几人经常光临县城的小书摊,从各色书籍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
B. 你上月邮寄给我的文章已经看完,只有个别字句不甚恰当,冒昧在原稿上作了一点雅正。
C. 王教授刚刚关于气候问题的演讲可谓抛砖引玉,现在该轮到我谈谈自己的拙见了。
D. 今天是家父的70大寿,欢迎各位高朋的到来,也祝各位身体康健,万事如意!
下列各句中,设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本书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驻守云南边防的9位军人及其家属(军嫂)的真实故事,有维和烈士钟荐勤,军嫂徐宏等,全都是真人真事。
B. 红何小说深受回族、哈萨克族等民族读者的喜爱,在文学的春风化雨和文化叙事所带来的情感认同中,潜移默化地促进着民心相通。
C. 《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是一部以站在来华留学生视角讲述中国故事的图书,是教育部面向来华留学生举办的相关征文活动的获奖文章结集。
D. 中国传统武术近年来在德国受到欢迎,究其原因,除了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武术感悟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理念外,更重要的是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