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张教授:
我是记者小王,发邮件是想跟您预约一个访谈。收到您① 的大作,连夜② ,深为您深刻的思考、透辟的见解 ③ ,所以想就您书中谈到的家风建设的话题做一下深度交流,希望您 ④ 。冒昧打扰,敬请 ⑤ !
① ② ③ ④ ⑤
A. 赠予 速读 感动 知无不言 海涵
B. 惠赠 拜读 折服 不吝赐教 谅解
C. 赠予 赏读 叹服 万勿自谦 原谅
D. 惠赠 捧读 打动 指点斧正 宽恕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对小学生、初中生来说,还处于打基础、长身体的黄金时期,家长急功近利地让孩子钻进奥赛学科里,这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害的。
B. 我国城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预测城镇化速度和趋势上,而对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政策的负面影响则明显被忽视。
C. 众多明星的加盟成为《赤壁》吸引观众追捧的卖点,首映4天半,以10147万票房和288万多观影人群,荣登本周排行榜榜首。
D. 人们普遍希望,美国作家应该以美国人的身份和精神来写作,这样才能对世界文坛的竞争和繁荣作出他们自己的贡献。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B. 高明盈香生态乐园种植了西瓜、荔枝等不同品种的瓜果和果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他们在瓜田李下拍照留影,享受着夏日的一丝清凉。
C. 这十年间的悲欢离合,白云苍狗,令人在冷静沉默中回想起来不禁感慨万千,前尘往事久久萦绕于心,郁积于怀。
D. 联合国新任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曾担任葡萄牙总理,他外交能力突出,四国语言信手拈来,各外媒对他的语言才能赞不绝口。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虞美人》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则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要学会换位思考,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慨叹人生短暂“譬如朝露”,苏轼在《赤壁赋》中则说道:“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刘秀才归江陵
杜牧
彩服鲜华觐渚宫①,鲈鱼新熟别江东。
刘郎浦②夜侵船月,宋玉亭③春弄袖风。
落落④精神终有立,飘飘才思杳无穷。
谁人世上为金口,借取明时一荐雄⑤。
(注释)①渚宫:春秋时楚国的别宫。故址在今湖北江陵。②刘郎浦:在江陵府石首县(今属湖北)沙步,乃刘备娶吴主女之处。③宋玉亭:江陵有宋玉故宅。④落落:高超不凡的样子。⑤雄:指扬雄。《甘泉赋序》:“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上方郊祠甘泉……召雄待诏承明之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彩服”化用了老莱子娱亲的典故,表达了朋友刘秀才为了孝亲而和我辞别归家。
B. “鲈鱼”化用张翰的典故,西风起时张翰就辞官回乡,以此表明朋友思乡之情。
C. “刘郎浦”“宋玉亭”,把刘秀才和宋玉进行对比,目的是赞赏朋友的才华出众。
D. 诗歌的前四句通过想象,写刘秀才归家的情景,突出了刘秀才德才兼备的品行。
E. 第三联承上两联,间接描写刘秀才才华过人,为下文抒发自己的感慨埋下伏笔。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坚,西台舍人齐聃子也。少好学,遍览经史,性宽厚长者。圣历中,车驾在三阳宫,御史大夫杨再思、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为东都留守,引坚为判官,表奏专以委之。方庆善《三礼》之学,每有疑滞,常就坚质问,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方庆深善之。又赏其文章典实,常称曰:“掌纶诰之选也。”再思亦曰:“此凤阁舍人样,如此才识,走避不得。”坚又与给事中徐彦伯等同修《三教珠英》,诸人依坚等规制,俄而书成,迁司封员外郎。
神龙初,再迁给事中。时雍州人韦月将上书告武三思不臣之迹,反为三思所陷,中宗即令杀之。时方盛夏,坚上表曰:“月将诬构良善,故违制命,准其情状,诚合严诛。但今朱夏在辰,天道生长,即从明戮,有乖时令。谨按《月令》:‘夏行秋令,则丘隰水潦,禾稼不熟。’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伏愿详依国典,许至秋分,则知恤刑之规,冠于千载;哀矜之惠,洽乎四海。“中宗纳坚所奏,遂令决杖,配流岭表。
时监察御史李知古请兵以击姚州西贰河蛮,既降附,又请筑城,重征税之。坚以蛮夷生梗,未得同华夏之制;劳师涉远,所损不补所获。独建议以为不便。睿宗不从,令知古发剑南兵往筑城,将以列置州县。知古因是欲诛其豪杰,没子女以为奴婢。蛮众恐惧,乃杀知古,相率反叛,役徒奔溃,姚、嵩路由是历年不通。
坚妻即侍中岑羲之妹,坚以与羲近亲,固辞机密,乃转太子詹事,谓人曰:“非敢求高,盖避难也。”及羲诛,坚竞免坐累。坚多识典故,前后修撰格式、氏族及国史等,凡七入书府,时论美之。十七年卒,年七十余,赠太子少保,谥曰文。
(节选自《旧唐书·徐坚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
B. 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
C. 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
D. 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车驾,帝王所乘的车。亦用为帝王的代称。
B. 再迁,再提升。古代升官职称为“迁”。
C. 太子詹事,中国古代内侍职官之一,秦朝起设立,主要掌管皇太子宫中事务。
D. 书府,收藏文书图籍的府库,也指中书省或秘书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徐坚博识多闻,富有才华。他年少时博览经史,担任判官时被委以起草表奏的重任;他参与修撰格式、氏族以及国史等,七次进人书府,受到时论赞美。
B. 徐坚为人正直,敢于进谏。当时韦月将因得罪武三思受其诬陷而被皇上下令处死,徐坚上表进谏,认为皇上在夏季行刑不合时令,皇上最终采纳了他的表奏。
C. 徐坚思虑周全,很有远见。李知古出兵攻打姚州西贰河蛮,等到他们归降以后,又修筑城池,征收重税。徐坚认为不妥,皇上也听从了他的建议。
D. 徐坚洁身自好,主动避嫌。他的妻子是当时侍中岑羲的妹妹,但他没有因此而求取高位,而是坚决辞去机要职务;后来岑羲被杀,他也避免了大灾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人依坚等规制,俄而书成,迁司封员外郎。
(2)劳师涉远,所损不补所获。独建议以为不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