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孔子认为:只有见到财利想到道义,见到危难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孔子认为:只有见到财利想到道义,见到危难勇于担当,长期困顿却不忘平生之志,这样的人方可谓之“成人”。中国古代男子满20岁行冠礼,女子满15岁行笄礼,行礼后,开始享有“成年人”的权利,并对婚姻、家庭和社会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1994年,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倡导各地组织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举行对国旗宣誓的成人仪式。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倡开展成人仪式活动,引导公民提高道德修养。2000年,浙江省把每年12月9日定为18岁“成人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成人节”省级立法。随后,广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地也以不同的形式确立了地方“成人节”。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建议以国家立法形式规范18岁“成人节”仪式,以加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国家观念教育,把仪式所特有的庄重感转化为感动和鼓励,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章正《代表委员建言:立法规范18岁“成人节”仪式》)

材料二:

在孩子16岁时,英国家长一般会为他(她)举办庆祝成年的仪式,就是“成人礼”。笔者曾参加一个在祖辈安息地举行的成人礼。一阵音乐过后,年轻的主角神情严肃地面朝着祖辈的墓碑,聆听父亲讲述家族发展史:“我们家积累的这些财富,都是祖祖辈辈辛苦打拼得来的,你已经成年,要继承祖辈的优良传统,努力拼搏,为整个家族争光。”随即,伯叔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共同的话题,最后年轻的主角也发表了“成人誓言”。笔者的一位朋友也对他的成人礼记忆犹新:父母只给他买了往返法国和英国的船票,而他在法国期间,几乎每天都在不同的餐馆、夜总会或城市环卫部门打工。

(摘编自曾祥伍《在英国参加成人礼》)

材料三:

(摘编自沈慧《“成人礼”前后学生思想情感变化情况调查》)

材料四:

2016年6月9日,安徽省教育厅、相关市区县教育局及高中的负责人观摩了省内某高中毕业典礼暨成人礼活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也派出代表出席活动。该活动共有四个篇章:拼搏、成人、感恩、飞翔。

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千余名毕业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步入校园,沿着呈现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从活泼可爱到风华正茂的18年生活轨迹照片的长廊步入典礼会场。

“我宣誓,从今天开始,我以孝心对父母,以诚心待他人,以热心对社会,以忠心对国家;我宣誓,从今天开始,在新的起点我将更加努力!因为有我,人民将更加幸福;因为有我,家园将更加美好;因为有我,祖国将更加昌盛“……”千余名学生面对国旗庄严宣誓,宣誓他们已经成人,将肩负起社会责任。礼毕,学生们纷纷将鲜花献给身边的家长,并与家长紧紧拥抱。

(摘编自《合肥高中毕业典礼暨成人礼示范活动纪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先圣孔子认为“成人”应该在危难、财利等面前仍然不忘道义和担当,能够在困顿之中坚守人生志向。

B.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立法形式明确要求各地举办成人仪式活动。

C. 我国的“成人节”仪式应该和公民意识教育以及国家观念教育相结合,从而给学生成长提供精神动力。

D. 成人礼的宣誓词能够让学生懂得回报父母和他人对自己的关爱,增强学生对家园和国家的奉献意识。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传统文化对“成人”十分关注,不仅理论上有所阐发,而且“成人礼”活动从古至今延续不断。

B. “成人节”早已在许多地方通过各种形式确定下来,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成人节”省级立法。

C. “成人礼”不仅是仪式,更是具有实质意义的要求,公民在成人之后应当具备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

D. “成人礼”不应该只是学校单方面举办的活动,更应该得到来自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3.中英两国当代的“成人礼”有哪些不同的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1. B 2. A 3. ①形式上:英国较为多样化,更具个性特征:中国有相关法规、政策支持,以集体活动方式举行,更为规范统一。 ②内容上:英国强调家族责任的担当意识和个人独立生活的能力:中国强调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B项,“以立法形式明确要求”错误,原文“倡导各地组织年滿18周岁的公民举行对国旗宣誓的成人仪式”“提倡开展成人仪式活动”。故选B。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A项,“活动从古至今延续不断”错误,原文“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故选A。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中英两国当代的“成人礼”有哪些不同的特点,注意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1994年,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倡导各地组织年滿18周岁的公民举行对国旗宣誓的成人仪式。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倡开展成人仪式活动,引导公民提高道德修养”“行礼后,开始享有‘成年人’的权利,并对婚姻、家庭和社会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英国家长一般会为他(她)举办庆祝成年的仪式,就是‘成人礼’”“聆听父亲讲述家族发展史”“该活动共有四个篇章:拼搏、成人、感恩、飞翔”从内容和形式进行区分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当你把别人当成苍蝇时,那是因为你把自己当成臭鸡蛋了;如果你把别人当成蜜蜂,那么你就成了鲜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立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题文)请仔细观察图片中的文字信息,赏析栏目名称“敢当时评”。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夏天运动对人体呼吸、内分泌等系统功能有良好的改进作用,但是喜欢夏天运动的朋友要注意两点。一是。①_______。天气炎热,长时间、大量的户外运动有中暑和晒伤的风险,而且大量流汗能造成电解质流失,很容易让人疲劳。不只是普通的健身爱好者这样,②_______。比如在巴西举行的2014年男足世界杯上,为了应对炎热天气,比赛就专门安排了暂停补水环节,让球员休息一会。二是③_________。比如,锻炼时长、强度如何控制?练后补水、拉伸有何讲究?常备药物、运动护具如何选用?诸多事项,大家都不能盲目为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上海拥有的咖啡店___________,但这一家无疑是其中____________的。它只供应4种咖啡,且一天只营业4个小时。门口告示里提醒:非经营场所,不对外营业。“这里不是普通的咖啡店,是‘自闭症实践基地’。”咖啡馆创始人曹小夏说,“做咖啡不是目的,跟人交流才是目的。”

自闭症患者被称为“冰箱里的孩子”,有语言及社会交往行为刻板、智能障碍等特征,而教育和训练干预是_________的治疗方法,这家“自闭症实践基地”便是通过卖咖啡、服务于顾客的形式,帮助年轻的自闭症患者进行职业锻炼,学着独立跟陌生人打交道,进而融入社会。这个过程是漫长艰难的,非常简单的微笑鞠躬说“欢迎光临”,老师就要用80分钟,且要每天重复训练以免忘记,但老师和“顾客”们都__________。为了帮助这些患者走出自己孤独的世界,慈善人士及相关部门不遗余力,一起用爱心、耐心和宽容为这些孩子营造出仿真的温馨世界。

然而,仅有爱心和宽容是不够的,(     )。走出这间咖啡店,他们要面对的真实世界要复杂得多,这就需要更专业的指导,更科学的训练,更长久的等待,以及更多力量的支撑。因此,要唤起更多的社会主体长期关注自闭症患者,帮助他们改善病痛、生存能力、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乃至融入社会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胜枚举    别具一格    行之有效    不厌其烦

B. 不一而足    独辟蹊径    立竿见影    不厌其烦

C. 不一而足    别具一格    行之有效    不胜其烦

D. 不胜枚举    独辟蹊径    立竿见影    不胜其烦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会导致他们沉溺于这个特殊环境

B. 还要培养他们走向真实世界的能力

C. 特殊对待会让他们更加受到歧视

D. 过分宽容会让整个探索失去意义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帮助他们改善病痛和生存能力,提高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而融入社会。

B. 帮助他们改善病痛和生存能力,提升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乃至融入社会

C. 帮助他们解除病痛,提高生存能力和自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进而融入社会。

D. 帮助他们解除病痛,提高生存能力,提升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乃至融入社会。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尚书·无逸》的开篇中,周公告诫成王不要追求安逸享乐的一句是“①________”。

(2)苏轼《定风波》中的“②_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经历风雨之后,回首来时之路,心境自然豁达乐观,坦然面对坎坷磨难。

(3)辛弃疾在《青玉案》中用“⑤_________,⑥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女子在元夕夜盛装出游、充满欢声笑语的景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