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代有一代的风度,一代有一代的生活。先秦时讲君子风范,有所为,有所不为;汉唐时讲气象,开放大度、兼容并包。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谈谈当代人应具有的风度是什么?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请根据下面的图示把端午节的有关情况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个字。

(题文)某校文学社邀请徐凡教授作报告,下面是主持人的口头介绍语段,其中有5处错误,请指出并修改。
今天,正值我校文学社办公室乔迁之际,我们非常高兴地请到了徐凡教授,他是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系我国红学界后起之秀,特别是在考证曹雪芹身世方面有专长。他的专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红楼梦>导读》(获优秀教育图书奖)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下面请徐教授作报告,大家欢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源自民间、源于生活的中国刺绣艺术,经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从生活中得到升华,成为璀璨的艺术明珠。刺绣画艺术品,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_____________的工匠精神于丝缕针黹间传达着绘画作者的创作理念和作品神韵,彰显着丝质特有的天然光泽和柔美,赋予作品輸墨所不能及的风采,使之发展为更具观赏性的中华艺术瑰宝。中国当代的刺绣画较之历代,无论是题材、技法、色彩,还是针黹、缣帛,( )。近几十年,各绣种在绣材的拓展、泛取,针法的借鉴、相融,题材的继承、创新等方面,都有令人_____________的作品问世,尤其是双面绣和双面全异绣作品,更是给刺绣艺术增添了不可思议的感染力。各绣种发展出的地域特色突出的分支层出不穷,或如摄彩作品般写实,或如西方油画般立体,或去工笔描摹而写意挥洒,或新创针法而与众不同,或人物正反面和谐自然,或动物双面全异,了无针迹,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_____________。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将女红针黹薪火相传,为刺绣艺术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B. 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C. 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D. 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传承中有创新,发展中有循古
B. 传承中有创新,循古中有发展
C. 创新中有传承,循古中有发展
D. 创新中有传承,发展中有循古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精益求精 刮目相看 数不胜数
B. 励精求治 耳目一新 数不胜数
C. 精益求精 耳目一新 美不胜收
D. 励精求治 刮目相看 美不胜收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蜩与学鸠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的情形,来嘲笑大鹏图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自己原先的志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解析】
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片写离别之苦。前三句写聚,词人选取了旧时交往的两件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加以叙写。
B. 下片写别后之思。前三句以问句发端,含蓄地表达了与卢梅坡的分别,触发了词人的伤感之情。
C. “魂飞”,写他因为友人离去而失魂落魄;“梦惊”,写词人因为不能再见到友人而无法安睡。
D. 最后一句写离别后,对友人卢梅坡强烈的思念之情,词人愿化作飞尘、明月与之相随相伴。
2.请分析“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艺术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