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搬家 李城给我打电话,希望我能去一趟他的家乡。电话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搬家

李城给我打电话,希望我能去一趟他的家乡。电话里李城的声音还挺风和日丽的,不像一个肺癌晚期又严重肾衰的患者。挂了电话他又往我手机里发来地址以及坐车线路——其实,即使没有这些,我也能准确无误地找到小官庄,李城无数次向我进行描述。那里的每一棵树、每一缕炊烟,以及头顶或缺或圆的月亮,都是我熟悉的。

认识李城时,我刚开始写小说,妻子去世不久,而我也刚刚退休,为了排遣悲伤和寂寞,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对于小说中的人物,我总是给他们一个最朴素的名字,比如,小说中的女性,大多叫王梅虹,她们内向而腼腆,追求像梅花一样的绚烂美好;至于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大多沉默木讷,隐忍顽强,无一例外都叫李城。

所以,当见到一个瘦精精的他时,我忍不住吃了一惊,而后又笑起来。我说,你确定你叫李城?李城也愣了一下,然后也像我那样笑起来,他说,确定,我确定就叫李城。他正在我的小屋里,和一个工人要将一摞书抬出去,清晨通透而明亮的阳光照在他的半边脸上,这个画面很多年后我都历历在目,好像是刚刚发生的一样。

他们是爱心搬家公司。

这之后,又让他帮我做过一些鸡零狗碎的事,比如移动柜子,换灯泡,拧螺丝。李城很乐意,有时晚上来,有时第二天清早。自行车的铃铛在楼下先摁出两声,便噌噌跑上来。每次我会塞给他一些酬劳,他拒绝,只有我说“不收下次就不找你了”,他才会无奈收下,并总以老家的粮食蔬菜作为感谢。有一个傍晚,我去厨房倒水,转身时突然发现角落里有个金黄色的点,打开灯,原来是一朵菜花。那是李城一个礼拜前送来的,我没有吃完,蔫了,一棵已经没有根的青菜居然开出了一串花。我蹲在墙角很长一段时间,这些生命的顽强绽放使我泪水潸然。

李城很喜欢在干完活后倚在门框上问我小说的事:你写过多少个李城?怎么给他取李城这个名字?可以不把他写死吗?

问题是不必回答的,很多时候他只是自言自语,之后总是告诉我小说里的李城跟他还是有那么一点相似之处的,或者说,这也许就是他的未来呢。

后来,搬家公司倒闭,他去了一个建筑工地。对这个工作,他很满意,住工棚,可以省下住铁皮屋的租金。

李城比以前更黑了,也更瘦。压根猜不出李城只有二十来岁。

李城说他的工友们,像蜘蛛侠似的攀援在高楼的四壁,吊着安全带,戴着安全帽,用混凝土一点点地将楼房喂大楼长高了,结实了,漂亮了,他们也离开了,城里的人蜂拥而至,他们不会想起这座楼是怎么长大的,他们只会站在窗前向远方眺望。

当我用“摇摇晃晃”这个词语描述李城时,也曾想过,李城某一天会不会像一片树叶那样摇搖晃晃飘落下来。后来,李城的确从一幢楼上摔下来了。李城形容自己就像小鸟那样飞了起来,他并没有感到害怕,只是十分想念老家年迈的父母,还有他的傻姐姐。

那些他曾经搬运过的脚手架,救了他一命。从外表看,他几乎完好无损,但体内像经历了一场地震。医生嘱咐他不能再干体力活了,只能休息。李城躺在工棚的钢丝床上,把我带给他的小说读了又读,甚至还给我打过几次电话,问我正在写的小说里的李城是什么样儿的呢。

两个月后,李城在一家化工厂做门卫,他觉得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恐怕连这样的“门卫”都干不了了。没到年底,他回到了小官庄。

按照李城说的路线——一下车后沿着一条石子路向西,过一个小桥,再沿着大堤向前走一段路,便是小官庄了。那片他描述过很多次的梨园,应该就在大堤下,还有桃因,柿子园,还有落满松针的松树。然而,这些,我都没看到。不少树木被砍伐掉了,树桩还是新的,村庄裸露出来,显得胆怯而瘦弱。

我顿时明白李城向我描述的小官庄,应该是它曾经的样子,是李城记忆里的模样。

李城特别消瘦,如果用数字形容的话,就是又被削去了二分之一。我突然不知道说什么,一路上幻想了很多结果,全部破灭。

我无法将眼前这个人和那个骑自行车意气风发的小伙子联系在一起。我还记得那个人总是一脸笑容,他的声音清脆而干净,他喜欢帮我搬书,还和我争论小说里的人物,不能接受我将他们写成懦夫;还有,他的乐观让我从丧妻的悲痛中慢慢走出来……

我记不清自己后来是怎么离开这间屋子,离开小官庄的,我内心无比难受,却又无比轻松。李城说,他找我……是有一件重要的事,希望能帮帮他。我点头,李城说,他想……搬家……希望我能将他搬进小说里,和之前任何一个“李城”的命运都不一样,他希望,在小说里,他有一个……美好未来,当然,还要有他的父母和傻姐姐。

(取材于汤成难同名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写“我”接受李城的邀请来到小官庄,眼前所见之景与他多次描述的画面形成巨大反差,不禁引人深思形成反差的原因。

B. 小说三次写到李城的“瘦”,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人物不同阶段遭遇的不同境况,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物命运的情感态度。

C. 小说结尾说“我内心无比难受,却又无比轻松”,“难受”是面对李城的坎坷命运,我无力相助;“轻松”是将帮助李城完成最后的心愿。

D. 小说以“搬家”为线索,小说写了李城在城乡辗转迁徙的经历,试图以小说里的美好未来抵抗现实的残酷人生,表达对农民工人生归宿的思考。

2.李城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既写现实又写回忆,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 D 2. (1)勤劳淳朴:多次帮我做事,不收酬劳,还以老家的粮食蔬菜作感谢;不断给我描绘家乡的美景,牵挂自己的亲人;(2)坚强乐观:建筑工地的工作高危,他却很满意;希望在小说里给他和他的家人一个美好来;让“我”从丧气的悲痛中走出来;(3)命运坎坷:家庭不幸,四处漂泊,就业不顺,严重工伤,身患绝症。 3. (1)从叙述方式看:小说运用插叙,叙述“我”与李城交往的经过和李城的遭遇,丰富了内容。(2)从人物塑造看:叙述了李城的坎坷经历,更好地刻画了李城勤劳淳朴、坚强乐观的性格和多舛的命运;(3)从表现主题看:关注普通农民工的生活,更好地表现对农民工人生归宿的思考。(4)从情节结构看:让文章结构富于变化(起伏跌宕),避免平铺直叙,使情节更加完整。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B项考核小说的内容,C项考核结尾,D项考核线索,其中D项,作者没有试图以小说里的美好未来抵抗现实的残酷人生。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小说中人物性格特征的题目,要求回答李城是一个怎样的人,答题时注意首先梳理文章的情节,根据文中的情节进行概括,此题可根据文中的“多次帮我做事,不收酬劳,还以老家的粮食蔬菜作感谢”“不断给我描绘家乡的美景,牵挂自己的亲人”“建筑工地的工作高危,他却很满意”“希望在小说里给他和他的家人一个美好未来”“让‘我‘从丧气的悲痛中走出来”“家庭不幸,四处漂泊,就业不顺,严重工伤,身患绝症”等情节概括其“勤劳淳朴”“坚强乐观”“命运坎坷”等性格特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公输子砍削竹木做成喜鹊,喜鹊极为灵巧,飞上天空,三日不落。

墨子认为,这喜鹊没有实用价值,比不上工匠做的车辖(车轴两端的插销)。车辖只需要三寸木料,即可做成,却可防车轮脱落,保证车辆载重五十石。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单位迎春联谊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查看答案

下面一段广播稿文字,有三处需要改动,请找出并改正。

各位校友,在这寒冷的日子里,你们来参加母校六十周年校庆,我们深受感动。请您不要长时间待在室外,以免致病影响工作。大家先到会务组(博学楼一楼102室)领取纪念册和就餐券,然后到学校礼堂等候须臾,十点钟召开庆祝大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深海勇士号”是继“蛟龙号”之后我国又一里程碑式的深海装备,其     之处,就是国产化程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五,核心关键部件全部国产化。

深海下潜达到一万米的海底后,潜水器承受的压力相当于将一辆轿车的重量压在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而载人舱是潜水器的心脏,有严苛的要求,必须       。2015年5月,我国首个国产4500米潜深载人潜水器耐压壳在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出厂。该球壳与“蛟龙号”所采用的耐压壳尺寸相当,不同的是,“蛟龙号”的耐压壳是俄罗斯制造,钛合金焊接工艺难度极高,此前只有俄罗斯掌握。现在,我国也      研发了此项技术。

2012年蛟龙号的下潜深度就已经达到7000米,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这是出于海洋科学考察、勘探和开发海洋资源的需要。当前国际深海科学前沿的热液硫化物一般分布于2000米到3000米之间,4500米的设计深度可以满足大部分深海科学研究,是一个更为经济实用的选择。

“深海勇士号”在南海下潜作业28次、388项测试任务和52小时连续下潜4次的记录。

同时,中国万米级载人潜水器的研制正      地进行着,预计将在2020年完成研制。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建成投入使用后,将会创造新的“中国深度”。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与众不同      毫发不爽      独立自主        有条不紊

B. 标新立异      毫发不爽      匠心独运        井然有序

C. 标新立异      稳操胜券      独立自主        有条不紊

D. 与众不同      稳操胜券      匠心独运        井然有序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4500米级作业潜水器比7000米级作业深潜器重要,要优先研制

B. 拥有7000米级作业深潜器之后,还要研制4500米级作业潜水器

C. 7000米级作业深潜器和4500米级作业潜水器,都要研制拥有

D. 有了4500米级作业潜水器,会大大提升我国深海研究能力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深海勇士号”在南海创造下潜作业28次、388项测试任务和52小时连续下潜4次的记录。

B. “深海勇士号”在南海下潜作业28次,完成了388项测试任务和52小时连续下潜4次的记录。

C. “深海勇士号”在南海完成下潜作业28次、388项测试任务和52小时连续下潜4次的记录。

D. “深海勇士号”在南海下潜作业28次,完成388项测试任务,创造了52小时连续下潜4次的记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论战》中“___________”句证明了曹刿的观点,即齐师败绩并非使诈而是真的逃跑。

(2)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________”。

(3)《离骚》一文中,写出了群臣嫉贤妒能,肆意对屈原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