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论战》中“_______,____”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论战》中“___________”句证明了曹刿的观点,即齐师败绩并非使诈而是真的逃跑。

(2)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________”。

(3)《离骚》一文中,写出了群臣嫉贤妒能,肆意对屈原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辙”“靡”“蛾眉”“谣”“诼”的写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东湖新竹

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影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注)①箨:竹笋外层一片一片的皮、笋壳。②簟:一种轻便细巧的竹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A. “插”“编”“护持”等一系列动词描写出了作者劳动的繁忙和对新竹的喜爱。

B. 陶醉在繁茂竹林深处感不到时间的流逝,不觉间赤日西沉,凉风吹起秋天已到。

C. 诗人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逼真地再现新竹成长过程,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影。

D. 本诗作为七言律诗对仗工整,情景两契,意境双偕;语言简练质朴,清新自然。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皇甫绩,字功明,安定朝那人也。绩三岁而孤,为外祖韦孝宽鞠养。尝与诸外兄弈棋,孝宽以其惰业,督以严训,愍绩孤幼,特舍之。绩叹曰:“我无庭训,养于外氏,不能克躬励己,何以成立?”深自感激,命左右自杖三十。孝宽闻而对之流涕。于是精心好学,略涉经史。

周①武帝为鲁公时,引为侍读。武帝尝避暑云阳宫,时宣帝为太子监国。卫剌王②作乱,城门已闭,百僚多有遁者。绩闻难赴之,于玄武门遇皇太子,太子下楼执绩手,悲喜交集。乱定,帝闻而嘉之,迁小宫尹。

隋开皇元年,出为豫州刺史,寻拜都官尚书。后数载,转晋州刺史,将之官,稽首而言曰:“臣实庸鄙,无益于国,每思犯难以报国恩。今伪陈③尚存,以臣度之,有三可灭。”上问其故,绩答曰:“大吞小,一也;以有道伐无道,二也;纳叛臣萧岩,于我有词,三也。陛下若命鹰扬之将,臣请预戎行,展丝发之效。”文帝嘉其壮志,劳而遣之。及陈平,拜苏州刺史。

高智慧等作乱江南,州民顾子元发兵应之,因以攻绩,相持八旬。子元素感绩恩,于冬至日遣使奉牛酒。绩与子元书曰:“曩者伪陈独阻声教,江东士民困于荼毒。皇天辅仁,假手朝廷,聊申薄伐,应时瓦解。金陵百姓,死而复生,吴会臣民,白骨还肉。唯当怀恩感德,行歌击壤,岂宜自同吠主,翻成反噬。卿非吾民,何须酒礼?吾是隋将,何容外交?易子析骸,未能相告,况是足食足兵,高城深堑,坐而待强援,绰有余力。何劳踵轻敝之俗,为虚伪之辞,欲阻诚臣之心,徒惑骁雄之志。以此见期,必不可得。卿宜善思活路,晓谕黎元,能早改迷,失道非远。”子元得书于城下顿首陈谢杨素援兵至合击破之拜信州总管十二州诸军事。俄以病乞骸骨,诏征还京,赐以御药,中使相望,顾问不绝。卒于家,时年五十二。

(《隋书•皇甫绩传》,有删改)

[注]①周:北周,南北朝时期的北朝之一。②卫剌王:宇文直,武帝宇文邕的同母兄弟。③陈: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四个朝代之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子元得书于城下/顿首陈谢/杨素援兵至/合击破之/拜信州总管/十二州诸军事

B. 子元得书/于城下顿首陈谢杨素/援兵至/合击破之/拜信州总管/十二州诸军事

C. 子元得书/于城下顿首陈谢/杨素援兵至/合击破之/拜信州总管/十二州诸军事

D. 子元得书于城下/顿首陈谢杨素/援兵至/合击破之/拜信州总管/十二州诸军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庭训,指父亲教导。出自孔子在庭院中训导儿子伯鱼学《诗》《礼》的故事,后泛指家教。

B. 太子,是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预定为继承君位的人,也称东宫。历朝历代都以长子为太子。

C. 开皇,隋文帝杨坚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D. 乞骸骨,指古代官员主动请求退职,意为乞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还有“致仕”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皇甫绩幼年不幸,克躬励己。他三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生活在外祖父家里;犯了错误,虽然外祖父不过多指责,但是他却严于律己,自请杖责三十。

B. 皇甫绩遇乱不慌,勇赴急难。卫剌王在首都作乱时百官大都慌忙逃跑,皇甫绩听说后反而特意奔赴京城救难。因此,叛乱平定后,宣帝就嘉奖了他。

C. 皇甫绩忠心谋国,主动请缨。他在就任晋州刺史拜别文帝时,表达了自己报效朝廷的忠心,提出灭掉陈国的三条理由,并且主动请求加入军队效力。

D. 皇甫绩坚守原则,正气凛然。叛军顾子元一向感激皇甫绩的恩典,在冬至派人送上牛肉和酒,皇甫绩不为所动,在书信中揭示其用心,指出其出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尝与诸外兄弈棋,孝宽以其惰业,督以严训,愍绩孤幼,特舍之。

⑵臣实庸鄙,无益于国,每思犯难以报国恩。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美贸易战的喧嚣尚未远去,美方封杀中兴的禁令悄然而至。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这一禁令为期长达7年,理由是中兴违反了美国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国技术的制裁条款。英国也于近日发出新的建议,警告电信行业不要使用中兴的设备和服务。美英的双重打击也许会令这家民族品牌企业面临破产。

4月17日,中国商务部明确表示将密切关注事态进展,随时准备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4月19日,商务部再次强硬表态:“希望美方不要自作聪明,否则只会自食其果。也希望美方不要低估中方的决心,如果美方坚持通过单边主义的保护政策,不惜伤害中美两国企业利益,企图遏制中国发展,迫使中国作出让步,那是打错算盘,中方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决心和信心不会有丝毫动摇,我们会进行坚决的斗争。”

此外,4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说,美方行为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赤裸裸的经济霸权。“如果美方任性妄为,继续逆潮流而动,我们必将严阵以待,毅然亮剑,打赢这场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保卫战。”(新浪新闻,有删改)

材料二:

中兴作为中国第二大、全球第四大通讯设备制造商,却因美国的一纸禁令,几乎遭到了灭顶之灾,这背后折射的是中国集成电路(IC)行业的问题: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但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主流产品仍然集中在中低端。基础能力上的欠缺,强烈依赖第三方的先进IP核、先进工艺和外包设计服务,最终行业将受制于人。

《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分析报告》显示,当前中国核心集成电路国产芯片占有率低,在计算机、移动通信终端等领域的芯片国产占有率几近为零。

正是这样过于依赖进口核心芯片的局面,一旦面对美国的制裁,国内IC行业“说不”的底气也显得十分不足。毕竟,国产芯片一日不能替代,这样的局面一日没有改变,IC产业的发展始终受限于美国。应当时刻铭记,我们在向美国掣肘说不的同时,也要警惕此类暗示性的主张——若要站在世界领先水平,就必须大量投入研发。这句话在当前的舆论环境中获得了无与伦比的普及,几乎成为常识。但是,一切还需从长计议,一切进步都还需积淀;换句话说,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的步子不能乱,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原则不能破。

(财经网,有删改)

材料三: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道出了亿万国人的心声。“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这是新时代中国的创新宣言,也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铿锵誓言。

加速突破核心技术,必须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把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向核心技术研发,在技术、产业、政策上共同发力,全力打好创新攻坚战,奋力闯出一片新天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实现核心技术突破,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恒心。目前我国技术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以芯片行业为例,近年来我国不断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依然存在明显“代差”。迎头赶上甚至弯道超车,不可能一蹴而就。创新等不得,也急不得,需要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培育创新生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直到实现最终目标。

实现核心技术突破,还要找准重心,牢牢牵住科研攻关的“牛鼻子”。创新的千军万马,向哪里进军?要把方向搞清楚,把重点搞明白,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比如,在信息领域,就应聚焦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高性能计算、移动通信、量子通信、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等研发和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强筋壮骨。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入发展的今天,突破核心技术,也意味着开放创新,既跟高手过招,也与各方合作共赢,善于用好全球创新资源。

(新华网  辛识平:《加速打造“中国芯”》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美方以违反了美国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国技术的制裁条款为理由封杀中兴,这是对国际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发展之路的肆意破坏。

B. 面对美方的封杀令,中方指出其目的是企图遏制中国发展,迫使中国作出让步,中方表示将采取措施,严阵以待,维护合法权益。

C. 以中兴为代表的国内IC行业,面对制裁明显底气不足,折射出来的主要问题是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主流产品少而且低端。

D. 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庞大,但却因基础能力欠缺,强烈依赖第三方的先进IP核等问题受制于人,想要改变现状,还需从长计议。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美国对中兴的制裁,不仅会对中国民族企业造成重大打击,而且还会伤及美国企业的利益,是一种逆流而动的行为。

B. 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但当前中国核心集成电路国产芯片占有率低,在计算机、移动通信终端等领域的芯片国产占有率几乎为零。

C. “若要站在世界领先水平,就必须大量投入研发”这种舆论认识是不理性的,可能会打乱2025年中国迈入制造强国的步子。

D. 近年来,我国芯片行业虽不断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代差”明显。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就一定能实现最终目标。

3.为了“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我们应该怎样做?请根据材料加以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牵手归向天地间

聂鑫森

马千里一辈子不能忘怀的,是他的亲密战友小黑。

小黑是一匹马。

马千里已八十有三,在他的心目中,小黑永远年轻地活着,活在他的大写意画里,活在他画上的题识中。他的家里。画室、客厅、卧室、走廊,到处挂着关于小黑的画,或中堂或横幅或条轴,或奔或行或立或卧,全用水墨挥写而成,形神俱备。

可如今他已近灯干油尽了,这一年来肝癌突然找上了他。他对老伴和儿女说:“我要去和小黑相会了,何憾之有!”

马千里不肯住在医院里了,他倔犟地要待在家里,随时可以看到画上的小黑,随时可以指着画向老伴倾诉他与小黑的交谊。尽管这些故事,此生他不知向老伴讲了多少遍,但老伴总像第一次听到。

“我爹是湘潭画马的高手,自小就对我严加督教,‘将门无犬子’啊,我的绘画基础当然不错。解放那年,我正上高中,准备报考美术学院。”

“怎么没考呢?”老伴问。

“解放军要招新兵了,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都向往戎马生涯的诗情画意,呼啦啦都进了军营。首长问我喜欢什么兵种。我说想当骑兵。”

“你爹喜欢马诗和马画,你也一脉相承。唐代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你能倒背如流。最喜欢的两句诗是:‘向前敲瘦骨,犹自作铜声。’”

“对。部队给我分配了一匹雄性,小黑马,我就叫它小黑。它刚好三岁,体态健美、匀称,双目有神,运步轻快、敏捷,皮毛如闪亮的黑缎子,只有前额上点缀一小撮白毛。”

“小黑一开始并不接受你,你一骑上去,它就怒嘶不已,乱跳乱晃,直到把你颠下马来。”

“你怎么知道这些?”

“你告诉我的。”

“后来老班长向我传道,让我不必急着去骑,多抚小黑的颈、背、腰、后躯、四肢,让其逐渐去掉敌意和戒心;喂食时,要不停地呼唤它的名字……这几招,果然很灵。”

“因为你不把它当成马,而是当成人来看待。”

“有一次,你失足掉进山路边的一个深坑里。”

“好在我紧握着缰绳,,小黑懂事啊,一步一步拼命往后退,硬是把我拉了上来。”

“你有时也画它吧?”

“当然画。用钢笔在一个小本子上,画小黑的速写。因老是抚摸它,它的骨骼、肌肉、鬃毛我熟悉得很,也熟悉它的喜怒哀乐。只是当时的条件所限,不能支画案,不能磨墨调色,不能铺展宣纸。这些东西哪里去找?”。

“你说小黑能看懂你的画,真的吗?”

“那还能假。我画好了,就把画放在它的眼前让它看。它看了,用前蹄轮番着敲击地面,又咴咴地叫唤,这不是‘拍案叫绝’么?”

老伴开心地笑了,然后说:“你歇口气再说,别太累了。”

马千里靠在床头,眼里忽然有了泪水,老伴忙用手帕替他揩去。

“1952年冬天,我奉命去驻扎在龙山镇的师部,取新绘的地形图和电报密码本,必须当夜赶回团部。从团部赶到师部,一百二十里地,正好暮色四合。”

“半路上要经过一片宽大的谷地,积着一层薄簿的雪花,突然小黑放慢了速度,然后停住了。”老伴说。。

“一个人影从一片小树林里走出来,接着便响起了枪声。是土匪!我迅速地跳下马,把挎着的冲锋枪摘下来端在手里。这块谷地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作掩体,形势危急啊。小黑竟知我在想什么,蓦地跪了下来,还用嘴咬住我的袖子,拖我伏倒。”

“好在子弹带得多,我的枪不停地扫射着,直打得枪管发烫,打死了好些土匪。我发现小黑跪着的姿势,变成了卧着、趴着,它的身上几处中弹,血稠稠地往外渗。我的眉上也中了弹,痛得钻心。我怕地形图和密码本落入敌手,把它捆在一颗手榴弹上,一拉弦,扔向远处.轰的一声全成了碎片。”

“小黑牺牲了,你也晕了过去。”

“后来,我被送进了医院……后来,我伤好了,领导让我去美术学院进修……后来,我退伍到了地方的画院工作。”

“几十年来,你专心专意地画马,画的是你的战友小黑。用的是水墨,一律大写意。名章之外,只用两方闲章:‘小黑’‘马前卒’。你的画,一是用于公益事业,二是赠给需要的人。但从不出卖。”

“夫唱妻随,你是我真正的知音。”

在马千里逝世的前一日,他突然变得精气神旺盛,居然下了床,摇晃着一头白发,走进了画室。在一张六尺整张宣纸上,走笔狂肆,画了着军装、挎冲锋抢的他,含笑手握缰绳,走在小黑前面:小黑目光清亮,抖鬃扬尾,显得情意绵绵。标题是“牵手同归天地间”。

待钤好印,马千里安详地坐于画案边的圈椅上,慢慢地合上了眼晴……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虽然小黑只是一匹战马,但马千里视小黑为亲密战友,病情加重后,他倔犟地要待在家里,以便随时可以看到画上的小黑,足见其情谊之深。

B. 尽管马千里一辈子向老伴讲了很多遍他和小黑之间的故事,但老伴总像第一次听到一样,说明马千里不仅画得好,讲起故事来也特别有感染力。

C. “小黑懂事啊,一步一步拼命往后退,硬是把我拉了上来”,说明小黑已经视马千里为知己,为后文用身体掩护马千里作了逻辑上的铺垫。

D. 小说的语言很有特色,如用“何憾之有”“暮色四合”等文言和书面语表现了马千里出身于书香门第的身份特征。

2.请简要概括马千里的形象特点。

3.小说结构独具匠心,主要篇幅为马千里与妻子的对话。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不是同一个概念。所谓传统文化,其实就是传统社会的文化,它们是能够看得见、摸得到的那一部分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传统文化背后的那个精神连接链,才是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看不见的,它充溢流淌在不同民族的从古到今的人们的精神血液中。

传统不是凝固的沉淀物,而是松散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承载着历史的惰性力而又不随顺时俗俯仰,是它天然生就的品格。但当异质文化之水悄然进入这条河流的时候,日积月累的结果,经过相遇相熟到彼此吸收溶解的过程,固有的传统会因之增加或减少,直至发生变异。此时,传统更新的历史时刻就来到了。但更新不是废弃自我主体,而是在旧传统中增加了新养分和新资源。所以陈寅恪先生说,即使吸收西方的思想,也不应忘记本民族的历史地位。

儒家学说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大传统,由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以来的佛教文化特别是禅宗思想的融入,产生了宋明理学,这是不同于先秦两汉儒学的新形态,思想史家称之为新儒学。陈寅恪高度评价这一文化融会和思想合流的现象。而儒家思想吸收道教的思想,以及道教吸收儒家和佛教的思想,在唐以后更日趋明显,终于形成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历史奇观。追其原由,主要是居于主流地位的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同时这也就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东汉的佛法东传和明代的耶教来华,同为中华文化这一品格的见证;而汉唐两世的繁荣昌盛,则为中华文化这一精神品格提供了历史范例。所以王国维的《咏史》遥忆唐代的开放繁荣,写下这样两句诗:“远人尽有如归乐,知是唐家全盛时。”清朝的道光、咸丰以后的历史,所提供的则是这种精神旨趣反向的历史见证。

传统是从过去流淌到现今的精神河流,每个人都不自觉地站在传统的延长线上。可是历史的一定时期,社会的精英人物一起站出来反传统,并且形成社会的潮流,传统也会因之发生断层。但时过境迁,人们又会自我反思,由反传统转变为自觉地接续传统。近一百年以来的中国,就是这样走过来的。现在又到了需要自觉地接续传统和让传统成为当代文化与社会建构的有益养分的历史时期。

传统是通过各个历史时期创造出来的文化典范来承载和传承的。文本经典和典范性的文化遗存里面集中藏有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密码,文本经典的诵习和文物遗存的熏陶,不失为现代人接受和连接传统的有效方式。和传统的因子连接紧密的大文化人,包括大艺术家、大文学家、大哲学家、大学者,他们所具有的德范与风义,和他们才华卓具的独创性的艺文杰作,能够起到为青年人提供精神楷模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艺文人物和他们的创造物,都能达致这一境界,那些没有传统文化的根基,只靠猎奇和追求时尚的作者不足语此。

(摘自刘梦溪《看不见的传统》,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有松散又相对稳定的结构,固有传统会因与异质文化交融发生变化。

B. 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的品格,是形成“三教合一”历史奇观的主要原因。

C. 反传统的社会潮流会让传统发生断层,但这些人最终都会自觉接续传统。

D. 和传统因子紧密连接的大文化人,其德范风义能为青年人提供精神楷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运用对比论证,明确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B. 新儒学产生的过程证明了传统更新是在旧传统中增加新养分新资源的观点。

C. 文章引用王国维《咏史》中的诗句,肯定了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精神品格。

D. 文章层层深入,阐述了中国当代社会自觉接续传统的必要性和有效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传统是看不见的,传统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是两者的最大区别。

B. 汉唐是中华文化包容性品格的历史范例,其他朝代则不具备这一精神品格。

C. 文化典范里集中藏有文化传统的密码,学习文化典范,就能传承中化传统。

D. 当下社会,要自觉接续传统吸收其有益养分,但不能自我封闭与世界脱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