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近来,一些不法分子漠不关心孩子的生命,残忍地制造了一系列校园血案。
②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丰富的想象力。
③无论是从医护人员的群体荣誉出发,还是从社会的公共利益出发,全面深化改革都刻不容缓。这次改革能不能让医生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呢?我们刮目相看。
④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两家分庭抗礼,抢占全省的家电市场。
⑤在中国南海问题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站在正义的立场,为中国发声,他们的危言危行,受到中国人民一致好评。
⑥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倾盖如故,大家也为之高兴。
A. ②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①③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面对赤壁惊险壮阔的自然景象,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将自然风景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2)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自述他躬耕南阳时的心理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禹锡《陋室铭》中点明文章主旨,写屋子虽然简陋,但只要居住在里面的人品德好就不会感到屋子简陋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洞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①全椒:县名。 在安徽省东部,滁河上游。②道家有“煮五石英法”,在斋戒后的农历九月九日,将薤白、黑芝麻、白蜜、山泉水和白石英放进锅里熬煮。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诗关键在于一个“冷”字,首句写出郡斋气候之冷,更写出诗人心头之冷。
B. 领联通过对“束荆薪”“煮白石”描绘刻画了一个艰苦修炼的山中道人形象。
C. 颈联说作者想带一瓢酒去看友人,于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两人的深厚友情。
D. 尾联讲作者自己急于见到好友,便到山中寻找而不得,面对满山落叶面焦急。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绿色食品标准分为AA级和A级两个技术等级。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按照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AA级绿色食品等同于有机食品。A级食品在生产过程中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方法,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摘编自360百科、百度百科)
材料二:
中、外有机食品市场状况对比分析
| 种类 | 食品市场份额 | 进出口 | 销售渠道 | 监管与认证 |
国外 | 原产品 加工品 | 较大 | 进口 出口 | 农户直销、联销 专卖店、超市 | 监管机构健全 认证制度严格 |
中国 | 原产品 | 极小 | 进口 | 大型超市为主 | 有监管机构 缺乏认证制度 |
(摘编自《2015年我国有机食品行业发展状况分析》,2015年7月)
材料三:
10月30日,第16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进入第二天,西安市曲江会展中心的A、B3、B4三个展馆人头攒动。西安展团农产品上贴着的“二维码”信息,让许多人对绿色食品有了新的认识,只需扫一下,便可知道农产品的身份信息。
“葡萄在离开园区时便进行了检验检测,数据就写入了监管平台,通过二维码方便消费者查询。对企业来说虽然多了一道工序,但这个小小的贴标却起到了防伪的大作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西安荣华农业一位负责人说。
(摘编自赵辉《陕西:绿色农产品也有“户口簿”》,2017年11月2日《西安晚报》)
材料四:
绿色、有机农产品颇受市场追捧。绿色食品比普通农产品价格高出10%至30%,有机农产品要高出50%以上。表面上看,这样的价格很合适,但绿色农产品的成本比普通农产品高不少,有机农产品的成本更是普通农产品的两倍以上。
一些农企意识到品牌是让绿色农产品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并开始着手打造绿色产品流通渠道。进入超市为打造品牌的第一步,但超市设置了各种进场门槛,这些费用让企业吃不消。为了破解进入超市不盈利的局面,很多电商企业应运而生。“我们通过互联网让农民的生产过程透明化,以此重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阿卡农庄总裁江宇虹说,农庄将客户锁定为中高端消费者,采用预付费种植方式,实现了以销定产。目前,700家绿色食品企业已进驻工行融e购,在线销售额近9000万元;中绿生活网对接企业1000家,签约额达3500万元;从全国范围来看,进入阿里和京东平台的农户数量更多。绿色、有机食品行业未来会成为食品行业中的朝阳行业。
(摘编自乔金亮《如何让绿色农产品叫好又叫座》,2017年7月4日《经济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A B. B C. C D.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机食品是一种安全无公害的农产品,它和其他绿色食品的区别是不使用含有化学成分的生产资料。
B. 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污染更少,比普通食品营养价值更高,并且更安全。
C. 有机食品受到市场认可,但仍存在生产成本高、品牌意识缺乏、产品利润低、消费者信任不足等问题。
D. 绿色农产品搭乘信息化快车,既方便生产过程的监管,又可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信任。
3.根据材料三和四提供的信息,你认为我国绿色、有机食品行业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除夕雪
除夕夜,雪还在下着,对面的山已经成了刚出笼的白面馒头,被蔼蔼的暮色笼罩着。“咔擦”一声,一棵枝丫在雪的重压之下,带着雪沫扑簌簌地落了下来。然后就是静寂,无边无际的静寂。
一个亮着晕黄的灯光的草屋下,几个孩子倦倦地偎在炭烧火桶边,旁边一只烧煤的炉子,放着一只铝锅,里面“突突”地冒着热气,孩子们眼巴巴地望着。
屋外传来“咯吱咯吱”的响声,老大飞快地拉开木门,门像老牛般哼唧着,光亮随着门的开启逐渐拉宽,像面镜子躺在雪地里,她喊道:“妈!”
母亲挑着两担雪,拖着一地水迹走了进来,老二老三也都一起站到了地上,眼巴巴地看着母亲。
母亲摘下头上的围巾,脸颊冻得通红,说:“以为有最后一班公交,没想到今天三十,中午就没了──”母亲一早就出门买菜了。
拨开筐子里的积雪,母亲扒拉出三棵大白菜,老二失望的眼神垂了下来,老三委屈地瘪嘴,眼圈泛红,老大瞪了他们一眼,就去拎起炉上的锅灌水。
母亲剥去了身上的军大衣,那还是父亲留下的,抻了抻衣袖,看着这三个瘦骨伶仃的儿女,眨眨眼说:“今天过年我们吃元宝吧。”
“元宝?”几乎是异口同声,目光也聚光灯般投向了母亲,老三吧嗒着满嘴的口水。
母亲点头,指挥道:“老大,你把这几棵白菜洗洗!”
“老二,去把床下的粉丝拿出来!”
老三才五岁,睁着透亮的黑眼珠注视着母亲,母亲说:“你给我准备一瓢水。”
母亲舀了几碗白面在盆里,吩咐道:“加水!”
老三两只手颤巍巍地端着水瓢,滴了两滴,“不够!”母亲说。又加了一点,母亲直接从老三手里夺过水瓢,“哗”的一声,水冲到面里,隐了身,母亲操手搓揉了起来,面团像雪球一般滚大,圆滚滚的像个白胖子,母亲安慰般拍打着面团。
洗净的白菜从热水里捞起,切碎,放到摊开的纱布里拧干,粉丝同样烫软,一起切碎,放在一个盆子里搅拌,加盐,又一通拌着,白菜也慢慢泛着喜色。
母亲把擀面杖直接压在了面团上,横一道竖一道,胖子被压扁,抻长。直到一张大面皮摊在桌上,又找来一个罐头瓶子,压在面皮上,一个圆形的面皮就出来了。
“饺子!”老二惊呼道,自从父亲去世后,就一直没有包过饺子,父亲擀面皮是掐一小块面剂,擀面杖搓动两下,一块面皮就飞了出来。不像母亲这样费劲。
饺子七零八落地散在桌上,像一群咧嘴的大肚汉。母亲对老二说:“去烧水吧!”老三在一旁不安分地用手揉揉捏捏,被母亲拍落了,老三撅着嘴,老大在一旁安静地包着饺子。
当水汽弥漫着整个屋子,一只只水饺“扑通通”地跳下水,沉到锅底,母亲掂着锅铲说:“你们三个把对联贴上!”
等三个孩子回到了屋里,三碗热气腾腾的水饺就端到了桌上。母亲颇为神秘地说:“这里面有惊喜,你们谁吃到了,谁明年就有好运哟!”
老二咬了一口,惊叫道:“我吃到了!”就吐出一枚硬币,摊开手掌,熠熠生辉。
老三有些着急,吞了几口溜光水滑的饺子,停了下来,翻着白眼看着老二,母亲吃了一个饺子,鼓励说:“三子,吃啊!”
老三眉头锁住,又解开,叫道:“我也吃到了!”从嘴里就吐出了硬币,在手里扬了扬,那样子比吃了开心果还兴奋。
老大看着母亲,说:“我吃撑了!”就把碗里两个饺子拨到了母亲的碗里,赶紧把碗抽走。母亲牙齿“咯噔”了一声,蹙眉,老三叫道:“妈也吃到了!”
老二拍着巴掌说:“大姐,就你没有吃到了!”
老大鼓起嘴咽着一口,瞪大眼说:“不好,我吞到肚子里了!”
欢乐的笑声爆起,冲破除夕夜白雪皑皑的屋顶张扬开来。母亲转头望向墙上丈夫的照片,嘴咧开,眼圈却已经红了……
(摘编自《小小说月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主要运用形象的比喻和以动衬静的手法描绘除夕夜的雪景,突出了草屋环境的寂静,同时也为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
B. 小说通过穿“父亲”留下的军大衣、“父亲”去世后没包过饺子等细节,暗示了“父亲”去世给这个家庭造成的穷困和不幸。墙上挂“父亲”的照片,突出了家人对“父亲”的缅怀思念。
C. 第三段画线句子生动地展现了开门后光线由窄到宽的变化过程,“门像老牛般哼唧着”,也暗示了这个家庭生活的窘迫。
D. 小说中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塑造了孩子们的形象。老大贴心懂事,老二鲁莽性急,老三天真烂漫,人物个性鲜活,真切生动。
2.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文化自觉是对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和理性审视,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中的主体对自己的文化应该有自知之明,同时也要了解和认识其他文化,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自觉就是对中国文化的反思、反省和审视。自中华文化产生以来,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过程就从未停止过。特别是到了近现代,中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反思、反省和审视达到了空前广泛和深刻的程度,涌现出一大批文化名家。即使他们所持观点迥异,但他们均为中华文化自觉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反省,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对中国的文化自觉不无启迪。但是,中国真正的文化自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对中华文化的总体构成和要素,对中华文化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作全面、客观的分析和认识,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辩证分析和科学认识。
②文化自觉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和艰苦的探索过程,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逐渐提升的。从中国近代文化自觉的艰难认识和探索历程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近代以来,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逐渐被打开,无数志士仁人开始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反省。在这一过程中,先后产生了关于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关系的各种观点和理论,“中体西用”“西体中用”“全盘西化”“儒学复兴”“综合创新”等观点、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③当代中华文化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中、在世界各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中发展,既面临严峻挑战,又迎来巨大机遇。中华文化自觉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在今天尤显重要。我们必须坚持文明互鉴、开放包容的方针,既不简单拿来,又不盲目排外。我们在文化自觉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④文化自觉不仅包含着觉醒、觉悟、反思、反省,还包括对文化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判断文化的价值应该看一种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否具有积极意义,即看这种文化是进步的还是腐朽的;对文化的价值判断必然带来价值选择,即根据人民的利益之所在,批判、摒弃腐朽没落的落后文化,继承、吸收积极进步的先进文化。
⑤文化自信是主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肯定和坚守。没有深刻的文化自觉,就不可能有坚定的文化自信。中华文明具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古老文明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厚德载物”“见贤思齐”等理念和情怀,有着不可低估的当代价值。正是基于以上文化自觉,我们才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摘编自张友谊《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文化自觉是国人对我国文化的反思、反省等,涉及本土和外来文化问题。
B. 文化自觉的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民族、国家、政党、团体等共同体。
C. 当代社会对中华文化的构成、发展历程等的客观认识是真正的中华文化自觉。
D. 文化自觉来自文化自信,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是对文化的自我反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先给文化自觉下定义,其目的是方便后文对中华文化自觉的论述。
B. 第(4)段论述文化自觉的内容,指出先进文化要体现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发展。
C. 文章肯定了近现代文化名家从积极消极两方面对中国文化进行辩证分析的贡献。
D. 文章论述了文化自觉的内涵、我国需要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没有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我们就不可能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反省。
B. 生活在本国文化圈的主体只有清醒认识本国文化才能准确判断自己文化的特点。
C.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更需要有文化自觉,并以此找到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
D. 如果不能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价值,就可能无法拥有文化自信,这将不利于社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