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文后小题。 郑孝子传 清 · 佚名 郑孝子立本,父相德,...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文后题。

郑孝子传

· 佚名

郑孝子立本,父相德,事戍西域。立本稍长,知痛哭,废寝食。及年十八,辞母寻父。母初止之,不听,临行哭而戒之曰,汝父左手小指缺一节,中有横纹,幸而相见,以此为验也。历半年,行抵库车,查军籍无父名。未知所往。边徼人稀地广,又无可乞食者,困甚。

会军将高魁元,闻立本操中土音,问之,具以告。魁元惊曰:汝父我友也。曩昔戍绥来县,虽然,别八年矣。去此三千里,中隔雪山,往大不易也。馈赀而别。立本既知父耗,心益急,时张格尔余党未,官道梗塞,乃裹粮走小路。攀崖越岭,误入深山,前临陡涧,深不见底,立本旁皇无策。黑夜探行,转折至天明,气息仅属而已。

差官赵弁者,从山脊过,问而怜之曰:我转饷回,即赴绥来,当携汝行。托立本于回务主事奇氏家,奇礼之。居逾年,赵不至,乃复潜去。行入戈壁中,时夏日酷烈,掬路旁马溺饮之而呕,呕而复饮,如是数日,惫极而仆。适番众骑马过,抚之未绝,负至泉饮之,逾时始苏,又以饼饵食之。复起行数十里,见天山雪水,汹汹迎来。褰裳涉之,寒若层冰,中挟砂石如碗如拳,击胫骨痛不可忍。良久得岸,始达土鲁番大道。

由是历蒙古塔,至乌鲁木齐,急奔绥来县访问,则父已病殁数年矣。立本长号过市,恸不欲生,濒死者。先时相德抵戍,西人筵请教读,隶门墙者颇多,卒之日,共营葬焉。及闻立本至,告以墓所。他日启墓,门人悉会。祭毕开棺,体肤悉化,惟左手独存,缺指横纹宛然,远近骇异,以为天留只手,以待孝子辨认也。立本益哀哭不能止。众上其事于都统,沿途具夫役,给驿马,护孝子负骨以归。

立本抵家拜母,相持悲泣。葬之日,父老士女,奔走往观,咸呼为郑孝子云。

(选自《名人轶事》)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戍西域      坐:因……犯罪     B.时张格尔余党未     靖:平定

C.奇礼         遇:遇到           D.濒死者             再:两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临行哭戒之曰           渔父莞尔

B.未知                 吾妻死之年手植也 

C.问之,具             思垂空文自见

D.复潜去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孝子名叫立本,他父亲被发配西域戍边。立本长到十八岁,就拜别母亲去寻找父亲。母亲告诉立本,他父亲左手小指缺掉一节,中间有道横纹。

B.郑立本从军将高魁元那里知道父亲的消息后,心里更加着急,就带着干粮走小路攀山越岭去寻找父亲,走错路进入深山,转来转去走到天亮,只剩下一丝气息。

C.在差官赵弁的带领下,郑立本来到了戈壁沙漠中,夏天阳光酷热,郑立本只能喝马尿,后来疲惫至极倒在了路上。幸好被一群骑马经过那里的当地番民救起。

D.郑立本到达绥来以后才知道父亲已经病死多年,他背着骨灰回到家中,母子俩抱头痛哭。安葬那天,家乡的父老乡亲奔走观看,都称呼他为郑孝子。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父我友也。曩昔戍绥来县,虽然,别八年矣。

(2)适番众骑马过,抚之未绝,负至泉饮之,逾时始苏,又以饼饵食之。

(3)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1.C 2.A 3.C 4.(1)你父亲是我的朋友。以前在乌鲁木齐的绥来县戍边,虽然如此,但我们分别已经八年了。 (2)恰逢一群当地番民骑马经过那里,轻抚他发现他还没断气,把他背到泉水边给他水喝,过了好一阵他才苏醒过来,番民们又拿大饼干粮给他吃。(3)人的本性/人之常情没有不贪生厌死,顾念父母妻子儿女的。至于被正义和真理所激励的人就不是这样,那是因为有不得已的缘故。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C项“奇礼遇之”置根据后面“之”可知应译为动词词性,根据“礼”可知,选项“遇到”,明显不合适,应该译为“对待”。句意为“奇家对他很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文后题。

南柯子

淮西客舍接得陈敬止书,有寄

毛奇龄

驿馆吹芦叶,都亭舞柘枝,相逢风雪满淮西。记得去年,残烛照征衣。

曲水东流浅,盘山北望迷,长安书远寄来稀。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

【注】陈敬止:作者友人。毛奇龄:清代词人。柘枝:指柘枝舞。《梦溪笔谈):寇莱公好拓枝之舞,会客必舞朽枝。

1.请简要概括全词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2.这首词的写作思路是时空的转换,请简述。

3.有人评价,全词别有凄凉,请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凄凉的?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能够表现周瑜年轻英俊、奋发有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两句,作者感叹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如今连反映他当年风流遗事的建筑物也杳无踪迹了。

(3)李清照《声声慢》这首词中,明写落花,而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高三学生语文成绩很难提高的深层原因,恐怕是学生课外阅读少造成的,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还要在忙碌的学习间隙多读点书。

B. 老人桑地亚哥正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的写照。

C. 我们在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中,徜徉于精美绝伦的传统艺术,似乎能够感受到古代文明的生命律动。

D. 夏季游戏好像体育运动,使北极熊在食物丰富的季节保持了身体的灵活和力量,这对于他们冬季捕食显然大有好处。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祝福》中,四叔的谈话不怎么投机来看,两人的关系有些非亲非故

B生活对于祥林嫂来说,实在是祸不单行,多少不幸向她袭来,让他如何承受?

C昨日下午,省实验小学迎新年音乐会,小学生们沸反盈天,享受到了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

D我们是几十年患难与共的朋友,他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不管什么事我都要鼎力相助,绝不会袖手旁观。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奥巴马即将展开的亚洲之行绕过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要    突出美国对盟友的重视,强调盟友关系仍是美亚太再平衡的重要支柱。

为应对区域范围内的重污染天气,今年将    搭建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平台,建立区域空气重污染预警会商机制,共同应对区域大范围空气重污染。

专案组成员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一名    可疑的男子拎着不明物品,在街边蹲着休息,行为相当鬼祟。

A.刻意  逐步  行迹    B.蓄意  逐渐  形迹

C.蓄意  逐渐  行迹    D.刻意  逐步  形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