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老梁,上次多亏你内人帮助,我才找回了丢失已久...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老梁,上次多亏你内人帮助,我才找回了丢失已久的东西,今天特意登门致谢。

B. 你既然身体抱恙,那就不要勉强,给刘厂长打个电话请半天假,回家好好休息。

C. 欧阳老师,总算找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有关古诗词阅读的问题,请多多指教。

D. 本人昨日在操场不慎丢失一副黑色眼镜,希望拾得者能够及时璧还,定当重谢。

 

B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A项,“内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使用错误。C项,“垂询”:敬辞,称别人(对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询问。使用错误。D项,“璧还”:敬词,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使用错误。B项,“抱恙”:抱病、欠安。使用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大到联合国关于国际事务的争辩,小到生活中买东西时的讨价还价,甚至工作中出现分歧时的争执,都涉及辩论。

B. 我们在欣赏中国古代戏曲作品时,那种用词曲和说白相结合表演故事的形式多少能够让我们领略到古代戏曲迷人的艺术魅力。

C. 当今世界,大幅的电影海报随处可见,每日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成为街谈巷议,影视明星提供着娱乐新闻,引领流行时尚。

D. 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总经理走进会议室,严肃地说:“看看你们的业绩!自己不努力,还怪别人运气好,这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吗?希望大家找出差距,迎头赶上!”

②如果不创新,那我们就如同无家可归者:捡人家科技发明的残羹冷炙充饥,用人家技术穿烂的旧衣御寒,套人家换代产品丢弃的烂鞋跛行。

③老张的误会让你受了很大的委屈,现在事情水落石出了,老张很内疚,但又不好意思来,要我替他说声对不起,算是负荆请罪

④薇薇说:“你对他和颜悦色,春天般温暖,他却不懂得礼尚往来,对你冷若冰霜,秋风扫落叶,看着都让人心痛,我得好好说说他。”

⑤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

⑥我们把理想信念和职责使命这两颗扣子扣好了,就会有“无功便是过”的价值判断,干事就会冠冕堂皇,不干事就会如坐针毡。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④⑤

D. ②③⑥

 

查看答案

(题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对赤壁下的江水进行了描写。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清诗,完成小题。

袁枚

其一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其二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注]袁枚,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白日不到处”点明了青苔的生长环境,这是一个不利于生命成长的地方。

B. “青春恰自来”是说人的成长是自然的过程,耐心等待,青春自然会绽放。

C. “也学牡丹开”运用比拟手法,表现出苔花虽小,却勇于绽放自己的精神。

D. “随渠爱暖凉”描写了青苔长在水渠边,既喜欢温暖,也喜欢阴凉的习性。

E. 青苔之“问”,正是因为它生长于“白日不到处”,不知道“斜阳”为何物。

2.第二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其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钢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杨,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B.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曾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C.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D.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六艺,儒家的六种经书——《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B. 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者称为“孝廉”。

C. 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D. 乞骸骨,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辞的委婉说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衡聪颖明慧,善于广泛学习。他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游学到“三辅”之地,并进入洛阳到太学参观、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

B. 张衡品格高尚,不慕世俗虚荣。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三公的公署征召,都没有就任;皇帝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为郎中,他也没去。

C. 张衡“善机巧”,造候风地动仪。候风地动仪的质地、尺寸、形状、文饰以至整个结构的“巧制”、测定时的效验都体现了他高超的制作水平。

D. 张衡不畏权贵,为政机智果断。河间王和很多豪族大户,胡作非为;张衡担任河间相后严厉治理,先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然后一下子同时逮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2)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