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我们所要传达的情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我们所要传达的情意是和当时当地的外局相配合的。你用文字把当时当地的情意记了下来,如果在异时异地的圜局中去看,所会引起的反应很难平合于当时当地的圜局中可能引起的反应。文字之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

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并不是说话时没有又法,而是因为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我们可以用手指指着自己而在话里吃去一个“我”字。在写作时却不能如此。于是我们得尽量的依着文法去写成完整的句子了。不合文法的字词难免引起人家的误会,所以不好。说话时我们如果用了完整的句子,不但显得迂阔,而且可笑。这是从书本上学外国语的人常会感到的痛苦。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当我们有了电话,广播的时候,书信文告的地位已经大受影响。等到传真的技术发达之后,是否还用得到文字,是很成问题的。

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

我还想在这里推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语言本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象征是附者意义的事物或动作。我说“附着”是因为“意义”是靠联想作用加上去的,并不是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的性质。这是社会的产物,因为只有在人和人需要配合行为的时候,个人才需要有所表达;而且表达的结果必须使对方明白所要表达的意义。所以象征是包括多数人共认的意义,也就是这一事物或动作会在多数人中引起相同的反应。因之,我们绝不能有个人的语言,只能有社会的语言。要使多数人能对同一象征具有同一意义,他们必须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说在相似的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象征,因而在象征上附着了同一意义。因此在每个特殊的生活团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所无法翻译的字句。

语言像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筛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我想大家必然有过“无言胜似有言”的经验。其实这个筛子虽则帮助了人和人间的了解,而同时也使人和人间的情意公式化了,使每一人、每一刻的实际情意都走了一点样。我们永远在削足适履,使感觉敏锐的人怨恨语言的柬缚。唐朝诗人李贺要在这柬缚中去求比较切近的表达,难怪他要呕尽心血了。

于是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石相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惟一象征体系。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论文字下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字的“走样”,指的是文字所要传达的情意和当时当地的外局不完全符合的情形。

B. 不合文法的字词常常引起他人的误会,这是从书本上学外国语的人常会感到的痛苦。

C.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会使人和人之间的情意公式化,从而束缚人们对情意的表达。

D. 声音、表情、动作都是传情达意的象征体系,只是前者比较间接,后二者更直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文字的缺陷和乡土社会的特点两个方面,分析了乡土社会不采用文字的原因。

B. 第二段将文字和语言作比较,证明了使用文字时讲究文法和艺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C. 文章阐述乡土社会对待语言的态度,进一步论证了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的现实合理性。

D. 第五段用李长吉呕心沥血苦吟的典故,为语言束缚人们传情达意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利用文字进行写作时,不管怎样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我们也不可能完全地传情达意

B. 只要传真技术还无法让人超越时空利用表情辅助语言来传情达意,文字就还会被人们使用

C. 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不是“愚”的表现,所以只教会乡下人识字并不能根治他们的“愚”。

D. 在熟人中我们的话少,是因为大家彼此熟悉了解,心有灵屋一点通,不需要借助语言表达。

 

1.C 2.B 3.D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指的是所能传达的情意和所要传达的情意不完全符合。B项,张冠李戴,让人感到痛苦的是说话时用完整的句子,显得迂阔可笑。D项,从“语言本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等处可知,语言等才是象征体系,声音、表情、动作是象征原料。 2.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证明的是乡土社会表情达意时选择语言舍弃文字的合理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很多书法名家走进校园,俯下身来教幼童习字;各种中小学生书法比赛次第进行,产生了众多小小书法家;有的学校以书法为特色,将德育、美育贯穿其中。与此同时,也有人认为,现代社会提笔书写的时间很少,练习书法占用了学生太多课内外时间,得不偿失。

对这样的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题文)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必须从阅读空间的打造开始。一些家长往往将幼儿的卧室与阅读空间混为一谈,其实,卧室是提供幼儿休息的地方,却不是一个适宜的阅读空间。真正的阅读空间,要有绝对安静的空间环境、舒适便利的阅读配置、浓厚的阅读气氛。只有在这样的空间里阅读,幼儿的内心才会平静,沉入书中。

①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不一定要从阅读空间的打造开始。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①     ,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堂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②    。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一柬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相当于6万亿英里)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③        ,而是度量距离的极大单位。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老梁,上次多亏你内人帮助,我才找回了丢失已久的东西,今天特意登门致谢。

B. 你既然身体抱恙,那就不要勉强,给刘厂长打个电话请半天假,回家好好休息。

C. 欧阳老师,总算找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有关古诗词阅读的问题,请多多指教。

D. 本人昨日在操场不慎丢失一副黑色眼镜,希望拾得者能够及时璧还,定当重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大到联合国关于国际事务的争辩,小到生活中买东西时的讨价还价,甚至工作中出现分歧时的争执,都涉及辩论。

B. 我们在欣赏中国古代戏曲作品时,那种用词曲和说白相结合表演故事的形式多少能够让我们领略到古代戏曲迷人的艺术魅力。

C. 当今世界,大幅的电影海报随处可见,每日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成为街谈巷议,影视明星提供着娱乐新闻,引领流行时尚。

D. 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