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石头也有情
曾宪涛
小乐从小酷爱摆弄鹅卵石,他还有个怪癖,遇到喜欢的石头,总要把它洗干净了含在嘴里,爸妈怎么劝他也不改。现在小乐已经上大学了,还保留着这个习惯。
这天,他从新淘来的鹅卵石中,发现一块石头纹路很特别,像是草体的“情”字,他照例又把石头洗净含在嘴里,坐在沙发上看本地电视节目,一段采访吸引了他,记者采访的也是一个石头爱好者。小乐看着看着,突然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竟忘了口中石头,结果石头滑下去,卡在了喉咙里。小乐打开门冲下楼梯,一下跪倒在院子里。几个邻居大妈发现后赶忙跑上前,只见他眼球突出,口吐鲜血,已说不出话,只能用手指着嘴巴。大家急忙把他架到小区门口,准备拦出租车送他去医院。
然而,这个点怎么也拦不上空车。小乐这时已呼吸困难,脸上紫斑都出来了。就在大家心急如焚之际,一辆出租车停在了面前,司机打开车门,拱手作揖对车后两个客人说:“实在对不起,你们能否换乘别的车,我要救救这个孩子。”乘客通情达理,急忙下车。司机带上小乐和两个大妈急速驶向医院。
到医院要经过多个路口,司机边开车边电话110,说车上有急救病人,向警方求助,能否闯红灯。警方同意请求。司机便打开双闪,一路顺畅地驶向急救中心。急救人员把小乐抬了进去,在一片忙乱之中,司机悄然离去。
经过抢救,石头被取出小乐脱险。小乐父母这时也赶到,医生说:“幸亏送来及时,再晚几分钟,后果不堪设想。”
小乐父母吓坏了,千恩万谢地感激邻居大妈,一个大妈说:“不要谢我们,都是邻居还不应该?倒是要好好感谢那位司机师傅,多亏遇到了他。”
大家这时才想起那位司机,可他早已不知去向。大妈让小乐父母一定要找到他,好好感谢人家。父母连连点头。
小乐终于醒了,没想到他头一句话竟是问:“石头在哪儿?”爸妈又好气又好笑,小乐对爸妈说那可是个宝贝,求他们去问问医生,可别给扔掉了。
幸好石头还在,护士给找来了,对小乐说:“留着也好,当作教训吧。”小乐擦干净石头,叫爸妈看上边红色的纹路,果真清清楚楚是一个草体的“情”字。父母吃惊不已,联想到儿子遇上好心司机,得到及时救助,难道多亏这块石头有“情”?
小乐父母多方打听,可根本找不到这位恩人。因为当时情急,谁也没记住司机的特征,更甭说车牌号了。突然,一个大妈想起在车上,司机曾给110打电话,便叫小乐父母找警方求助。警方调出了那天的电话记录,把司机手机号码给了他们。小乐爸爸打过去,对方听说小乐父母想当面感谢他时,说:“不要不要,这是我应该做的。”说完就把电话给挂断了,再打也不接了。
小乐父母想再去求助警方,小乐却对爸妈说:“还是不要再麻烦警察了,他不愿见,就算警察找到他,他也不会要你们的报答。”爸妈说总要当面对人家说声感谢吧,小乐说:“我有个办法,可以通过记者,在报纸上公开表达我们的谢意,他一定会看到的。” 爸妈找到报社。记者听后十分感动,答应一定帮忙。
第二天,一篇饱含深情的报道在晨报上刊登了,报道赞扬了好心司机,还配发了一张照片,照片上就是那块“情”字纹路的石头,标题是“石头也有情”。
报道引起很大反响。当天下午,爸爸的手机响了,一看,竟是恩人的号码。只听对方说:“你们不是要见我吗?我现在可以跟你们见面。” 爸爸激动地赶快叫妈妈包一个红包。很快,司机说已到了楼下,父母惊喜地把司机迎到家里。
司机进屋后,小乐看他有点眼熟,似乎在哪儿见过,当然不是救他那天,那天他难受得根本顾不上看司机。父母捧上红包,司机笑了,说:“你们误会了,我来不是为了红包,是为那块有‘情’的石头。”
司机解释说,他是一位奇石爱好者,特爱收藏鹅卵石,最近市里举办“有情有义家乡人”作品展,他收集的石头中,两块“有”字石,一块“义”字石都有了,就是难寻一块“情”字石,看了报道,他想来求购那块“情”字石,配成“有情有义”奇石作品。
小乐终于想起来了,他就是电视里被采访的人,当时他说,谁有“情”字石,他愿出重金购买。小乐就是看到这里哈哈一笑才出了事。
后来,小乐把那块“情”字石无偿送给了司机。展览会上,这件“有情有义”作品引起了人们的争相围观,石头有情的故事也就传开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篇写小乐的“怪癖”,酷爱将喜欢的石头洗净含在嘴里,这一细节交代为下文小乐人生喜忧祸福的变化埋下伏笔。
B. 司机拒绝小乐父母当面感谢,小乐急中生智让父母在报纸上公开表达谢意,并配发照片,说明小乐预料司机会主动找来。
C. “情”字石在故事结构中是一个巧妙连接点,它将同为奇石爱好者却又彼此陌生的小乐与司机关联起来,戏剧性推动情节发展。
D. 司机不仅是一位助人为乐者,更是一个有品位有情怀的人,他的奇石作品融入中华文化传统美德,深化了故事内容的情愫意蕴。
2.文中的两次媒体报道在作品谋篇布局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石头也有情”,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情”字的意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区块链技术是伴随加密数字货币逐渐兴起的一种去中心化基础架构与分布式计算范式,以块链结构存储数据,使用密码学原理保证传输和访问的安全性,数据存储受到互联网多方用户共同维护和监督,具有去中心化、透明公开、数据不可修改等显著优点。区块链技术通过在网络中建立点对点之间可靠的信任,去除价值传递过程中介的干扰,既公开信息又保护隐私,既共同决策又保护个体权益,为实现共享经济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有望支撑实现共享交通、共享教育、共享住房、共享能源等多个共享经济场景,是实现共享经济的一种非常理想的解决方案。
数据公开透明,为共享经济提供信用保障。区块链本身即为一个大型海量数据库,记录在链上的所有数据和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任何节点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区块链平台进行信息查询。任何第三方机构无法将记录在区块链上的已有信息进行修改或撒销,从而便于公众监督和审计。这种体现为“公正性”的技术优势,使得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选举、保险、知识产权、慈善公益等领域都具有广泛深入的应用价值。具体到共享经济当中,能够为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信用体系提供保障。
催生智能合约,为共享经济提供解决方案。智能合约是当一定条件被满足的情况下,就可以在网络信息平台和系统中得到自动执行的合约。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系统兼具自动执行和可信任性的双重优点,使其可以帮助实现共享经济中的诸如产品预约、违约赔付等多种涉及网上信任的商业情景,使共享经济更加完善可靠。
当然,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共享经济场景也有一些障碍,比如缺乏完善有效的“共识机制”,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完善的共识机制能够同时解决安全性、环保性、高效性等问题。在现有区块链技术下,当用户对交易的公平性产生怀疑时无法向任何机构进行申诉。同时,区块链被设计成环环相扣,能够从任何一点追溯至初始区块,查询到链上所有信息。然而这只能确保通过区块链交易的公平性,却不能保证区块链交易的合法性,追踪犯罪行为将变得异常困难。
长远来看,区块链技术面临潜在的安全性隐忧。目前区块链技术的算法是相对安全的,但是随着量子计算机等新计算技术的发展,未来非对称加密算法具有一定的破解可能性,这也是区块链技术面临的潜在安全威胁。
(摘编自许华磊《区块链技术与共享经济》《光明日报》2018年01月)
1.下列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是一种去中心化基础架构与分布式计算范式,算法相对安全,但未来有可能被破解。
B. 数据以块链结构存储,受到互联网多方用户监督,任何第三方机构都无法进行修改。
C. 为支撑共享经济,在网上建立起了点对点之间的可靠信任关系,去除了中介的干扰。
D. 既公开信息又保护隐私,既共同决策又保护个体权益,是实现共享经济的理想方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段介绍了区块链技术这一概念及其特点,还有它在共享经济领域里的应用意义。
B. 文章开头先总说然后分述优缺点,最后是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的瞻望,呈总分总结构。
C. 全文围绕区块链技术和共享经济的关系论述,具体论述了其对共享经济的积极作用。
D. 最后两段,作者从应用障碍与安全隐忧方面对区块链技术进行了深入冷静的思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开性和公正性技术优势,使得区块链技术在多个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B.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系统将为多种共享经济场景的实现提供可靠保障。
C. 若合法性、安全性等得到了切实的保障,区块链技术将会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D. 任何完善的共识机制都不能同时解决安全性等问题,阻碍了区块链技术应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教授做过一个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仿照下面这首短诗,以“有一个未来的目标”为话题,续写两节文字。要求:内容贴切,修辞手法一致,句式基本一致。
有一个未来的目标
总能让我们欢欣鼓舞
就像飞向火光的飞蛾
甘愿做烈火的俘虏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大作读过,构思精巧堪称佳作,个别瑕疵已代为雅正,还请日后多多赐稿。
B. 尊敬的李老师我最近要参加自主招生考试,需请假三天,请您务必批准。
C. 听了“招飞”动员报告后,我热血沸腾,马上回家告诉令尊,我也想报名。
D. 经理起身对张明说,令郎高考金榜题名,公司员工也十分高兴,恭喜恭喜!
(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谣言的破坏力是毋庸置疑的,如不及时扑灭,会使整个群体处于一种恐慌状态,对公众造成的创伤,甚至引起社会动荡,也是极有可能的。
B. 长篇纪实作品《耕读世家》记录了山西朔州张氏家族的兴衰浮沉,叙写了他们在小堡村这片土地上倔强地扎根、开花、结果的家族历史。
C. 要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整合资源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对举报人的奖励和保障措施,减轻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和举证难度。
D. “生态健康国际论坛”是由国际生态健康联合会组织的学术会议,主要探讨全球气候、生态变化导致新发传染病影响人类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