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万松桥记 (清)姚鼐 徽州之县六,其民皆依山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万松桥记

(清)姚鼐

徽州之县六,其民皆依山谷为村舍。山谷之水,湍悍易盛衰,为行者患,故贵得石桥为固以济民。吾至徽州,观其石梁之制,坚整异于他郡;盖由为之者多,石工习而善于其事故也。

黟之西南有叶村,村北大溪东流,达休宁渔亭,以合新安江水。村东西各有小溪,北流入于大溪。两小溪上有石桥四,皆叶君有广芥一先人之所为也。而大溪曲当村口,有万松亭。亭侧架木溪上为桥,曰万松桥,时为大水决去。村人之,欲易石久矣。然其工巨不可就。

乾隆五十三年夏,徽州蛟水发,叶村之南山崩陁,坏田庐,毁桥岸。其后数年,民修田庐既饬,而山之崩坏未复,地脉亏败,叶氏以为忧,群出财修之。众举叶君掌其事,垒石培土,山之形势,不逾月而完,余银数千两。众喜,复请君为石桥于村口。当昔蛟水之发,山陨一巨石于地,方三丈余。叶君视其质坚而理直,取为桥材。嘉庆七年九月桥成。长十二,广丈六尺,高如其广。仍名之曰万松桥。。犹有余石与银,叶君使工复为石桥于其溪上游,曰西干桥。而村之左右旧桥尽修而新焉。

当蛟起之年,余适在歙,见被害者之远且巨,甚可伤痛。今叶公为桥,乃反因其陨石之力,因祸得福,转败为功,岂非智乎?余嘉叶村之族,不吝财以营功事,而又得叶君之诚笃而明智,善任其事以督之,故众工无不举。是皆足书也。嘉庆六年八月,桐城姚鼐记。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而大溪曲村口,有万松亭。 当: ______

(2)村人之,欲易石久矣。     病:_____

(3)复请君为石桥于村口。     董:______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徽州:古代安徽的东南部,古称歙州、新安。中国先秦时代就有“州”的地理区域划分,东汉以后开始作为行政区划。

B. 先人:祖先,古人。也有的地方称自己过世的父亲为先人。文中的先人可能指叶有广已经亡故的父亲,也可能是他的祖先。

C. 乾隆: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开始就有年号,汉武帝即位后创年号为建元。

D. 丈:是杖的本字,像手拿着一根棍状的东西。后用作量词,作十尺。周朝创立八尺。十尺为丈。诸葛亮“身长八尺”并非我们现代所指的高度。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由为之者多,石工习而善于其事故也。

(2)今叶公为桥,乃反因其陨石之力,因祸为福,转败为功,岂非智乎?

(3)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洪水爆发之后叶有广在叶村采取了哪些恢复措施。

 

1.对着苦于,以……为苦(害、忧)主持 2.C 3.(1)大概因为石桥造得多,石匠很熟悉就善于造石桥的缘故吧。 (2)现在叶先生修桥,却反而借了坠落的巨石的便利之力量,可以说是因祸得福,变破坏之力为建设之功,难道不是一种智慧吗?(3)商议的主意还未拿定,寻找一个能出使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也未能找到. 4.(1)掌其事修复山岭(2)应请主持修建万松桥和西干桥(3)使村之旧桥尽修而新。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注意“病”为名词动用,“董”较生僻,注意根据文意推测。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C项,从先秦至汉初没有年号。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盖:大概;由:因为;习:熟悉;故:缘故;乃:反而;因:借助;岂:难道;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句,寻找一个能出使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提示填写相关内容。

(1)《红楼梦》“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说的是林黛玉和 _____两人之间的倾心的交流。

(2)《三国演义》中著名的_____(战役名称)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3)《______》(文学作品名称)再现了戊戌变法时期的清朝、北洋军阀的统治和抗战胜利后的蒋介石统治时期三个不同时代的各种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3月5日,我们几个志愿者响应共青团“送温暖”的号召,向老人惠赠了几件春季衣物。

B. 小张在自荐信中写道:虽然我只有本科学历,但绝对名副其实,恳请学校领导唯才是用。

C. 某律师向法庭呈送的上诉状写道: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依法应认定无效。

D. 某谈话节目中,主持人获悉嘉宾父亲获得国家科学奖时说:“我代表观众对令尊的获奖表示祝贺。”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最近三线城市的房价快速上涨,连续好几个月不停攀升,甚至在一年多时间内大多数地区实现翻番的目标。

B. 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的解决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C. 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捉摸和寻觅什么传统;没有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文化。

D. 杨振宁教授搭飞机去国内某地,同机有某歌星及其随从,到达机场下飞机的时候,见到的是受到热情的歌迷激动地欢迎那位歌星的到来。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     “异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办法,我们应该用一种     的、稳健的心态去审视它,而不是用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要知道,不论哪种文明,都不是     的。

(节选自费孝通《美美与共》)

A. 林林总总   机智   白壁微瑕

B. 形形色色   理智   白璧微瑕

C. 形形色色   理智   完美无缺

D. 林林总总   机智   完美无缺

 

查看答案

(题文)根据拼音在格子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非这样(zī)铢必较不可。咬文(jiáo)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jīn)严。

(节选自朱光潜《咬文嚼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