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这一时期产生了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可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伟大作品,诗人们在许多方面都做出了大胆尝试和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
B. 这些作品带着荷的清香、雨的气息、山的雄姿、水的光彩,像一幅幅清新优美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引领我们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彩多姿。
C. 阅读这类文章,不但我们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还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和文章所寄寓的旨趣。
D. 演讲要善于抓住文章的主旨,还要注意体会演讲辞的情感力量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揣摩其中的感情、语气和表达技巧,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阅读经典,求师问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都是人们获得经验和知识的途径,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更是人们处心积虑追求的。
②在部分小书店,常常可以看到一些“高定价低折扣”的伪劣图书鱼目混珠,这些图书粗制滥造,错误百出,使人不堪卒读。
③中外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民族矛盾和民族纠纷,有些甚至以兵戎相见,现在中东地区的长期战乱生灵涂炭就是这种情况。
④雨果在巴黎圣母院左右逢源,这苦难的灵魂是谁,非把这罪恶的烙印留在这古老教堂的额头上不可,否则就不肯离开这尘世。
⑤《巴黎圣母院》的描写具有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抒情特色:美就美得白璧无瑕,丑就丑得令人恐怖。如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
⑥除了她的独唱无舞伴外,其他的歌舞节目都是群体性的,服装华丽,道具精美,演员个个长袖善舞,把人看得眼花缭乱。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②④⑥ D. ①④⑥
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点坠 消废 春华秋实 普陀(tuò)山 袅娜(nà) 管窥蠡(lí)测
B. 奸佞 倩影 蛇身处地 乘(shéng)凉 解剖(pō) 含情脉脉(mài)
C. 圆融 赌博 浮光掠影 钓(diào)鱼台 领略(1üè) 平平仄(zè)仄
D. 焦燥 婆娑 九宵云外 绣腰襦(rú) 隽(jùn)秀 虾兵蟹(xiè)将
根据提示内容在横线上写出恰当的句子。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女主人公认为氓求婚无果不是由她自己造成的。
(2)《涉江采芙蓉》中用“_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得到莲花也不知送给哪个人的惆怅和寂寞。
(3)《短歌行》中用“_____________”一句表现曹操效法古人求贤若渴而望获得人才的开明胸襟。
(4)《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用“________”这句表达了希望像飞鸟一样渴望自由生活的心情。
(5)《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一句直接交代了王羲之等人在会稽郡山阴兰亭聚会的目的。
(6)《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客人的洞箫声让孀居之人不禁哭泣的效果。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如梦令·春景
秦观①
莺嘴啄花红溜②,燕尾点波绿皱③。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④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注)①秦观,字少游,北宋文学家、词人。此时诗人因党祸被贬到杭州做官,继而又被削职,流落到湖南郴州,其间跟家人朋友聚少离多。②红溜:形容红花无声地、迅速地飘落。③绿皱:形容春水绿波。④《小梅》:乐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南唐李琛《山花子》有“小楼吹彻玉笙寒”的句子。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二句描写春光。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
B. 一个“溜”字,一个“皱”字,将宁静的春色搅动,显得那样地轻柔,那样地令人伤感。
C. 三、四句写天寒指冷,玉笙冰凉,一曲《小梅》呜咽回荡响彻天空,这使得诗歌境界一转。
D.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为点题之笔。诗人感叹春色渐老,更有那刻骨的相思深情。
E. 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既有怀人的心绪,也有相思之情。构思新颖,语言通俗,工丽含蓄。
2.本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方庆,雍州成阳人也。周少司空石泉公褒之曾孙也。其先自琅琊南度,居于丹阳,为江左冠族。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焉。父弘直,为汉王元昌友,畋猎无度,乃上书切谏。元昌览书而遽止。
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永淳中,累迁太仆少卿。则天临朝,拜广州都督。广州地际南海,每岁有昆仑①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昆仑怀刃杀之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神功元年七月,清边道大总管建安王攸宜破契丹凯还,欲以是月诣阙献俘。内史王及善以为将军入城,例有军乐,既今上孝明高皇帝忌月,请备而不奏。方庆奏曰:“臣按礼经,但有忌日,而无忌月。晋穆帝纳后,用九月九日,是康帝忌月,于时持疑不定。下太常,礼官荀讷议称:‘礼只有忌日,无忌月。若有忌月,即有忌时、忌岁,益无理据。’当时从讷所议。军乐是军容,与常不等,臣谓振作于事无嫌。”则天从之。则天尝幸万安山玉泉寺,以山迳危悬,欲御腰舆而上。方庆谏曰:“昔汉元帝尝祭庙,出便门,御楼船,光禄勋张猛奏曰:‘乘船危,就桥安。’元帝乃从桥,即前代旧事。今山径危险,石路曲狭,上瞻骇目,下视寒心,比于楼船,安危不等。陛下蒸人父母,奈何践此畏涂?伏望停舆驻跸。”则天纳其言而止。
长安二年五月卒,赠衮州都督,谥曰贞。中宗即位,以官僚之旧,追赠吏部尚书。方庆博学好著述,所撰杂书凡二百余卷。尤精《三礼》,好事者多询访之。每所酬答,咸有典据,故时人编次,名曰《礼杂答问》。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有删节)
(注)①昆仑:古指马来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昆仑怀刃杀之/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B. 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昆仑怀刃/杀之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C. 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昆仑怀刃杀之/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D. 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昆仑怀刃/杀之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 受:学习 B. 则天临朝,拜广州都督 拜:拜访。
C. 欲以是月诣阙献俘 诣:前往。 D. 卒后寻亦散亡 卒:去世。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石泉公”中的“公”是对长辈和年老者的称呼,如“公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公”。
B. “神功”是武周武则天的年号,皇帝的年号纪年法是古代纪年法的一种形式,如宋仁宗庆历四年;和干支纪年法一样盛行。
C. 吏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吏部的最高长官,掌管全国四品以下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等事务,为中央六部尚书之首。
D. 《三礼》指《周礼》《仪礼》和《礼记》,对中国后世政治制度、社会思想、文化传统、伦理观念等历代礼制的影响很大。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方庆出身显贵,年少有为。他曾祖父是周代少司空王褒;父亲王弘直,为人正直;他十六岁时就被任命为越王府参军。
B. 王方庆以身率众,理政有方。则天临朝,他担任广州都督,忌贪求他人财物,又对属官严加管制,时人对他赞赏有加。
C. 王方庆不畏权贵,正直敢言。武则天曾到万安山,山路危险,准备让人用轿子把他抬上去,王方庆反对,认为皇上不能畏惧险难。
D. 王方庆学问渊博,且能致用。他议政或谏言,总引经据典,如对于“诣阙献俘”时能不能奏乐,他据引典籍反对“备而不奏”。
5.把文中划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先自琅邪南度,居于丹阳,为江左冠族。褒北徙入关,始家成阳焉。
(2)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