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莫把汉学当国学 日前,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携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莫把汉学当国学

日前,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携带《曹寅与康熙》等新书来华举办首发仪式,并在多所高校进行讲座,在学界和媒体引发新一轮“汉学热”。笔者以为,“汉学”当热,然不可将之混同为“国学”。

汉学是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历经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以及侧重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中国学’’等几大阶段,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面对中国浩瀚的文化和复杂的现实,汉学家们皓首穷经,著书立说,既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也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的文明进程。比如,欧洲“启蒙运动”就深受来华传教士介绍的儒学的启迪。

不过,中国学界对汉学的追踪和介绍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其中,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国内曾分别兴起一股“汉学热”,原因是这两个时段中国社会变动剧烈,思想争鸣活跃,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此次史景迁访华引发的新一轮“汉学热”,则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时代背景下,国人试图借助汉学对自己国家崛起和文化复兴进行的一种心理上的印证和调适。不难看出,汉学不仅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还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既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也能了解自己在世界文化生态中的方位和价值,然而,汉学虽有重要价值,但亦不可无限拔高。因为,汉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西学”,是西方人用西方价值观念、学术范式来研究中华文化的学问。对汉学家而言,中华文化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就像实验室的试验品或博物馆的展览品一样,很难内在于自己的生命,灌注以自己的情感,更很少负有弘扬和光大的责任感。

但是,中国人注定做不了中华文化的旁观者。因为,千百年来积累沉淀下来的中华文化,亦即通常所说的国学,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正如国学大师章太炎所言:“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所以,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学者,须对国学有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否则,遗失国学就等于抛弃了传统,丢掉了根本,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整个国家和民族就会得历史失忆症和精神分裂症。

令人遗憾的是,百余年来中国人一度迷失国学,崇拜西学,形成了一种与“西学心态”互为表里的“汉学心态”一一前者试图以西学取代国学,后者像汉学家一样把国学仅视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不再用生命和情感去体验并证实国学的优美价值。尤其是近些年,中国学界还出现了以获得外国汉学奖项为荣,谋求学术名望乃至经济利益的灰色学术现象。上述现象的实质是国学的“汉学化”。如任其发展下去,国学将会变成一种“在中国的汉学”,而汉学乃至西学则会变成“在中国的国学”。

总之,汉学当热,但不能将之混同为国学,更不能以之取代国学。我衷心祝愿汉学能旱日成为国际显学,更希望中国能大踏步复兴自己的国学,同时热烈欢迎海外汉学回家,使自己成为世界汉学的中心。   

(选自2014年4月1日<学习时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汉学是中外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一门学问,其研究者和介绍者主要是欧美国家的学者。

B. 国学的产生没有汉学早,国学研究和介绍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

C. 汉学和国学都是用西方价值观及学术范式研究中华文化、用生命和情感体验中华文化的学问。

D. 汉学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能知道自己的长短与在世界文化中的方位和价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否定说法为议论的前提,并由此指向了错把汉学当国学的问题,引入深思。

B. 文章把汉学的发展历史与当前的“汉学热’’进行对比,揭示了汉学即西学的本质。

C. 文章结尾认为不能把汉学当国学,并且呼吁国人弘扬国学,勇敢担当复兴国学的重任。

D. 文章阐述对汉学研究的误区及种种不良现象,确立了汉学当热但不可取代国学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上世纪国内两次兴起“汉学热”,是因为当时中国社会变动和思想活跃,迫使国人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中国及其文化。

B. 近几年中国学界出现了国学的“汉学化”现象,国学已经变成了“在中国的汉学”,汉学也变成了“在中国的国学”。

C. 国学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立国的源泉,没有了国学,就抛弃了传统丢失了根本,丢失了历史,丢失了精神。

D. 作者认为,汉学当热,汉学定能成为显学,但他同时指出汉学不可以取代国学,国学应当快速的复兴,欢迎海外汉学回家。

 

1.D 2.B 3.C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汉学是中外学者……学问”中“中外学者”有误。由原文“汉学是外国……学问”可知,不包括中国学者。B项“国学的产生没有汉学早”于文无据,“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的不是“国学研究”,而是“中国学界对汉学的追踪和介绍”。 C项“汉学”是用西方价值观和学术范式研究中华文化的学问,而“国学”则注重用生命和情感体验中华文化。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揭示了汉学即西学的本质”有误。文章将两者进行对比是为了说明汉学有重要价值,并不是为了揭示其本质。 3.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迫使国人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中国及其文化”不对,原文是“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B项与文意不符,原文是说“如任其发展下去,国学将会变成一种‘在中国的汉学’ ……”,选项将未然当成已然,理解有误。D项“汉学定能成为显学”有误。原文是“衷心祝愿汉学能早日成为国际显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下,有些年轻人过上了“佛系生活”:凡事不愿较劲,不想折腾,有也行,没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在实际生活中就是“与其说是无欲无求,不如说是吃不到葡萄,我也不说葡萄酸,我不吃就是了”的淡然心态。面对佛系生活,有人认为我们应该保有一种生活的旷达与平和,也有人说,云淡风轻固然好,但别忘了世上还有长河落日的雄浑壮丽,年轻人还是要有大担当大作为。

对于上述看法,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画室快乐童年书画大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的问题。

“爆竹声中旧岁除”,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污染、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火灾不一定造成人身伤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 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 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C. 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 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016年8月21日,第74届雨果奖授给了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的中国作家郝景芳,但是郝景芳以及她的小说《北京折叠》对我们是非常陌生的。

B.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在借鉴西方城市规划经验的基础上,城乡封闭住宅小区的内部道路被要求逐步对外开放。

C.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道歉。

D.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标志着“南京1937”真正成为人类记忆的一部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