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对联是我国独特的、具有对称美感的一种文学形式,下面是四副有空缺的对联,请从行业角度,结合修辞知识,选出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
①客店:六朝山色收( ),千里江声到( )
②茶店:翠叶烟腾( )碧,绿芽光照( )清
③豆腐店:( )澄来银有影,( )割处玉无痕
④酒店: ( )摘花春酿酒,( )留月夜品茶
A. ①冰碗 玉瓯 ②山径 竹窗 ③瓦缶 金刀 ④杯底 枕边
B. ①杯底 枕边 ②瓦缶 金刀 ③山径 竹窗 ④冰碗 玉瓯
C. ①杯底 枕边 ②冰碗 玉瓯 ③瓦缶 金刀 ④山径 竹窗
D. ①冰碗 玉瓯 ②杯底 枕边 ③山径 竹窗 ④瓦缶 金刀
下列名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根据研究报告指出,工业国家的人均寿命一再升高,到2030年,有些国家的人均寿命可能超过90岁,并且男女寿命的差距在减小。
B. 长春市教育局发布工作任务清单,其中涵盖了贫困家庭及低保边缘家庭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种补助措施,确保其不会因贫失学。
C. 连日来,印度大吉岭地区局势持续紧张,谋求独立建邦的廓尔喀人示威者接连两天与警察发生暴力冲突,造成至少数名警察受伤。
D. 在确保现场通信畅通的同时,当地基础电信企业还利用手机定位积极协助搜救工作,设立便民服务点,为受灾群众提供免费服务。
下列名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伊始,就向党内贪污腐败等问题宣战。或许当时国内外很多人都不以为意,但很快他们就在震惊中承认,习近平这些话不只是口头说说而已。
②新疆西部节水减排预期目标全面达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发展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努力建设山高水长、天蓝地绿的美丽新疆。
③中国与东盟谈了15年的南海问题终获进展,达成“海南行为准则”框架,这使美国构建的“统一战线”分崩离析。
④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12强赛的倒数第二场比赛,国足在主场迎战乌兹别克斯坦队,最终国足顶在对手的猛扑,并利用郜林的点球以1比0战胜了对手。
⑤印度在其周边国家中,侵略者和霸权国家的形象深入人心。对于中印对峙,不丹和尼泊尔等国都十分担心,很关心事件进展,他们害怕受到波及。
⑥在推动打虎拍蝇的同时,习近平也不忘建章立制、扎紧笼子。 现如今,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人民群众拍手称快。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屈 原在 《 离 骚 》 中 写 自 己“ 进 ” 不 能 兼济 天 下 ,“ 退 ” 也 要 保持 独 善 其 身的 两 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带着谴责语气的问句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时代的发展,终身学习、学不停息的理念深入人心,荀子《劝学》篇中的“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正好印证了这一理念。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中吕)朝天子 薛昂夫
伯牙,韵雅,自与松风话。高山流水淡生涯,心与琴俱化。欲铸钟期,黄金无价。知音人既寡,尽他,爨下,煮了仙鹤罢。
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伯牙,春秋时期的俞伯牙,有高洁之志。善琴,琴曲志在高山流水,钟子期为其知音。
B. “自与松风话”,将松风拟人化,仿佛俞伯牙自己在与松林风涛叙话,暗隐知音稀少。
C. “高山流水”二句表明俞伯牙将自己的心思和琴曲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显其生活清淡。
D. “欲铸”二句是说钟子期死后,伯牙非常想念他,想用黄金铸造他的像,凸显思而不得之情。
E. 作者最后总结,既然没有了知音,那就放飞山林、浪迹江湖,去过逍遥的焚琴煮鹤的日子吧。
2.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穆字闳中,福州候官人。性醇谨好学,读书至忘栉沐,进退容止必以礼。门人 千数,与陈襄、陈烈、周希孟友,号“四先生”。举进士,四冠乡书,遂登第,为寿安主簿。召为国子监直讲,除编校集贤院书籍。岁满,为馆阁校勘,积官太常博士。乞纳一秩,先南郊追封考妣,从之。改集贤校理,求外补,通判汾州。熙宁三年,召为岐王侍讲。嘉王出阁,改诸王侍讲。府僚阙员,御史陈襄请择人,神宗曰:“如郑穆德行,乃宜左右王者。”凡居馆阁三十年,而在王邸一纪,非公事不及执政之门。讲说有法,可为劝戒者,必反复擿诵,岐、嘉二王咸敬礼焉。元丰三年,出知越州,加朝散大夫。先是,鉴湖旱干,民因田其中,延袤百里,官籍而税之。既而连年水溢,民逋官租积万缗,穆奏免之。未满告老,管勾杭州洞霄宫。元祐初,召拜国子祭酒。每讲益,无问寒暑,虽童子必朝服延接,以礼送迎。诸生皆尊其经术,服其教训。故人张景晟者死,遗白金五百两,托其孤,穆曰:“恤孤,吾事也,金于何有?”反金而收其子,长之。三年,扬王、荆王请为侍讲,罢祭酒,除直集贤院,复入王府。荆王薨,为扬王翊善。太学生乞为师复除祭酒兼徐王翊善四年拜给事中兼祭酒五年除宝文阁特制仍祭酒六年,请老,提举洞霄宫。敕过门下,给事中范祖禹言:“穆虽年出七十,精力尚强。古者大夫七十而致仕,有不得谢,则赐之几杖。祭酒居师资之地,正宜处老成,愿毋轻听其去。”不报。太学之士数千人,以状诣司业,又诣宰相请留,亦不从。于是公卿大夫各为诗赠其行。空学出祖汴东门外,都人观者如堵,叹未尝见。明年卒,年七十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学生乞为师/复除祭酒兼徐王/翊善四年/拜给事中兼祭酒/五年/除宝文阁待制/仍祭酒/
B. 太学生乞为师/复除祭酒/兼徐王翊善/四年/拜给事中兼祭酒/五年/除宝文阁待制/仍祭酒/
C. 太学生乞为师/复除祭酒兼徐王/翊善四年/拜给事中/兼祭酒五年/除宝文阁待制/仍祭酒/
D. 太学生乞为师/复除祭酒/兼徐王翊善/四年/拜给事中/兼祭酒五年/除宝文阁待制/仍祭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乡书,周制,乡学三年大比,乡老与乡大夫荐乡中贤能之书于王,谓之“乡书”或“乡老书”。后世科举因以“乡书”代指乡试中式。
B. 出阁,皇子出就藩封。古时也指内阁官员出任外职。还有古时也称公主出嫁为“出阁”,后以“出阁”泛指女子出嫁。
C. 致仕,古代官员奉命退休。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
D. 祖,出行前祭祀路神。从周朝的时候起,上至君王,下至平民,出门都要祭祀路神,意思是求路神保佑自己一路平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郑穆好学不辍,才华出众。他读书废寝忘食,声名远播,门人众多,曾经四次获得乡试第一名。
B. 郑穆深得皇上器重,多次担任要职。他多次担任国子监祭酒,皇上亲自选定他给皇子们做侍讲。
C. 郑穆为官爱民,不交结攀附权贵。他任职越州期间,减免百姓赋税;任京官时从不奔走权门。
D. 郑穆为师尽责,为人重义。他教学尽心尽力,深得皇子们的敬爱;朋友托孤,他慨然担当,不取钱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恤孤,吾事也,金于何有?”反金而收其子,长之。
(2)祭酒居师资之地,正宜处老成,愿毋轻听其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