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离开了时代,就没有儒家 李 路 孔子在一些人的印象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离开了时代,就没有儒家

李  路  

孔子在一些人的印象里是一个“迂腐的老头”。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

恰恰相反,孔子是一个乐天知命、通权达变、与时偕行的智者。诚然,孔子一生历尽磨难,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但这种“坚定”决不是刻板、拘泥和迂腐。

与孔子同时代的鲁国,有一个叫尾生高的人,以守信、热心著称,他守道义但不知变通,结果送了命。传说他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女子没有按时来,尾生高一直在约会处等候。后来,河水暴涨,尾生高不愿失信离开桥下,就抱住桥柱子死守,终于被淹死。史料记载,孔子不喜欢拘泥、固执的尾生高。在《论语》中,孔子还批评过曾参的“愚孝”,也批评过子贡的“谦让而止善”。守信、孝顺、谦让当然好,但不分情况的拘泥与固执就不好,大的原则坚持住,就要“通权达变”和“与时偕行”。

《易经》中有“时中”的说法,也就是在坚持“道义”的前提下“合乎时宜”,还要“随时变通”。孟子认为孔子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评价他为“圣之时者也”,并认为孔子融会贯通,真正做到了“集圣贤之大成”。

孔子及儒家思想之所以上千年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其中一个奥秘就是它有“活的灵魂”,我们认为这种“灵魂”就是其时代精神。

回顾儒学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儒家之兼容并包、与时俱进是其强大生命力的源泉。从唐朝开始,佛教影响已经非常强大,其学说和组织形式具有许多优势。历代儒家从一开始的排斥,最终走上一条借鉴吸收、融合提升的路子,最终形成影响巨大的“心学”,在西方哲学史上被称为“新儒家”。

到了近代,面对西学的强大攻势,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学一败涂地,国人的文化自信荡然无存。一部分儒家学者为了应对西学挑战,兴起了所谓“新新儒家”(也叫“三期儒学”),期望在儒学“花果飘零”后,能够“灵根再植”、“反本开新”。到今天,他们的孜孜之求已经初见成效。

2013年末,习近平同志在孔子故里曲阜考察时说:“对历史文化特别是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其实这正是儒家真义所在。

离开了时代,就没有儒家;离开了生活,就没有儒家;离开了人本身,也没有儒家。新的时代,给了我们新的使命:“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摘编自《齐鲁晚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执着追求与尾声高固执守信性质不同,前者是对理想的坚守,后者是拘泥迂腐。

B. 儒家通过对佛学的借鉴吸收从而融合提升了自身,最终形成“心学”,即“新儒家”。

C. 面对西学挑战,“新新儒家”通过对西学的借鉴吸收从而融合提升自身,以为儒家续命。

D. 文章结尾的引用意在表明:儒学虽为旧学,但在新的时代,其使命就是开拓革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孔子是一个乐天知命、通权达变、与时偕行的智者。然后用史料予以证实,最后指出新时期儒学发展的方向。

B. 本文开篇以澄清人们对孔子的错误印象导入,顺势提出自己的观点:儒家思想之所以上千年生生不息,就是因为它有时代精神。

C. 本文回顾了儒学的兴衰历史,最后以习近平同志对儒学发展的重要指示点明新时期儒学必须走创新之路。

D. 开篇以孔子为例,更具说服力;结尾以习近平同志的指示作结,表明与时俱进的儒学传统符合时代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符合儒家“通权达变”“与时偕行”思想的一项是(     )

A. 当仁不让于师。

B.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C. 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

D. 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授之以手者,权也。

 

1.C 2.D 3.B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C项,“通过对西学的借鉴吸收从而融合提升自身”无中生有。“新新儒家”应对挑战的方法原文没有提及。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A项,对本文观点的概括有误,孔子的事例是举例论证儒家不迂腐保守,而是与时俱进的。B项,观点概括偏颇,有时代精神只是儒家思想生生不息的一个原因,不是全部原因。注意原文“其中一个奥秘”的表述。C项,习近平同志的指示是对所有历史文化而言,并不是只针对儒学发展。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说法不符合儒家“通权达变”“与时偕行”思想的,B项,出自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位哲人说过:“向后看才懂得生活,向前看才能生活”。

读了这句话,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和精神传承,工匠精神为各行各业所必需。一个员工只要恪尽职业操守,就可以具备工匠精神;一个企业只要重视产品的质量提升,就能够打造出自己的企业品牌。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体现创新价值的激励机制,一定能够培育出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①员工能够恪尽职业操守未必就具备工匠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 15 个字。

人如果真有价值,便不会被忽视。一张百圆纸币不管把它弄成什么样子,人们还是希望得到它,就是因为① _______________。当然,有些东西的价值并不在于这件东西的价值本身,也许它本身并没有多大价 值,但它有办法让人觉得它有价值,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②_________,就像同样是块土地,在城市里,寸土寸金;在荒郊野地里,可能分文不值。③ ________,就找到了自己的最大价值。

 

查看答案

下面选项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萨大路上一家手机经销店正在搞让利促销,我过去垂询了一下几款名牌智能手机的价格,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

B. 校园羽毛球冠军争霸赛选手宋老师赛前表示,希望上届冠军孟老师在明天的决赛中能够承让。

C. 昨日,我画院几位老艺术家下乡采风,举行笔会,我也有幸叨陪末座。

D. 老师和我们初中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还惠存着,因为它是我们师生情谊的见证。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经典咏流传》因创意融入时代性和时尚性,众多专家、学者感受到了国家平台的高级水准和创新实力,对传统文化充满了自信。

B. 近日,京东宣布已建成全球首个全流程无人仓,从入库、存储到包装、分拣,京东物流实现全流程、全系统的智能化和无人化。

C. 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D. 自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