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诗歌除外...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自选。

木心说:从前的月光很慢;有点闲,有点懒,在一杯茶里消磨整个黄昏;在半个梦里看星星满天。

朱自清说: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卡尔·霍诺说:生活中的“慢”是一种态度,“快”也是一种态度。

 

感受“慢”生活 在以“数字”和“速度”为衡量指标的今天,少数人仍然保有快乐人生的能力。美国社会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指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历史的新阶段—一个以工作不断地和慢生活不可避免地减少为特点的新阶段。看来,“慢生活”将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将会体验“慢生活”。 “慢生活家”卡尔·霍诺指出,“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当然,工作重要,但闲暇也不能丢。”、“就是因为现在的节奏太快,我们都有点感觉累了,所以才要学着放慢脚步呀,让自己不至于太辛苦。这样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的支点。”‘慢’是‘快’的基础。 你只有习惯‘慢生活,才能够快速准确找到定位,而不会迷失自己,要慢下来(Slow),是因为“快”让人错失了很多美好的事物。 慢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积极的奋斗,是对人生的高度自信。“慢生活”的概念和“乐活”、“环保”等生活概念一道炙手可热。 慢生活概念提出得很早,是由“慢食运动”发展出来的一系列慢生活方式,以提醒生活在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们,慢下来关注心灵、环境以及传统,在工作和生活中适当地放慢速度。慢生活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感. 当从大自然中获得的野趣和闲情逸致离我们越来越远,当过劳死、抑郁症开始笼罩职场阴魂不散。这些都不得不让我们去反思“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快”的生活方式。约翰·列侬曾说:“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调查显示,90%的中国大城市白领因忙碌而处于亚健康状态。对于健康,古代医学之父已有箴言:“阳光、空气、水和运动,这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一针见血地指出:健康的核心就是亲近自然,顺应自然。 中国当代学者林语堂,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化的最佳传承者之一。他崇尚“自由和淡泊”以及“智慧而快乐的生活哲学”。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林语堂写到:“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从他的语言中,我们不难看出,大自然中的草木、土壤对于林语堂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当初林语堂写这本书,目的是想把闲适的东方哲学介绍给当时忙碌的西方人,希望他们能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解脱出来。然而,短短几十年,情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人跳出了快生活的桎梏,而中国人却开始为了账单、房子而忙碌。发展节奏过快,诸多负面问题也初露端倪,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城市化发展太快,城市的房价产生了巨大泡沫;社会进入“汽车化”太快,一些大城市似乎一夜之间就变得拥堵不堪,空气质量受到威胁,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能源的紧张。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本题的材料由三则名人言构成,第一则是木心诗歌《从前慢》中的句子——从前的月光很慢;有点闲,有点懒,在一杯茶里消磨整个黄昏;在半个梦里看星星满天。讲述的是一种慢节奏悠闲的生活态度。第二则是朱自清的名言——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是说时间如流水,会在人民不经意间,匆匆而过。第三则是卡尔•霍诺的名言——生活中的“慢”是一种态度,“快”也是一种态度。是说快慢都是生活的态度,五所谓的好坏之分,由此可见材料的关键点是“快”和“慢”,“快”是珍惜时间,追求效率,积极进取;“慢”是回归自然,关注心灵,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快”和“慢”都是人们生命的一种态度,五所谓的好坏、优劣之分。“快”和“慢”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因时因地因地二产生转化。据此作文时,可以参考以下立意;①“慢”不是偷懒,不是拖延时间,是回归自然,关注心灵,对生活质量的追求;②“快”不是急躁,不是“急”脾气,是珍惜时间,追求效率,积极进取的精神;③“快”与“慢”的辩证。 “快”与“慢”是一对矛盾,又会相互转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综艺亟待优化升级

朱传欣

①几年来,网络综艺市场保持高速增长,腾讯视频、优酷土豆、爱奇艺、芒果TV等视频网站不断加大网络综艺开发力度,网络综艺节目也成为视频平台参与市场竞争、创造经济效益、树立品牌形象的主要利器之一。今天的网络综艺节目已经摆脱昔日小打小闹与粗制滥造,节目数、点击率、投资额、广告费等指标持续攀升,涌现多档引发全民关注、全网热议的“现象级”节目。网络综艺出现问题,确实会对大众和社会产生巨大不良影响。

②全媒体时代下,网络综艺已形成与电视综艺分庭抗礼乃至后来居上之势。相对于传统电视综艺,网络综艺表现出与受众更好的贴近性与连接性。一方面,网络综艺从用户需求出发,逐渐形成了面向细分市场、深耕垂直领域的“小切口”题材类型,从兴趣、情感、习惯等方面与用户发生连接关系,精准匹配用户偏好并及时回应需求;另一方面,凭借互联网即时互动的媒介优势,网络综艺将原本闲置在个体身上的经验、知识、技能等“沉睡资本”激活,大量“素人”在节目中亮相发声,传统观众摇身一变成为分享者甚至创造者。以“95后”“00后”为主的深度网综用户使得求新、求多、求快、求变成为生产者的主要目标,再加上网络综艺与生俱来的高度产业化、市场化特征,使得以视频网站、制作公司为主的创作生产主体片面追求其产品属性和营利目的。在生产与消费共同作用下,网络综艺产业开始面临诸多风险。

③市场的急剧扩容逼迫各大视频网站常年保持旺盛的节目输出,其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骤现。国家广电总局《2017网络原创节目发展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播放量前十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就收割了42%的网综流量,这说明还有大量的制作内容实际上很难进入用户视野,网络综艺面临产能相对过剩、结构失衡的挑战。另外,2017年播放量超过10亿的16档“超级网综”,偶像养成、明星游戏、生活体验等类型占据绝大多数,文化类节目则屈指可数,像《了不起的匠人》《读书人》等文化类网综叫好不叫座,“清流”难成主流。网络综艺节目长期存在过度娱乐化的问题,不少网络综艺节目打“擦边球”,存在低俗、媚俗、价值观混乱的问题,对清朗的网络生态造成负面影响。

④当下,行业主管部门需要不断加大对网络综艺视听内容的管理力度,网络综艺行业需要立足自身特点与优势,在丰富人们娱乐需求的同时,自觉承担更多社会文化责任,积极传播正能量。网络综艺受众大部分是青年人,他们除娱乐需求外,也希望以一种有趣的方式获得知识。某网络综艺辩论受到追捧,很大程度上源于节目在辩题中直面诸如父母养老、职业规划等当代青年生活中的“痛点”,引发广大网友的普遍关注和热烈讨论。

⑤今天,“综艺”的内涵已更加宽泛,未来,前沿信息科技与内容生产传播的结合也许成为网络综艺节目主要的创新方向。网络综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追求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商业价值的多重结合,充分理解和回应“网生代”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更为优质的内容产品。

(选自2018年5月1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层次。

2.目前网络综艺产业面临哪些风险?请简要概括。

3.作者认为应如何优化升级网络综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云端上的鲤鱼溪

朱谷忠

①镇前,是闽北政和县的千年文明古镇,海拔近千米,如同坐落于云端。该镇有一条鲤鱼溪,源自古代,虽经多次战乱、灾荒,却在人们的保护下流淌至今。今年三月,为了搜集溪河生态保护方面的事例,我来到这个云端上的古镇,专门去了鲤鱼溪。

②多少年来,村民们在溪畔耕作,歇息进餐时,总是将饭菜省下一口喂食溪中鲤鱼,人鱼无忤,相亲相乐。村里有个民间传说:有一次,溪中鲤鱼在山洪暴发前夜托梦村民,第二天清晨,当村民转移到高处林间时,果然山洪呼啸而下,全村人因而躲过一场劫难。为报答鲤鱼救命之恩,村民们立碑禁渔,订下保护鲤鱼溪的乡规民约。鲤鱼溪的鱼,包括山上、溪岸的古树,都受到百姓的悉心保护。

③一次,当地污水不慎流入溪中,为救护鲤鱼,家家户户放下手中农活,纷纷下溪,将鱼抱到家中盛在清水缸里,等污水排走再放鱼入溪。

④五年前,镇前村被政和县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村民意识到:这是一次保护生态的绝好时机。于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除了对危房、旧街进行改造和维修,还多方筹措资金,修建堤岸、步道,新植树木、花卉。村民们知道,整治中还要特别注意保护每一棵古树、每一块碑石,因为它们均有各自的来历、故事。

⑤眼下,走在鲤鱼溪旁,触目可见数十座明清时期的闽北特色民居。当地朋友介绍说,这里精心保存的民居“马头墙、雕花窗”,现已成为建筑学家的新宠。而鲤鱼溪畔罗金山上拥有的近万亩生态茶园,更成为鲤鱼溪茶旅的一个新址。放眼望去,罗金山碧绿环抱、嫩芽吐绿,正是采茶时节,人潮涌动。

⑥不用说,一路上最令人心醉的,便是每一处溪湾中悠然游动着的彩色斑斓的大鲤鱼。据说全溪至少有数千尾,它们“闻人声而至,见人形而聚”,温顺如驯。再看四周,山影柔和,树木浓密,房舍田园,光影浮动,充满迷人的色调。

⑦时任政和县委书记廖俊波十分关心鲤鱼溪,他对身边的人员说:“我记得县志记载过,明朝洪武年间,有一姓徐的朝廷命官主事关隶镇(即今镇前镇的前身),顺应地方民情,力倡封山禁林,蓄水养鱼,使关隶镇‘山清水秀’。如今,我们更应让鲤鱼溪水清鱼跃!”随即他去现场逐一察看,又接连走访请教几个老村民,解决了村民反映的鲤鱼溪河道不畅的问题。

⑧此后,政府出资,村民出力,上下同心,填沙滤水、清浚河道……村民都自发投入到对绿水青山的保护与建设中。值得一提的是,镇前镇有一批退休干部,不但积极建言献策,而且不畏辛劳,四处奔走,先后筹资三百多万元建设“鲤鱼溪公园”。

⑨鲤鱼溪上,还先后出现三座由村民筹建的廊桥——犀龙廊桥、长青桥、福缘桥,这引起我极大的兴趣。一座云端上的村庄能够饱受水的滋养,不多见;一段溪流能够同时坐拥三座廊桥的秀色,更少见。倘若了解到这三座廊桥都是由村民自己筹建的,那就更叫人折服。

⑩原来,改革开放以后,当地村民纷纷外出打拼,一些人如鲤鱼跃龙门般成了企业家。他们不忘家乡建设,“乡亲一声呼,千里齐应诺”,不但慷慨出资修葺基础设施,还在建桥之前,组团外出考察名桥,博纳众长,精心设计。由此,鲤鱼溪上横跨起三座漂亮而具有纪念意义的廊桥。

闽北大地,绿水青山,云端上的鯉魚溪蜿蜓流向远方。

(选自2018年05月0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文中“镇前镇”的特点。

2.文章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请赏析第⑥段划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4.本文写了鲤鱼溪的保护与发展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丰富意蕴。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

(2)皇览揆余初度分,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4)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6)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7)________________,能克终者盖寡。(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8)子曰:后生可畏,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第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

晏殊

帘幕风轻双语燕。午醉醒来,柳絮飞撩乱。心事一春犹未见。余花落尽青苔院。

百尺朱楼闲倚遍。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消息未知归早晚。斜阳只送平波远。

1.根据词的上片,概括主人公惆怅幽怨的原因。

2.结合下片,简要赏析结句“斜阳只送平波远”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封君传

归有光

①周封君者,广东按察司副使周美济叔之父也。其先海虞人,后徒昆山之茆泾。

②济叔少时,封君口授以书。比数岁,遣从师学。暮归,辄燃膏,令从旁读诵,夜分乃寝,率以为常。及济叔入郡学,念已自能进取,遂不复闻。日取医卜,地理、星命书观之,尤精小儿痘疹,决死生,晷到不。晨起,焚香拜神。忌日祭祀,皆感伤悲泣。其为人诚朴,子贵,犹淡食布衣,与人谆谆皆平生语,人尤以是敬之。自推命数,年七十九。适生日值其所生年甲子,喜曰:吾当增寿一纪,可得八十九。至期,设祭祠诀祖考,无疾而终。

③初,济叔为尚书秋官郎,封君就养在京师。秩满受封,父子相随奉天门谢恩,观者叹息。内侍入禁苑,徧观玉堂、神明、渐台、泰液之胜,饷以内珍,曰:“封君谢恩者盖少,况年逾八十,健爽如此者乎!”按送出长安门而别。及济叔出佥湖宪,封君尚随居蕲、黄间也。比徙蜀藩,送至长桥,曰:“吾老矣,不能从儿行也,旦暮迟汝归耳。”济叔至官,奉敕督理黄籍。邅迥二载,及海南命下,即上归养,下陇坻,倍道行。至家逾月,而封君殁。

④归子曰:济叔尝为余言,在蜀时,行所部,经邛郲九折阪,又登峩眉山,云霞飞涌其下,下视东吴,何啻万里。诗有之:“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夙夜无已”,“犹来无止”。余论周封君事,盖伤人子之志云。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节)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遂不复阅         省:检查

B. 晷刻不           爽:差错

C. 内侍入禁苑       引:延请

D. 行所部           按:追究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子: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组成了干支纪元法。除了用于纪日,还可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B. 祖考:“考”是对已过世的父母亲的尊称,文中的“祖考”,是周封君对已过世的父祖之辈的称呼。

C. 秩满:“秩”是指古代朝廷官员的俸禄,“秩满”即官员任职期满。官员秩满,朝廷会对其进行考核,以定其升降。

D. 疏:是朝廷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疏、章、奏、议、表都是奏章,其名称不同,功能也不同。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暮归,辄燃膏,令从旁读诵,夜分乃寝。

(2)其为人诚朴,子贵,犹淡食布衣。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根据第②段,概括周封君具有哪些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