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云端上的鲤鱼溪 朱谷忠 ①镇前,是闽北政和县的千...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云端上的鲤鱼溪

朱谷忠

①镇前,是闽北政和县的千年文明古镇,海拔近千米,如同坐落于云端。该镇有一条鲤鱼溪,源自古代,虽经多次战乱、灾荒,却在人们的保护下流淌至今。今年三月,为了搜集溪河生态保护方面的事例,我来到这个云端上的古镇,专门去了鲤鱼溪。

②多少年来,村民们在溪畔耕作,歇息进餐时,总是将饭菜省下一口喂食溪中鲤鱼,人鱼无忤,相亲相乐。村里有个民间传说:有一次,溪中鲤鱼在山洪暴发前夜托梦村民,第二天清晨,当村民转移到高处林间时,果然山洪呼啸而下,全村人因而躲过一场劫难。为报答鲤鱼救命之恩,村民们立碑禁渔,订下保护鲤鱼溪的乡规民约。鲤鱼溪的鱼,包括山上、溪岸的古树,都受到百姓的悉心保护。

③一次,当地污水不慎流入溪中,为救护鲤鱼,家家户户放下手中农活,纷纷下溪,将鱼抱到家中盛在清水缸里,等污水排走再放鱼入溪。

④五年前,镇前村被政和县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村民意识到:这是一次保护生态的绝好时机。于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除了对危房、旧街进行改造和维修,还多方筹措资金,修建堤岸、步道,新植树木、花卉。村民们知道,整治中还要特别注意保护每一棵古树、每一块碑石,因为它们均有各自的来历、故事。

⑤眼下,走在鲤鱼溪旁,触目可见数十座明清时期的闽北特色民居。当地朋友介绍说,这里精心保存的民居“马头墙、雕花窗”,现已成为建筑学家的新宠。而鲤鱼溪畔罗金山上拥有的近万亩生态茶园,更成为鲤鱼溪茶旅的一个新址。放眼望去,罗金山碧绿环抱、嫩芽吐绿,正是采茶时节,人潮涌动。

⑥不用说,一路上最令人心醉的,便是每一处溪湾中悠然游动着的彩色斑斓的大鲤鱼。据说全溪至少有数千尾,它们“闻人声而至,见人形而聚”,温顺如驯。再看四周,山影柔和,树木浓密,房舍田园,光影浮动,充满迷人的色调。

⑦时任政和县委书记廖俊波十分关心鲤鱼溪,他对身边的人员说:“我记得县志记载过,明朝洪武年间,有一姓徐的朝廷命官主事关隶镇(即今镇前镇的前身),顺应地方民情,力倡封山禁林,蓄水养鱼,使关隶镇‘山清水秀’。如今,我们更应让鲤鱼溪水清鱼跃!”随即他去现场逐一察看,又接连走访请教几个老村民,解决了村民反映的鲤鱼溪河道不畅的问题。

⑧此后,政府出资,村民出力,上下同心,填沙滤水、清浚河道……村民都自发投入到对绿水青山的保护与建设中。值得一提的是,镇前镇有一批退休干部,不但积极建言献策,而且不畏辛劳,四处奔走,先后筹资三百多万元建设“鲤鱼溪公园”。

⑨鲤鱼溪上,还先后出现三座由村民筹建的廊桥——犀龙廊桥、长青桥、福缘桥,这引起我极大的兴趣。一座云端上的村庄能够饱受水的滋养,不多见;一段溪流能够同时坐拥三座廊桥的秀色,更少见。倘若了解到这三座廊桥都是由村民自己筹建的,那就更叫人折服。

⑩原来,改革开放以后,当地村民纷纷外出打拼,一些人如鲤鱼跃龙门般成了企业家。他们不忘家乡建设,“乡亲一声呼,千里齐应诺”,不但慷慨出资修葺基础设施,还在建桥之前,组团外出考察名桥,博纳众长,精心设计。由此,鲤鱼溪上横跨起三座漂亮而具有纪念意义的廊桥。

闽北大地,绿水青山,云端上的鯉魚溪蜿蜓流向远方。

(选自2018年05月0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文中“镇前镇”的特点。

2.文章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请赏析第⑥段划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4.本文写了鲤鱼溪的保护与发展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丰富意蕴。

 

1.①海拔高,如坐云端;②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③风景优美,人与自然和谐;④村民重乡情,知感恩。 2.①写镇前村民省饭菜喂鱼与鱼托梦救人的故事,表明人与鱼互有恩情;②使文章充满浪漫色彩,增强阅读吸引力;③照应上文“千年古镇”的内容;④揭示第⑥段人、鱼相亲的原因,为下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旨作铺垫。 3.①选取典型景物,由近及远,生动表现镇前村的和谐美丽;②比拟,把鲤鱼拟作驯养的温顺宠物,表现人鱼相亲的融洽;③衬托,以鱼动、光影浮动衬托镇前村的宁静;④句式整齐,语言含蓄,表现了作者对镇前村的喜爱、赞美。 4.①写鲤鱼溪的历史和现在:表现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是长久生存之道;②写村民千百年来保护鲤鱼溪:表现对知恩图报传统美德的赞美;③写古今官员重视鲤鱼溪的发展:表现对重视人文自然的传承保护的赞扬;④写村民自发团结保护鲤鱼溪建设镇前村:表现对淳朴民风的赞美;⑤官民上下一心共同发展鲤鱼溪:表现对官民鱼水情的赞扬。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是“请简要概括文中‘镇前镇’的特点”,是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作品形象特点能力。通读文章,可以从文章中筛选出“海拔近千米,如同坐落于云端”“该镇有一条鲤鱼溪,源自古代,虽经多次战乱、灾荒,却在人们的保护下流淌至今”“多少年来,村民们在溪畔耕作,歇息进餐时,总是将饭菜省下一口喂食溪中鲤鱼,人鱼无忤,相亲相乐”“有一次,溪中鲤鱼在山洪暴发前夜托梦村民,第二天清晨,当村民转移到高处林间时,果然山洪呼啸而下,全村人因而躲过一场劫难。为报答鲤鱼救命之恩,村民们立碑禁渔,订下保护鲤鱼溪的乡规民约。鲤鱼溪的鱼,包括山上、溪岸的古树,都受到百姓的悉心保护”“为救护鲤鱼,家家户户放下手中农活,纷纷下溪,将鱼抱到家中盛在清水缸里,等污水排走再放鱼入溪”“山影柔和,树木浓密,房舍田园,光影浮动,充满迷人的色调”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概括文中“镇前镇”的特点。 2.试题分析:题干是“章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是考查学生把握文章重要段落作用能力。文章段落作用,根据段落的位置,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把握。本题也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答。答题前首先仔细阅读文章,文章第二段写镇前村民省饭菜喂鱼与鱼托梦救人的神话故事,表明人与鱼互有恩情,鱼托梦救人的神话故事使文章充满浪漫色彩,增强阅读吸引力。还有照应了上文第①“镇前,是闽北政和县的千年文明古镇”,同时为下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旨作铺垫。也揭示第⑥段人、鱼相亲的原因。 3.试题分析:题干是|“请赏析第⑥段划线句子的表达特色”,是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能力。赏析句子,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手法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句子是运用该表达技巧的,最后指出句子运用该手法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抒发了什么情感。本题,划线句子“它们‘闻人声而至,见人形而聚’,温顺如驯。再看四周,山影柔和,树木浓密,房舍田园,光影浮动,充满迷人的色调”句式上采用整句,运用了比拟衬托修辞手法选取典型景物,由近及远描写了镇前村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镇前村的喜爱、赞美。答题时,从这些方面进行赏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

(2)皇览揆余初度分,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4)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6)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7)________________,能克终者盖寡。(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8)子曰:后生可畏,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第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

晏殊

帘幕风轻双语燕。午醉醒来,柳絮飞撩乱。心事一春犹未见。余花落尽青苔院。

百尺朱楼闲倚遍。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消息未知归早晚。斜阳只送平波远。

1.根据词的上片,概括主人公惆怅幽怨的原因。

2.结合下片,简要赏析结句“斜阳只送平波远”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封君传

归有光

①周封君者,广东按察司副使周美济叔之父也。其先海虞人,后徒昆山之茆泾。

②济叔少时,封君口授以书。比数岁,遣从师学。暮归,辄燃膏,令从旁读诵,夜分乃寝,率以为常。及济叔入郡学,念已自能进取,遂不复闻。日取医卜,地理、星命书观之,尤精小儿痘疹,决死生,晷到不。晨起,焚香拜神。忌日祭祀,皆感伤悲泣。其为人诚朴,子贵,犹淡食布衣,与人谆谆皆平生语,人尤以是敬之。自推命数,年七十九。适生日值其所生年甲子,喜曰:吾当增寿一纪,可得八十九。至期,设祭祠诀祖考,无疾而终。

③初,济叔为尚书秋官郎,封君就养在京师。秩满受封,父子相随奉天门谢恩,观者叹息。内侍入禁苑,徧观玉堂、神明、渐台、泰液之胜,饷以内珍,曰:“封君谢恩者盖少,况年逾八十,健爽如此者乎!”按送出长安门而别。及济叔出佥湖宪,封君尚随居蕲、黄间也。比徙蜀藩,送至长桥,曰:“吾老矣,不能从儿行也,旦暮迟汝归耳。”济叔至官,奉敕督理黄籍。邅迥二载,及海南命下,即上归养,下陇坻,倍道行。至家逾月,而封君殁。

④归子曰:济叔尝为余言,在蜀时,行所部,经邛郲九折阪,又登峩眉山,云霞飞涌其下,下视东吴,何啻万里。诗有之:“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夙夜无已”,“犹来无止”。余论周封君事,盖伤人子之志云。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节)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遂不复阅         省:检查

B. 晷刻不           爽:差错

C. 内侍入禁苑       引:延请

D. 行所部           按:追究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子: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组成了干支纪元法。除了用于纪日,还可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B. 祖考:“考”是对已过世的父母亲的尊称,文中的“祖考”,是周封君对已过世的父祖之辈的称呼。

C. 秩满:“秩”是指古代朝廷官员的俸禄,“秩满”即官员任职期满。官员秩满,朝廷会对其进行考核,以定其升降。

D. 疏:是朝廷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疏、章、奏、议、表都是奏章,其名称不同,功能也不同。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暮归,辄燃膏,令从旁读诵,夜分乃寝。

(2)其为人诚朴,子贵,犹淡食布衣。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根据第②段,概括周封君具有哪些特点。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学习就是模仿,                              。所以从教育观点看,我们主张维持一般人所认为过时的英雄崇拜。

①英雄(或叫他“圣贤”、“豪杰”)是学做人的好模型

②因为他是最擅长模仿的动物

③人是最擅长学习的动物

④所谓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⑤模仿必有模型,模型的美丑注定模仿品的好丑

A. ③②⑤④①    B. ③②①④⑤

C. ⑤①④③②    D. ⑤①③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孟子和墨子都有反战爱民的主张,《孟子》中用“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等句子控诉侵略者发动侵略战争、大规模杀人的罪行。

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C. “赋、比、兴”是《诗经》的艺术手法。《氓》采用“比”的手法,将主人公相识、相恋和嫁娶的过程与后来男子“二三其德”对比,把女子怨恨之情表达得跌宕起伏。

D. 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的重要内容和表现手段,《雷雨》第二幕是鲁侍萍和周朴园相认的一场戏,通过两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了周朴园的自私虚伪,鲁侍萍的善良刚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