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我国版图内,有数不胜数的独特的自然风光, ① 造就了众多独具地域特色的生存空间。 ② ,最北部的黑龙江省,面积47.3万平方千米,冬季寒冷, ③ 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四十多摄氏度,霜冻期 ④ 长达七个多月。上个世纪50年代之前,那里是我国人口最为稀少的地区之一,被称为北大荒。 ⑤ ,就是在这片北国荒原上, ⑥ 流传着很多传奇故事和神秘现象。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于是 | 此间 | 虽然 | 就 | 可是 | 所以 |
B | 因而 | 那么 | 不但 | 或许 | 同时 | 但也 |
C | 甚至 | 何况 | 既然 | 竟 | 即便 | 何况 |
D | 也因此 | 其中 | 不仅 | 更是 | 然而 | 却 |
A. A B. B C. C D.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张老师本着以少教多学、提高质量为原则,课堂上首次运用“读写导学”教学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B.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中华大地正在兴起新的创业创新热潮。
C. 专家认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中求进”策略,不仅对全球是重要贡献,而且对中国也有利。
D. 在5年拉锯战之后,叙利亚政府军控制阿勒颇意味着叙利亚内战迎来重大转机,政治解决的条件逐步实现。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往往能使人平添跨过坎坷的勇气,给人以现实的启迪,让人顿悟生活的哲理。
②载有巴西足球队员的飞机在哥伦比亚坠毁,72人罹难,噩耗传来,不少亲人在电视机旁就已长歌当哭。
③对国家而言,书香氤氲,国民儒雅,则兴旺发达;对个人来说,腹有诗书,博闻强记,则受益终身。
④内地的援藏干部表示,我们一定会对藏区人民鼎力相助,让藏族同胞早日脱贫,圆
满完成援藏任务。
⑤多位受访的返乡成功人士表示,希望能在引进项目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在家乡建设中无所不为。
⑥有的领导高高在上,做点分内之事,便觉得劳苦功高,而对下属和群众却摆出一派“官
老爷”的架势。
A. ②③⑥ B. ③④⑤ C. ①③⑥ D. ④⑤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离骚》诗中,表现屈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至死斗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写游人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乘着小舟,在广阔旷远的江面上,随波漂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古体诗,完成小题。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谢灵运
昏旦变气候,山水舍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①,试用此道推。
(注)①摄生客:探求养生之道的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起首两句中“变”“含”两字,化虚为实,写出了气候景象、山光水色的奇特,看似平常,却蕴含博大丰富。
B. “出谷”两句承上启下,点明了游览是一整天,与首句“昏旦”呼应;同时又暗中为下文写傍晚湖景过渡。
C. “林壑”以下四句,描绘出一幅天光湖色辉映的湖上晚归图,进一步渲染出清晖娱人、游子憺然忘归的意兴。
D. 全诗紧扣题目“湖中”两字,叙写了一天的行踪和景象,尽管时空跨度很大,但因虚实详略得宜,写得次第井然。
E. 全诗寓情于景,景中含情。诗人“愉悦”之情,洋溢在“清晖”“林壑”“蒲稗”这些脉脉含情的景物所组成的意象之中。
2.诗歌的最后四句写诗人出游之后的感悟。这种感悟与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所抒发的感悟有怎样的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大司徒禹第六子也。少有大志,不好文学,禹常非之。显宗即位,初以为郎中。训乐施下士,士大夫多归之。
永平中,理虖沱、石臼河,从都虑至羊肠仓,欲令通漕。太原吏人苦役,连年无成,转运所经三百八十九隘,前后没溺死者不可胜算。建初三年,拜训谒者,使监领其事。训考量隐括,知大功难立,具以上言。肃宗从之,遂罢其役,更用驴辇,岁省费亿万计,全活徒士数千人。
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时迷吾子迷唐,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氏胡。训拥卫稽故,令不得战。议者成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训曰:“不然。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遂令开城及所居园门,悉驱群胡妻子内之,严兵守卫。羌掠无所得,又不敢逼诸胡,因即解去。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
羌胡俗耻病死,每病临困,辄以刃自刺。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迷唐伯父号吾乃将其母及种人八百户,自塞外来降。
永元二年,大将军窦宪将兵镇武威,宪以训晓羌胡方略,上求俱行。训初厚于马氏,不为诸窦所亲,及宪诛,故不离其祸。
四年冬,病卒官,时年五十三。吏人羌胡爱惜,旦夕临者日数千人。羌俗父母死,耻悲泣,皆骑马歌呼。至闻训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又刺杀其犬马牛羊,曰:“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遂家家为训立祠,每有疾病,辄此请祷求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拜训谒者 拜:授予官职 B. 更用驴辇 更:改换
C. 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 原:原来 D. 悉驱群胡妻子内之 内:通“纳”,接纳
2.对文中加粗部分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
B. 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
C. 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
D. 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邓训恩施异族,深受爱戴。羌胡人生病时,邓训找来医生为其治病,羌胡之人非常感动,前来归顺;邓训死后羌人为之立祠。
B. 邓训必系百姓,治理有方。肃宗任命邓训为谒者,派他监理漕运,邓训知道这件事难以成功,上报皇上,肃宗听从他的意见停止了漕运,因此保全和救活了服役的几千人。
C. 邓训深明大义,以德立信。羌入迷吾的儿子迷唐为父报仇心切,欲胁迫小月氏胡人一起攻打邓训,在这关键时刻,邓训力排众议,下令打开城门并敞开家门,放胡人进城,派重兵保护。
D. 邓训少有远志,礼贤下士。邓训是东汉官员邓禹的六儿子,他年轻时有远大志向,但他不喜欢文学,父亲并不责怪;邓训喜欢施恩于人,士大夫大多归依他的门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
(2)训初厚于马氏,不为诸窦所亲,及宪诛,故不离其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