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三年出形象,五年成气候,再造一个新城区,为市长翻云覆雨的魄力感到惊讶之时,却突然传来他因城区改造而落马的消息。
B. 警察通过在作案现场留下的一把剪刀,结合附近的草丛山岗上留下的蛛丝马迹,断定犯罪分子的身份特征,终于在两百千米外的一辆出租车上将其抓获。
C. 最近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地方性法规,将房价的年上涨率控制在10%左右,媒体认为这一政策更使房价上涨合法化,让更多急于买房的人产生无所事事的茫然。
D. 图书市场上鱼龙混杂的出版物未遭到彻底打击,而出版社又有经营利润的压力,一般只能选择多出书,因而使少儿图书质量下滑。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放涎 俨然 驯熟 沸返盈天 B. 谬种 错勘 山鹬 不经之谈
C. 窈陷 湮没 榫头 鳏寡孤独 D. 偏僻 桌帏 罪愆 望帝啼鹃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 敕造(chì) 拗不过(niù) 蟊贼(máo) 残羹冷炙(zhì)
B. 惫懒(bèi) 不更事(gēng) 蹙缩(cù) 苌弘化碧(cháng)
C. 恓惶(qī) 罥烟眉(juàn) 便宜(bìan) 前合后偃(yǎn)
D. 畏葸(xǐ) 汗涔涔(cén) 新正(zhēng) 战功赫赫(hè)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①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②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③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④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⑤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 ,“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⑥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⑦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⑧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玉宝生,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l岛五,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⑨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⑩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其中能否将“捧”“挂”分别改为“拿着”“展览”?说说你的理由。
2.作者在述“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先谈“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3.文中第⑧自然段划线的“大宅子”“鸦片”各比喻什么?
4.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作用各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问题:这首词上片着眼于(________),下片着眼于雨后,表现了词人(__________)。
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________,________。(李自《蜀道难》)
(2)________,_________,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_________,_________。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