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沈文桢传 汪道昆 沈文桢,字时干,四明人也。文桢始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沈文桢传

汪道昆

沈文桢,字时干,四明人也。文桢始生而孤,大母及母党皆贵人,岁时多厚费,于是减父之产,用不饶。叔父死无后,从兄为叔父后,亦亡,文桢与孤子美同居。关尊文桢甚。文桢则以两孤母相厄也,出游避之。

时宗人沈应奇,守中书,尝受书法,工署书。乃舍业为游资,从应奇游阙下,居三年。资尽,无所成名。文桢太息日:"丈夫不为名高,则为厚利,安能郁郁坐困乎哉?"遂持母钱三百緡,就钱塘酒舍,酿酤市中。文桢固酒豪,愈益喜客,客至或不问酒钱。酤三年,母钱尽。乃持百緡,具大艘,召徒属出海而渔,余悉无获,钱又尽。则又市鱼海上,货渐以东。其年鲜大饶.会雨久,鲜乃败。载之山县,货菽粟竹木器以归,于是母钱毕空。坐而家食,从子美稍稍折节,无违言。

文桢遇美欢甚,时急美之困。居尝钓芙蓉江上,得鱼辄沽酒。文桢有子明臣,年少耳,醉辄摩明臣顶,笑日:“孺子在,吾何患贫?”旦日出鱼,饮如故。归则闭户,督明臣读书,其后明臣籍上有司。会文桢病,明臣请留侍卧起,无行。文桢执明臣手泣日:“吾家七世阜昌,至而翁始废业。而其执经术以往,庶几无堕先人行矣。”明日,强明臣就道,文桢竞以疾告终。明臣数奇,卒业博士。

汪道昆日:“予善明臣,故得闻若翁质行甚具。翁故千金子,少年轻,富貴若将搬之。及其游不得志而归,业酤酤败,业渔渔败,既而市鱼又败,因甚矣。卒之以钓为事,而自托于酒人,何拓落也?顾犹任放自若,其亦自负不羁都耶?至于避怨出游,终能以怨为德,盖长者矣。”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用不饶  赍:钱财    B. 从兄为叔父后,亦亡     寻:不久

C. 尽    且:将    D. 明臣请留侍卧起,无行   幸:侥幸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叔父和堂兄相继去世后,沈文桢和侄儿沈美同住,因家人相处不和,出游京城。

B. 沈文桢试过酿酒卖酒、出海捕鱼和贩卖海鲜,但皆因种种原因以失败而告终。

C. 作者认为沈文桢虽仕途失意,行商失败,身处困顿,仍能任放自若是豁达之人。

D. 年轻骄纵导致沈文桢仕途、商场屡屡失败,而失败让他懂得了谦恭有礼以德报怨。

3.沈文桢行商为何没有成功?请简要概括。

4.把上面两段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2)其年鲜大饶,会雨久,鲜乃败。

(3)而其执经术以往,庶几无堕先人行矣。

 

1.D 2.D 3.无在商言商的观念;不熟悉所经营的行业:没把握住商机。 4.(1) 做大事不必顾及细节,行大礼不必计较细小的礼让。 (2) 那年海鲜大丰收,恰巧下雨下了很久,海鲜就坏掉(变质)了。 (3) 你还是凭自己的学识前去(赴任),希望不要坠毁先人的德行啊。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实词的意思和用法。D项,“幸”:希望。 2.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D项,“年轻骄纵”说法错误。 3.试题分析:题干是“沈文桢行商为何没有成功?请简要概括。”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找到有效的答题,再简要概括沈文桢行商没有成功的原因。“文桢固酒豪,愈益喜客,客至或不问酒钱。”可见她没有在商言商的观念,不赚钱还赔钱。“持百緡,具大艘,召徒属出海而渔,余悉无获,钱又尽。则又市鱼海上,货渐以东。其年鲜大饶,会雨久,鲜乃败。载之山县,货菽粟竹木器以归。”从这些失败的经商事情上,可以看出他不熟悉所经营的行业,把握不住商机。本题可分三点概括答案。 4.试题分析:题干是“把上面两段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大行”:“做大事”;“顾”:“顾及”;“细谨”:“细节”;“辞”:“计较”。第二句关键点:“其”:“那”;“饶”:“大丰收”;“会”:“恰巧”;“败”:“变质”。第三句关键点:“而”:“你”;“其”:“还是”;“庶几”:“希望”;“堕”:“毁坏,使……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日:“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日:“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日:“大王来何操?”日:“我持白壁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日:“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疆,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邱山下,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日:“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至军中。张良入谢,日;“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壁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五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日:“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日:“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怒,不敢献  会:适逢    B. 四十里         去:距离

C. 芷阳间行     道:取道    D. 沛公已去,至军中  间:空隙

2.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大王来何操    B. 沛公安在

C. 君何以知燕王    D. 乃设九宾礼于廷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可见此时的项王对沛公是严格防范的,害怕他逃跑。

B. 范增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计谋一一破产而恼怒。

C. “鸿门宴”上,张良樊哙与范增斗智斗勇,在整个事件的演变过程中,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D. 刘邦深通人情世故,能屈能伸富有远见,回到军营后,立刻诛杀曹无伤,说明他办事果断。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家在乌镇,后园的门一开,便望见高高的寿胜塔。                              。而偏僻的古镇,虽也颇为富庶,颇能制造谣言和奇闻,毕竟百年孤寂,自生自灭。

①小得很,其声卜卜然,乡人称之为“火轮船”

②江南杭嘉湖一带,多的是这样的水乡古镇

③每闻轮船的汽笛悠然长鸣,镇上的人个个憧憬外省外市的繁华风光

④方围甚大,人丁兴旺,然而没有公路

⑤更谈不上铁道,与通都大邑接触,唯有轮船

A. ②③⑤①④    B. ②④⑤①③    C. ④⑤①③②    D. ③④⑤①②

 

查看答案

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写序号)(3分)

现出庐山真面目        留住秋水旧丰神

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

常向秋山寻妙句        又驱春色入毫端

天涯雁寄回文锦       水国鱼传尺素书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据传为存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合称“春秋三传”。

B.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渊源于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主要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辩》《天问》,宋玉的《九歌》等。

C. 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与老子同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D. 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王教授是唐诗研究行家,他对李白诗风的论述非常透彻真是抛砖引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B. 志愿者为留守儿童们送礼物。小萌领到礼物非常高兴,她说:“谢谢叔叔阿姨,礼物我笑纳了。”

C. 本报强烈呼吁大家踊跃投稿,不管名流大家还是文坛新人,我们都一 视同仁,唯以质量为准。

D. 令爱出身书香门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此大家闺秀,博通之人,当是小女学习的榜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