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孔子) (2)独善其...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孔子)

(2)独善其身者,难成大事。(庄子)

(3)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

(4)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刘蓉)

(5)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壮丹开。(袁枚)

(6)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电影台词)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苔花小,绽放无问西东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近来袁枚和苔花一块红火起来。谁说苔花小,就不能有开花的初心?只要爱世界,爱人间,有开花的能力,绽放的权利,那么任何人都会奉上祝福、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西南联大的学子们原来是要安静读书的,日本人的轰炸不允许他们静坐于一张平静的书桌前,于是人命如苔如芥,随意蹂躏之时,一千多个学生投笔从戎,以智慧和血肉之躯参战。爱国家,国难当头做一名爱国志士应该做的事,听从自己的内心,无问西东。 如今和平年代虽然不比战乱期间人命如苔,但在强大的世事面前,个人依然是渺小的存在。安安静静的社会一分子,很多终其一生不过满足“食色”二字。甚至连苏轼这样的大文豪也哀叹:况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百分之八十的世情决定权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牡丹”手里,作为苔花般的小人物,也学牡丹开是会遭到嘲笑的。 但牡丹是命,苔花也是命,生物学意义上的高低贵贱都一样。就像简爱直视着罗切斯特先生说过的那样:你以为我丑,贫穷就不懂什么是爱情了吗?如果上帝赋予我美貌我也会让你离不开我就像我现在离不开你。当我们穿越坟墓站在上帝面前的时候,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 这话多么好,牡丹有牡丹的富丽堂皇,苔花也有苔花的清雅自在。君不见地产大鳄一亿一个小目标获得奋斗的快乐,工薪阶层努力工作拿到年终奖慰藉自己和家人也很快乐;于丹一年讲座讲课几千万观众几千万出场费很快乐,普通教师三尺讲台两袖清风一屋子爱徒教书育人也自得其乐。只要爱己所爱,行己所行,忠于内心,那么进亦乐退亦乐,无问西东。 因为所有人的生命尽头都是虚无的,漫漫生命路在宇宙的时间轴里连惊鸿一瞥的比例都达不到,我们站在宏观的宇宙时空回过头来审视自己,苔花,牡丹,人类只有种类的生命差异,没有大小长短之分。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那么小小苔花,请你载欣载奔地开吧,和霭霭停云一起,八表同乐。我要斟一杯酒坐在你的身旁,看你绽放,不问西东。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要根据题目要求确立正确的立意,首先需要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孟子的“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意思是“穷困时不失去道德,显达了不能背离做人的原则。”这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所要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所提倡的“不失本心”。庄子的“独善其身者,难成大事。”意思是“人不能围于自己的狭小天地,否则难成大事。”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历史和国家给了我们新的使命,我们必须要有大格局、大情怀、大担当。杜荀鹤的“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选自他的一首小诗《小松》表达的是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就要自信、自强,有追求,不畏世俗的眼光,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守得云开见日来。刘蓉的“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强调的是“人要做大事,就要先从小事做起。”这与老子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要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袁枚的“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四句出自他的小诗《苔》,表达的是“自信、自强、有追求、耐得住寂寞和孤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个体的珍贵。”选自电影《无问西东》台词的“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强调的是坚守本心、勇于担当”,“本心”就是“真心、真意、真挚、正义、无畏、同情、善意”。理解了意思后进行整合立意,大体有以下几种立意的角度: (1)1和6组合,立意为:坚守本心/坚守道义。 (2)2和6组合,立意为:勇于担当/有家国情怀。 (3)3和5组合,立意为:自信、自强/有理想,有追求/实现自己的价值,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独。 (4)3和6组合,立意为:听从本心,不受外部环境的干扰。 (5)5和6组合,立意为:个体的珍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 (6)345组合,立意为:要实现理想与追求,要从小事做起。 (7)356组合,立意为:虽然出身不同,资质不同,但都可听从己心,无问西东。 (8)1和2组合,立意为:既坚守道义,又不独善其身(有家国情怀,有社会责任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省基础测绘发展规划”的构思框架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正文,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从报纸上拜读了贵公司招聘人才的广告,惠顾了贵公司的网站,得知了招聘工程人员的消息,我决定应聘。我是四川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的莘莘学子,被称为“天之骄子”,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先惠赠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请尽快与我洽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曾经在成都最为大众化的茶馆,也有百姓自发的写诗的热情。有好事者将自己写好的诗拿到茶馆里张贴,第二天再去一看,应对者已经如云。和诗者,在茶馆里彼此打擂台。茶客们,则在观看中肆意地评点优劣。诗让人们________,再没有哪里可以找到如成都茶馆里这样对诗的热闹场景了,想象那劲头赶得上《红楼梦》大观园里的赛诗会吧。

一座平民化的城市,才能够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让诗和自己_______。而一座有诗的传统的城市,才能够花开一般,处处都可以绽放出诗来。

成都的诗的传统,(①)。如果当年杜甫没有来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了一间草堂,那也许就_______了,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飞落在哪里,哪里就生根发芽。诗的传统,(②)。它靠的不是________,而是长久岁月的积淀和打磨,才化为了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如今,草堂的杜公祠前还悬挂着何绍基题写的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安史之乱后,杜甫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浣花溪旁搭建一间茅草屋,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草堂,写下《堂成》一诗,其中一联:“暂止飞鸟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③)。才有了以后我们见到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些“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划之痕”的诗句。 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创造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创造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悠闲自得    平分秋色   另眼相看   晨钟暮鼓

B. 自得其乐    平起平坐   另当别论   一朝一夕

C. 悠闲自得    平起平坐   另眼相看   晨钟暮鼓

D. 自得其乐    平分秋色   另当别论   一朝一夕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衍生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衍生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

B. 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领神会。

C. 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

D. 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衍生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衍生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领神会。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①要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  ②其实就是一种有底蕴的文化  ③道出了草堂建成前的情景和心情。

B. ①要得益于杜甫  ②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底蕴  ③道出了草堂建成后的情景和心情。

C. ①要得益于杜甫的草堂  ②其实就是一种有底蕴的文化  ③道出了草堂建成时的情景和心情。

D. ①要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  ②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底蕴  ③道出了草堂建成时的情景和心情。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渑池之会”后,廉颇认为自己有攻城野战的大功,“________________”,却位居自己之上,心有不甘,宣称要羞辱相如。而蔺相如却退让回避,他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2)《逍遥游》中,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最后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疑问,斥鴳也以自己的飞行嘲笑大鹏,发出“________________”的疑问。

(3)《行路难(其一)》中,作者正面描写行路之难:既有“________________”的担忧,又有雪满太行山的艰难,但作者却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最终迎来“_________________”的未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念奴娇 春情

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注:①这首词作于诗人南渡之前,丈夫赵明诚出仕在外。②寒食:节令名,清明节前一天。③扶头酒:容易饮醉的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开头三句写词人所处的环境,景象萧条,给人以寂寞幽深之感,兼以细雨斜风,则心境之凄苦,更觉怆然。

B. 柳和花用“宠”“娇”来修饰,运用拟人手法,垂柳繁花,犹得天宠,备受人爱,表达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关心。

C. 风雨之夕,词人饮酒赋诗,借以排遣愁绪,诗成酒醒之后,心境发生变化,一扫前愁,别有一番悠闲的欣喜。

D. 下片写词人枯坐愁闷,恹恹入睡了又感罗衾不耐春寒,渐渐从梦中惊醒,辗转难眠的忧愁和凄然溢于言表。

2.词中蕴含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