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称谓语虽然只有几个字,但用得是否恰当,不但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而且会影响交际的顺利与否。
B. 科学追求真实、和谐与完美,我们在阅读科普文章时,也要注意审美鉴赏,感受科学思维及其语言表达的特殊美感。
C. 有些恒星可能被数百万个没有生物的由岩石构成的小星球所包围,这些小星球是在它们演化的某个初级阶段冻结而成的行星系。
D. 从以上的实验不难看出,自信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良好心理素质的核心,有了自信,便会意志坚强,努力进取。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生物世界有一条普遍规律,就是尽可能节省能量。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俯拾皆是。
B. 这里的旧城改造,既保留了历史建筑的原有风情,又注入了现代的时尚元素,两者不可理喻地融合在了一起。
C. 阿炳遭受的磨难,以及其作品中对人世的关怀,对自我的思考,使一些人很容易地 把他和贝多芬同日而语。
D. 前有“南向政策”折戟沉沙,殷鉴不远,今有台商在东南亚四处碰壁,现实堪忧,可是台湾当局对“新南向”政策依然自信满满,不过是自我壮胆罢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不从师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一句,既有哀悼千古风流人 物之意,也有引江月为知己,向江月寻求安慰之意。
(3)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表现南宋子民失去反抗意识、安于金人统治的情 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春 残
翁 宏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本诗标题看似直白,却颇有况味,既有概括景色特点的作用,又有直接点明主旨的作用。
B. 首联起笔承接标题,开门见山,用语自然流利,使用问句形式,使抒发的情感更显深切。
C. “经年”与开头的“又”字照应,暗示这女子与情人分别,正是去年此时,记忆犹新。
D. “那堪”当作“哪堪”解,尾句描写萧瑟暮色,运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可谓余味无穷。
E. 本诗属于近体诗中的五言律诗,首句入韵,颔联和颈联对仗工稳,读起来朗朗上口。
2.有人说,“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二句写得细腻、深刻而委婉,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也。家世二.千.石.。瓒以母贱,遂为郡小吏。后从涿郡卢植 学于缑氏山中,略见书传。举上计吏。太守刘君坐事槛车征,官法不听吏下亲近,瓒乃改容服,诈称侍卒,御车到洛阳。太守当徙日南,瓒具豚酒于北芒上,祭辞先人,曰:昔为人子今为人臣当诣日南日南多瘴气恐或不还便当长辞坟茔慷慨悲泣再拜而去观者莫不叹息既行,于道得赦。瓒还郡,举孝.廉.,除辽东属国长史。尝从数十骑出行塞下,卒逢鲜卑数百骑。瓒乃退入空亭,约其从者曰:“今不奔之,则死尽矣。”乃自持两刃矛,驰出冲贼,杀伤数十人,瓒左右亦 亡其半,遂得免。
初平四年,瓒破禽刘虞,尽有幽州之地,猛志益盛。前此有童谣曰:“燕南垂,赵北际, 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瓒自以为易地当之,遂徙镇焉。乃盛修营垒,楼观数 十,临易河,通辽海。建.安.三年,袁绍复大攻瓒。瓒遣子续请救于黑山诸帅,而欲自将突骑直出,傍西山以断绍后。
长史关靖谏曰:“今将士莫不怀瓦解之心,所以犹能相守者,顾恋其老小,而恃将军为主故 耳。坚守旷日,或可使绍自退。若舍之而出,后无镇重,易京之危,可立而待也。”瓒乃止。 绍渐相攻逼,瓒众日蹙,乃却,筑三重营以自固。
四年春,黑山贼帅张燕与续率兵十万,三道来救瓒。未及至,瓒乃密使行人赍书告续曰:“起火为应,吾当自内出,奋扬威武,决命于斯。”绍候得其书,如期举火,瓒以为救至,遂便出战。绍设伏瓒遂大败,复还保中小城。自计必无全,引火自焚。
(节选自《后.汉.书.·公 孙瓒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昔为人子/今为人臣/当诣日南/日南多瘴气/恐或不还/便当长辞坟茔/慷慨悲泣/再拜而去/观者莫不叹息/
B. 昔为人/子今为人臣/当诣日南/日南多瘴气/恐或不还/便当长辞坟茔/慷慨悲泣再拜/而去观者/莫不叹息/
C. 昔为人/子今为人臣/当诣日南/日南多瘴气/恐或不还/便当长辞坟茔/慷慨悲泣/再拜而去/观者莫不叹息/
D. 昔为人子/今为人臣/当诣日南/日南多瘴气/恐或不还/便当长辞/坟茔慷慨/悲泣再拜而去/观者莫不叹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二千石是汉代郡守一年的俸禄,于是就用“二千石”来称呼郡守。
B. 孝廉是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的治理才能出众而任官职的人。
C.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年号是纪年的名称,多指帝王用的,现在也指公元纪年。
D. 《后汉书》是范晔所著,与《史记》、《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孙瓒重情重义。太守刘君犯了事被用囚车解送京城,公孙瓒改变身份侍奉太守;太守被流放,公孙瓒也愿追随前去。
B. 公孙瓒果敢勇猛。在猝然遭遇比自己多数十倍的鲜卑骑兵时,他果断决策,冲向鲜卑骑兵,杀伤数十人,才得以幸免。
C. 公孙瓒雄心勃勃。他相信童谣的说法,认为易州这个地方是成就霸业的风水宝地,于是迁都在这里,修建宫殿,以待时机。
D. 公孙瓒智谋不足。被袁绍围困之后,无法突围,只得后退;秘密派出使者送信,却被袁绍截获,最终走投无路,自焚而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将士莫不怀瓦解之心,所以犹能相守者,顾恋其老小,而恃将军为主故耳。
(2)绍候得其书,如期举火,瓒以为救至,遂便出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苍蝇——人类的白衣天使
何凤琴一提起苍蝇,人们早就有了定论:四害之一,并且是传播疾病的罪魁祸首。苍蝇之所以恶名在外,是因为它孳生和飞落于垃圾堆、厕所、腐烂的动物尸体以及脓血、痰液和呕吐物之间,并从中觅食。其体表及腹中携带着数以万计的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卵。苍蝇 有边吃、边吐、边拉的习性,他飞落到哪里,哪里的食物、食具就会受到细菌、病毒、虫卵的污染。
科学家研究证明:一只苍蝇身体表面通常携带的细菌多达 1700 万至 5 亿个,体内携带的细菌更多。目前已知,苍蝇身上携带的病菌共有 60 多种。伤寒、霍乱、痢疾、肠炎、结核、小儿麻痹等对人类危害极大的传染病,苍蝇都能传播。所以,苍蝇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其实,苍蝇是对蝇类的统称,全世界已知蝇类有 10000 多种,我国记录有 1500 多种。 也许您会感到灭四害的工作如此之艰巨,光一个苍蝇就有那么多的种类!?其实您不必如 此忧心忡忡,作为四害之一的苍蝇,已经开始被人类开发利用,它已经开始为人类造福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小小的苍蝇就引起了许多军事科学家、生物学家、病理学家的极大兴趣。通过研究他们发现苍蝇身上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苍蝇生活在那么一个肮脏的环境中,自身里里外外全是病菌,怎么它自己就不得病呢?
20 世纪 90 年代,日本科学家名取俊二经过多年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在麻蝇的体液中, 成功地提取出了外源性凝集素(一种特殊蛋白质)。他认为这种外源性凝集素使苍蝇具有抗病本领。他将提取出来的这种外源性凝集素,在哺乳动物身上试验,发现它能有效地干扰哺乳动物体内的肿瘤细胞,使肿瘤细胞先萎缩,随后慢慢地消失。其实,蝇蛆的药用价值,在我国古代就有医学家进行开发。在浙江一带的中药店就出售一种治疗小儿积食的“八珍糕”。这“八珍糕”里有一种主要成分叫肉芽。肉芽是什么? 肉芽就是苍蝇的幼虫——蛆。在无菌条件下养殖蝇蛆不但有药用价值更有食用价值,在我 国传统食品中也有以“肉芽”为原料的。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地方把养殖蝇蛆当作是丰富 动物蛋白质的原料库,同时也推出不少蝇蛆食谱来。人们还把分离干净的蝇蛆经过高温干 燥、灭菌后,粉碎加工成干蛆粉,或从中提取蛋白质、氨基酸等,用这些提取物再进一步 加工成各种营养品。
同时,科学研究发现,苍蝇的幼虫——蛆能治骨髓炎。有一种苍蝇叫“绿光蝇”,它的 幼虫经无菌处理后,放在骨髓炎的伤口上面,便可把伤口上的腐烂肌肉吃掉,而伤口便很 快愈合起来。早在几百年前,澳大利亚的土著、印第安人、玛雅人就是这样治疗外伤的。 蝇蛆疗伤在战争时期或特殊情况下也常使用。由于蝇蛆能生活在开放性创伤的部位,既吞 食坏死组织、又分泌灭菌物质;既可防止重复感染、又可因蛆的蠕动刺激新细胞的生长。 而且特别适用于那些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现在,国外许多医院已采用这种又经济、又无 副作用的蝇蛆疗法了。
原来,苍蝇体内有抗菌卫士,那就是抗菌肽、凝结素、干扰素等抗菌物质。任何病菌 在苍蝇体内的存活时间不超过 7 天,只要有万分之一浓度的苍蝇抗菌物质,就可以杀死多 种病菌,并有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其效力是目前人类已发现的任何一种抗菌素所无法比拟的。
近10多年来,传统抗生素的作用已达到极限,只有生产出新一代的抗生素才能满足人类抵御细菌侵袭的需要。而苍蝇抗菌肽很可能是未来抗菌素的最佳选择之一。“抗菌肽”是从蝇蛆粉碎的浆中分离的,它具有抗菌谱广泛、抗菌效果强、无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等特点,与现在流行的抗生素相比,属纯天然产物,不容易产生抗药性。
科学家认为,蝇蛆制药前景美妙。蝇蛆的皮可生产甲壳素、壳聚糖。甲壳素可以做人造皮肤;高纯度壳聚糖可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如制作手术缝合线、隐形眼镜片、人造皮肤等。分子量较小的部分壳聚糖具有直接抑制癌细胞的作用,可调节生理机能,增强抵抗力,同时在治疗胃病、降血糖方面也有效果,被称为人类的“第六生命要素”。
(摘自“中国科普博览网”)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苍蝇是传播疾病的罪魁祸首,这与它肮脏的生活环境相关,也和它边吃边吐边拉的生活习性相关。
B. 全世界的苍蝇有 10000 多种,我国有 1500 多种,麻蝇、“绿光蝇”是苍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种类。
C. 已经被人类开发利用、开始为人类造福的其实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苍蝇,而是苍蝇的幼虫——蛆。
D. 苍蝇体内病菌虽多,但它体内的抗菌物质可以有效杀死病菌,使其在短暂的存活时间内不会致病。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人类对苍蝇价值的发现和开发利用,为灭四害提供了一条解决之道,所以大可不必因为灭四害工作的艰巨而忧心忡忡。
B. 受二战时期科学家研究的启发,日本科学家名取俊二终于从苍蝇身上提取出了治疗肿瘤的药物——外源性凝集素。
C. 中国古代医学家对蝇蛆的药用价值早有认识,江浙一带有用肉芽作药材治疗小儿积食的方法,肉芽就是蝇蛆。
D. 早在几百年前,澳大利亚的土著、印第安人、玛雅人就发明了蝇蛆疗法,在战争时期或特殊情况下用来治疗外伤。
E. 壳聚糖的药用价值与其分子量大小有关,分子量较小的部分药用价值更大,有人类“第六生命要素”的美誉。
3.文章标题为《苍蝇——人类的白衣天使》,从文中看,作者将苍蝇比作“白衣天使”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