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你或许遭遇过不开心的事情,或许听见有人感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你或许遭遇过不开心的事情,或许听见有人感叹世态炎凉、人心冷漠。但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温暖,带来最单纯的爱和感动,让我们不经意间就泪流满面。这个世界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但其实也没那么糟。

给你一双慧眼,你能从这个世界中看到什么?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正视社会阴暗面 这两年微博的环境变的不一样了。前两三年微博上各种的公知大V,针砭时弊,高谈阔论,但仅仅也就两三年的时间,就变成了网红娱乐圈的阵地,当然不变的是依然很热闹。各种的撕逼互杀依然在上演。当然这其中也存在着不少投机取巧的选手,后来就出现这样的新闻,某造谣团伙被抓,很多知名大V开始浮出水面,但是还没等到这些知名的大V们坚持到不自由毋宁死,就先把自己的微博清空了。所以很多事情不是不报,只是时候不到。所以你看别人依靠造谣或者炒作火了,你自己也去做的时候,到了今天也会陷入一种恐慌之中。因此严格按照我们的行为习惯去做事情,不要受到这样那样的诱惑而去走偏门。因为你总能看到别人的辉煌而看不到他们倒霉的那一天。对于我们来说,辉煌是可选项,但是不犯事儿则是必选项。 我相信很多的年轻人都对社会很绝望,有的时候我也有这样的感受。甚至我遇到一些比我年纪更大的,更绝望。但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突然有一天总会发现,这个心其实真的白操了。上大学的时候我担心房价过高、经济危机。每每总担心这个那个会崩盘。结果到了最后,突然一下就想明白了,管我屁事啊,先赚点钱,把自己的生活先变的好一点。所以有的时候不管你怎么去保管怎么去挣扎,一点意义都没有。对绝大多数没能力改变世界的人来说,财富还是衡量其社会价值的最好的一个标准。大部分人的心态一般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取向平和。所以如果有人觉得自己很焦虑很暴躁,大概都是钱包不满的问题。 很多人会觉得社会不公,尤其是社会制度什么的,觉得有很大的问题,很不公平。其实大部分情况下,只是自己没有占到便宜罢了。其实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觉得这个社会不公平。有人抱怨扩招、有人抱怨下岗、有人抱怨垄断、有人抱怨改制、有人抱怨下乡、有人抱怨文革、有人抱怨打仗……但是到最后你都会发现,这些抱怨基本都没有什么用。不公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操心不操心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剩下的事情就是考虑自己怎么做才能拿的更多。即使觉得社会黑暗,我一直在想,难道之前或者国外就不黑暗吗?查了很多资料,请教了很多人才发现,也许文化什么的不一样,但是人性都是相通的,到处都很黑暗,为什么之前没觉得,现在却有了这样的感受呢?原因就在于,之前不上网,得到的信息很有限,现在互联网已经足够发达,我们可以更容易的和主流的世界产生联系,获得的信息也更加丰富。然后你就知道了这些黑暗,就这么简单。 很多人喜欢讨论体制的问题,这其实是两个宏大的叙事逻辑。第一个是,社会的发展是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后达到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之前我们要不懈的和前一个落后的社会作斗争。另一个逻辑则是,人类社会注定朝着民主社会的方向演变,最终都会演变成民主的社会。在实现之前我们都必须不懈的和专制作斗争。其实这两个都只是故事而已。以前人们相信第一个,现在人们相信第二个。信第一个的时候信的死心塌地,相信第二个的时候也是死去活来。我称这种人为磁带人,只有两面,洗完一面,又会变成第二面。自己可能意识不到,其实二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其实只要仔细研究那些激进人士就会发现,这些人最高的诉求其实还是房子、女人、社会地位。最低的诉求也是我什么也不用干,也有钱花,或者说干了一些坏事,法律也要保护我。这样的人其实没有什么信念可言。用钱就可以瓦解。这些人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战斗力,所以社会也不会因为他们而瓦解。一旦你跟着他们混,很可能荒废一生。高福利国家确实好,其中的原因大部分是历史造成的,不是制度造成,制度只是一种分配手段,作为底层,怎么分都不会占到便宜。在任何一个体制,你需要的都是爬向顶层。人都是一样的贪婪,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可以坚信某一个主义可以做什么事情,中国人没有什么畏惧可言,黑暗的存在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如何看待黑暗、会拉开你和别人的差距。所以当你认识到了这种黑暗之后,保持一颗积极的心和一个聪明的脑袋去适应和改变,你才有希望。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要求以“给你一双慧眼,你能从这个世界中看到什么”为内容写一篇文章,根据材料可知,其暗含的写作方向:人生的境遇不同,对生活的感受、对世界的看法就会不同。青少年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阶段,生活的变化、社会的风云,容易让他们世界观、人生观扭曲,从而迷失正确的人生方向;当今中国正处于变革发展的转型期,难免泥沙俱下,但只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住时代发展的大方向,我们就会信心百倍,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阳光。由此可以立意为,“辩证的看待世界”,看清主流,正视问题,能正确认识到社会阴暗面不会改变社会发展主流;也可以歌颂现实,弘扬正气。对现实生活持正面看法,对当今中国新人新事新气象持赞美态度,对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的成就充满自豪感,传播社会正能量;还可以批判丑恶,激浊扬清。对现实生活中假恶丑大胆暴露,能分析它们产生的社会根源,能正确认识到它们是社会转型期的暂时现象。行文时首先要求明确自己的观点,论述时要求结合自身的尽力和体验进行,是文章有说服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参照示例的方式,反驳对方的观点。要求符合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某天,北京大学课间休息时,众教师闲聊起谭鑫培演出的《秦琼卖马》。胡适道:“京剧太落伍,甩一根鞭子就算是马,用两把旗子就算是车,应该用真车真马才对!”在场者恭听高论,一时无人应声。黄侃慢慢站起身,说道:“适之,唱《武松打虎》怎么办?”胡适一时语塞,众人哈哈大笑。

示例:如果唱《秦琼卖马》要用真车真马,那么唱《武松打虎》就要用真老虎。

(1)加拿大外交官朗宁出生于中国,在参选省议员时,反对派大肆宣传他是“喝中国人的奶长大的,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

(2)生活中,我们批评某些人褊狭的思考或偏激的行为时,经带会听到这样的辩白: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连衡:即“连横”,战国时张仪游说六国共同事奉秦国称连衡,与苏秦游说六国联合抗秦的“合纵”相对。连衡即采用离间之计,使六国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逐个击破的策略。后来也用连衡比喻结盟。

B.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古称梁州、南郑、天汉,是汉王朝的发祥地,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秦巴山片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

C. 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师说》“六艺经传”沿用古代的说法。

D. 古人称“天下”用“四海”“海内”“六合”“八荒”“宇内”,其中“六合”和《孔雀东南飞》中的“六合正相应”中的“六合”同义。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③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④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⑤大王来何操?

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⑦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⑧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A. ①⑤⑧/②/③⑥/④⑦

B. ①⑤/②⑧/③⑥/④⑦

C. ①⑤/②/③⑥/④⑦/⑧

D. ①⑤⑧/②/③/④⑥⑦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主持人在介绍专家出场时说:“下面有请北大张教授为我们抛砖引玉,传授经验!”

B. 我是一位高中生,对语文情有独钟。偶然发现了贵刊合订本,至今惠存于家,时常翻阅。

C. 赵先生给朋友发请帖:犬子新婚之喜,多承厚爱,略备薄酒,恭请到寒舍小聚。

D. 王军对李明说:“你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们坚持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就是要达到“教育一个青少年儿童,影响一个社区,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目的。

B. 2018年3月27日正式公布了《快递暂行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快递业的行政法规,从制度层面奠定了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C. 迟子建的长篇新作《群山之巅》,她又回到了她钟爱的北国小镇,野花、松鼠、白云、雪地,这些迟子建喜爱的意象都一一在小说中出现。

D. 在他带领过的14万余人次农民工中,300多人成为建筑骨干,秦松山、游宗军、韩天文等26人获得省、市建设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