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主持人在介绍专家出场时说:“下面有请北大张教授...

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主持人在介绍专家出场时说:“下面有请北大张教授为我们抛砖引玉,传授经验!”

B. 我是一位高中生,对语文情有独钟。偶然发现了贵刊合订本,至今惠存于家,时常翻阅。

C. 赵先生给朋友发请帖:犬子新婚之喜,多承厚爱,略备薄酒,恭请到寒舍小聚。

D. 王军对李明说:“你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C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A项,“抛砖引玉”是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不能用于别人;B项,“一位”改为“一名”,“惠存”意思是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时所题的上款。此处可改为“保存”;D项,“忝”是谦辞,表示自己处于某种地位、职务而辱没他人,自己有愧。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们坚持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就是要达到“教育一个青少年儿童,影响一个社区,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目的。

B. 2018年3月27日正式公布了《快递暂行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快递业的行政法规,从制度层面奠定了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C. 迟子建的长篇新作《群山之巅》,她又回到了她钟爱的北国小镇,野花、松鼠、白云、雪地,这些迟子建喜爱的意象都一一在小说中出现。

D. 在他带领过的14万余人次农民工中,300多人成为建筑骨干,秦松山、游宗军、韩天文等26人获得省、市建设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今年的“两会”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表示,要切实落实精准扶贫工作,让困难户尽快地脱贫致富这真是鼓舞人心的不经之谈

②过去的一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如履薄冰,或许“暴利”时代开始远去,房地产生存环境及发展渠道逐渐规范也更狭窄。

③作为“天眼之父”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南仁东教授被追授为“时代楷模”实至名归

④近期美国挑起的贸易争端,闹得沸反盈天,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阿泽维表示,美国的这种做法将构成引发贸易战的风险。

⑤高盛认为,银行业对民间资本的潜在开发对行业利好,因为此举意味着对中小企业、消费者、民营企业的服务将有所改善,长此以往,将有助于促进行业竟争。

⑥李商隐的诗歌才华当时获得广泛认可,他创作的很多诗词文赋文采斐然,但是人生遭际使得他的很多诗歌流露出感伤情绪,堪比司马青衫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③⑥    D. ③④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表达他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两句,用侧面描写的方法烘托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和容貌的美丽。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释:①此诗写于杜牧被贬任池州(在今安徽南部,北临长江)刺史期间。②牛山:《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游牛山时,面对美景,因感叹人生短暂而流泪。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与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 杜甫的《登高》与本诗都反映出古人重阳节登高的风俗,但诗人心境不完全相同,本诗中没有《登高》中包含的国难家愁等。

B. 首联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影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来代指碧绿的江水,流露出对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C. 颔联写诗人理想中尽兴地过重阳的方式意义——应该将菊花插个满头再归去,旨在表现他对菊花的独特喜爱和对隐逸的向往。

D. 颈联用了对比,将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相对比。“但将酩酊酬佳节”—一斟起酒来唱吧,诗人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

E. 尾联用典,诗人由眼前登临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他与齐景公有同感,却宽慰自己不必独自伤感流泪。

2.通过记叙重阳登高,诗人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竟陵文宣王子良,字云英,武帝第二子也。幼聪敏。武帝为赣县时,与裴后不谐,遣人船送后还都,已登路,子良时年小,在庭前不悦。帝谓曰:“汝何不读书?”子良曰:“娘今何处?何用读书?”帝异之,即召后还县。

子良敦义爱古,郡人朱百年有至行,先卒,赐其妻米百斛,蠲一人,给其薪苏。郡阁下有虞翻旧床,罢任还,乃致以归。后于西邸起古斋,多聚古人器服以充之。

武帝即位,封竟陵郡王、南徐州刺史,加都督。永明二年,为护军将军,兼司徒。四年,进号车骑将军。子良少有清向,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善立胜事,夏月客至,为设瓜饮及甘果,著之文教。士子文章及朝贵辞翰,皆发教撰录。

武帝不豫,诏子良甲仗入延昌殿侍医药。子良日夜在殿内,太孙间日入参。居几月,武帝暴渐,内外皇惧,百僚皆已变服,物议疑立子良。武帝俄顷而苏,问太孙所在,因召东宫器甲皆入,遗诏使子良辅政,萧鸾知尚书事。子良素仁厚,不乐时务,乃推萧鸾。诏云:“事无大小,悉与鸾参怀。”子良所志也。太孙少养于子良妃袁氏,甚著慈爱,既惧前不得立,自此深忌子良。

子良又与文惠太子同好释氏,甚相友悌,其劝人为善,未尝厌倦,以此终致盛名。进位太傅,增班剑为三十人,本官如故,解侍中。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遣人视,见淮中鱼无算,皆浮出水上向城门。寻薨,年三十五。

(《南史·萧子良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B.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C.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D.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斛”, 泛指多斛。斛,旧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B. “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多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即“太子”。

C. “不豫”,“豫”为安和之意,“不豫”就是不舒服,文中是天子有病的讳称。

D. “友悌”,与朋友相友爱。“申之以孝悌之义”,即把孝顺父母、朋友友爱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萧子良孝顺有加。母亲裴后因与武帝不和睦被送还,年幼的萧子良心中不悦,废书不读,这触动了武帝,他便召回了裴后。

B. 萧子良重义好古。本郡人朱百年有极高的德行,他死后,萧子良善待他的妻子。萧子良还在西邸建了一座古斋,收集了许多古人的器具衣服布置在里边。

C. 萧子良礼遇贤士。夏天客人到了,子良为他们摆出瓜果和饮料,宣扬文教。士子的文章以及朝贵的作品,子良也让人撰录。

D. 萧子良深受信任。武帝生前有意传位于子良,在遗诏中让子良辅政,可惜子良志不在此,对政治事务不感兴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良少有清向,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

(2)居几月,武帝暴渐,内外皇惧,百僚皆已变服,物议疑立子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