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实施精准扶贫并非只是扶贫方式或手段的简单变换...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实施精准扶贫并非只是扶贫方式或手段的简单变换,而是针对贫困人口需求更加多元化,结合不同帮扶对象的具体特点和现实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B. 针对个别国家对中国发表的不当言论,新闻发言人指出,中国不做违反国际法的事情,同时坚决依法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

C. 我们见证着中国互联网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无到有的发展历史,也身处中国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不断迈进的进程中。

D. 加快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是推动落实“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和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举措。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介词宾语残缺,在“多元化”后加“的客观现实”;B“维护……发展”搭配不当;C语序不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备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长沙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志愿者,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切,让人难以释怀

②有缺点错误就要及时改正,否则就会养虎遗患,铸成人错。

③在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林建华发表了演讲,他以最近发生的国际大事为例,提醒广大毕业生不要人云亦云,信息时代更需要理性思考。

④千古文章一大抄,说“抄”固然偏激,但写作仍然要经过一个模访、借鉴的过程,这却是不易之论

⑤全省最大沃尔玛山姆会员店落户惠州,预计2018年9月开业,新间一播报,惠州市民口耳相传这一喜讯。⑥一般说来,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而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揠苗助长

A. ③④⑥    B. 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面对客人将人生看做如蜉蝣一样已逝的感叹,苏轼用了一个比喻,借“月”的“__________”,来劝慰朋友人生周而后始,并没有真正失去。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

(3)《氓》中表现女主人公婚后终日操劳、披星戴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八首(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①信宿:再宿,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②匡衡:西汉经学家,大臣,元帝时位至丞相,多次上疏陈述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意见。①抗疏:上疏直言。杜甫任左拾遗时,曾上疏言事,论救房琯,④刘向:汉朝经学家,宣帝时任谏大夫,曾因反对宦官而下狱,免为庶人。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山郭”说明夔州地处偏僻,“千家”指人烟稀少;“朝晖”写秋晨朝霞的美景,以“静”饰“朝晖”,空寂冷之意顿出。

B. 渔舟依旧泛泛,燕子故意飞飞,在“泛泛”、“飞飞”中就透出诗人对夔州的喜爱之情。

C. 说“功名薄”,说“心事违”,表达了诗人的强烈愤慨。诗人借古人事以抒发自己的愤懑,写得委婉深沉。

D. 全诗既有静景,又有动景,以动衬静,这种静带给人看似宁静却并不宁静的心绪。

2.本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翛,翛然,涿州人也,登皇统二年进士第,由尚书省令史除问知霸州事。累迁刑部员外郎。坐请嘱故人奸罪,杖四十,降授泰定军节度副使。四迁大兴府治中,授户部侍郎。世宗谓宰臣曰:“王翛前为外官,闻有刚直名,今闻专务出罪为阴德,事多非理从轻,又巧幸偷安,若果刚直,则当应身以为国,履正以无偏,何必卖法以徼福耶?”寻命赈济密云等三十六县猛安人户,冒请粟三万余石,为尚书省奏夺官一阶,出为同知北京留守事。上曰:“人多言王翛能官,以朕观之,凡事不肯尽力,直一老奸耳。”

章宗即位,擢同知大兴府事,迁礼部尚书,兼大理卿。使宋还,会改葬太师广平郡王徒单贞。帝欲用前代故事,班剑、鼓吹,羽葆等仪卫。宰臣以贞与弑熙宗诛死,意难之。于是诏下礼官议。翛言:“晋葬丞相王导,给前后羽葆、鼓吹,武贲、班剑百人。唐以来,大驾卤薄有班剑,其王公以下卤簿并无班剑,兼羽葆非臣下所宜用,国朝葬大臣亦无之。”上怒曰:“典故所无,固可从,然用之亦不过礼。”一日,诏翛及谏议大夫兼礼部侍郎张暐诣殿门,谕之曰:“朝廷之事,汝谏官、礼官即当辨析。且小民言可采,朕尚从之,况卿等乎?自今议事,毋但附合尚书省。”

明昌二年,改知大兴府事。时僧徒多游贵戚门翛恶之乃禁僧午后不得出寺尝一僧犯禁皇姑大长公主为请翛曰奉主命即令出之立召僧,杖一百死,京师肃然。后坐故出人罪,复削官解职。明年,特授定海军节度使。谕旨曰:“卿赋性太刚,率意行事,乃自陷于刑。若殿年降叙,念卿入仕久,颇有执持,故特起于罪谪之中,授以见职,且彼岁歉民饥,盗贼多,须用旧人镇抚,庶得安治。勉尽乃心,以图后效。”未几,表乞致仕。上曰:“翛能干者,得力为多。”不许,复申请,从之。泰和七年,卒,年七十五。

(节选自《金史·王翛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僧徒多/游贵戚门/翛恶之/乃禁僧午后不得出寺/尝一僧犯禁/皇姑大长公主/为请翛曰/奉主命即令出之

B. 时僧徒多游贵戚门/翛恶之/乃禁僧午后/不得出寺/尝一僧犯禁/皇姑大长公主为请/翛曰/奉主/命即令出之

C. 时僧徒多游贵戚门/翛恶之/乃禁僧午后不得出寺/尝一僧犯禁/皇姑大长公主为请/翛曰/奉主命/即令出之

D. 时僧徒多/游贵戚门/翛恶之/乃禁僧午后不得/出寺/尝一僧犯/禁皇姑大长公主/为请翛曰/奉主命/即令出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凡是考中进上的,便可立即被朝廷授于官职。

B. 丞相,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总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也称相国。

C. 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在二十岁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在十五岁行笄礼时取字。名和字往往有着意义上的关联。

D.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概指官员辞职归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翛随心而为,太过率性。在赈济民户的过程中,他不知满足地多申请了三万多石的粟米,被尚书省参奏而降了一级官阶。

B. 王翛处事果断,不惧权贵。有僧人违犯了禁令,他不顾皇上的姑母大长公主的求情,严行禁令,立即召来僧人,杖罚一百,致其死亡。

C. 王翛个性刚直,颇有主见。在改葬太师时是否赐予班剑、鼓吹、羽葆等仪仗护卫上,他认为晋、唐朝在埋葬大臣时都没有用,因而太师改葬也不适合用。

D. 王翛为人本真,优缺并存。优点让他颇受皇上赏识,累迁官职:缺点让他自陷于刑罚,屡遭贬官去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果刚直,则当忘身以为国,履正以无偏,何必卖法以徽福耶?

(2)且彼岁歉民饥,盗贼多,须用旧人镇抚,庶得安治。勉尽乃心,以图后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毕业生就业呈现新格局

不再扎堆北上广深,“新一线”城市受青睐

步入8月,毕业生大部分已经开启全新的职业生涯,但与以往扎堆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就业格局不同,蓉渝杭等“新一线”城市越来越受青昧,在就业意愿的转变与各大城市频频出招揽才的双重作用之下,中国毕业生的就业格局正呈现新的变化。

就业新宠“新一线”

“宁要大城一张床,不要小城一套房”。这曾经是毕业生就业心态的写照,而今,这样的想法则显得有些过时了。

日前,国内生活服务平台58同城发布的《2017年高校毕业生招聘报告》显示,2017年毕业生简历投递量前十的城市依次为广州、成都、北京,重庆,深圳,郑州、上海,长沙、杭州、贵阳。北上广深已经不是“独宠”,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2017年夏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也显示,“新一线”城市就业市场火爆,成都、西安等跻身求职者最热衷十大城市。

所谓“新一线”城市是相对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而诞生的说法。据第一财经旗下数据新闻项目“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榜单,今年进入“新一线”的布15个城市,包括成都、杭州、武汉、南京、重庆、天津、苏州、西安、长沙等。

其实,人才分流现象早就有体现。据猎聘网数据,2016年人才净流入占比排名T0P20的城市中,杭州、长沙、武汉包搅前三。猎聘网相关负责人分析,这3个城市的共同特点是:省会城市,环境宜居,雾霾少,产业比较优势突出,“比如,杭州和武汉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很发达,而长沙娱乐传煤产业独树一帜。”

由于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和快速增长的就业机会,“新一线”已经成为独具吸引力的就业区域。

引智优惠频出招

与这种人才流向新动相呼应的,是越来越多二三线城市为吸引人才出台的优惠政策。据本报记者统计,目前至少成都、武汉、南京,西安等10个“新一线”城市出台了人才优惠政策,涵盖收入、现金补贴、住房和户口等关键指标。

例如,西安公布23条人才引进新措施,提出“5年投入38亿元,引才育才100万”目标,对人才实行优质生活服务“绿卡通”制度,在医疗、落户、子女就学等方面开设绿色通道,武汉出台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政策,推出18项户口迁移调整政策,支持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落户几乎“零门槛”。

成都也高调推出“先落户后就业”政策;同时推行安居计划,对来蓉应聘的外地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可提供7天免费入住青年人才驿站,对急需紧缺优秀人才,提供人才公寓租赁住房保障。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说,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老一线城市的人才饱和度、居住饱和度相对来说已经达到了顶点,出现一些人才溢出效应,而我们所说的“新一线”城市已经认识到人才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要素,正为下一步城市发展上台阶作人才准备。

留住人才看长期

在向人才敞开大门的同时,如何长久地留住人才,落地生根,也成了未来城市发展的看点所在。

从更长期来说,城市能否创造软环境至关重要,广东省人才开发与管理研究会会长刘善仕介绍,通过对几百万个人才样本做大数据研究,他们发现软环境对人才流动的影响占比达到48%,比如创业配套,政府有无扶持政策、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支持等。

“不同的创业人才关注的地方不同。(政府)服务要做得更精细化,对创业人才进行分类,建立人才分类目录,并据此作出分析,看看到底块少哪类人才,把人才引进更精细化。”刘善仕说。

而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岗位的适应性和发展空间大小也成了城市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互联网,传媒和金融等行业的就业需求,实际上对许多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说,“就业机会,尤其是高端的就业机会,与产业发展状况有关;米来就业的发展潜力,与产业升级有关;城市宜居环境也很重要,这是由公共财政提供支持打造的优质公共服务体系,不仅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也包括因林绿化、道路交通等因素。”

(2017年8月3日中国青年网)

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毕业生就业格局新变化是就业意愿和各大城市积极招揽人才双重作用促成的,是人才和城市双向选择的结果。

B. 新的毕业生就业格局显示新一线域市在吸引人才方面有自己的优势,更受毕业生青睐,北上广深对毕业生的吸引力相对在下降。

C. 新一线城市能够提供较低的生活成本,快速增长的就业机会,对毕业生具有吸引力,是改变就业格局的原因之一。

D. 招揽人才不止老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在进行,越来越多的二三线城市为吸引人才出台了优惠政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吸引人才重要,长久地留住人才,让他们落地生根,对未来城市的发展也很重要,城市要创造适合人才发展的软环境。

B. 新一线城市出台的人才优惠政策,涵盖面很广,既为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也努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C. 产业升级能创造就业机会,而创造宜居环境,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体系,也能提升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

D. 和一线城市相比,新一线城市招揽人才的力度很大,他们产业优势突出,经济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正在改变毕业生就业格局。

3.毕业生就业选择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