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至少运用两种修辞;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

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至少运用两种修辞;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

乡村四月

(南宋)翁卷

绿遍山野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月的江南,山坡上田野里到处都是绿的树、绿的草,原野顿时成了绿色的海洋。远处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交相辉映,造就了另一个银白的世界。天空中飘洒着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深情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扩展语句的能力,扩展语句的题目有词语型扩展、句子型扩展、话题性扩展,扩展时注意首先根据所给内容明确表达方式,是叙述、说明、议论还是描写抒情,叙述注意要点交代清楚、说明注意特征、功效、用途等明确,议论注意观点明确,抒情注意情感真挚、描写注意意境的创设。一般扩展语句都要修辞的要求,注意把握。此题属于诗句内容的扩展,注意描写的运用,写出“乡村四月”的景色,注意“视听结合”,注意题干中“修辞”和字数的要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半”的智慧表现在艺术创作的留白上。众所周知,绘画中描摹可观可触的有形之物不是什么难事,①______ ,就不那么容易了。齐白石的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就是留白的经典之作。齐白石用几只蝌蚪在急流的山泉中游动的画面,为我们展示了“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一蕴含极丰的神奇意境。蛙声在整个画面中难觅踪迹,可以说,齐白石只画出了一半,但妙就妙在通过虚出的一半,撩拨起观众二度创作的强烈欲望与冲动,使“蛙声”这难以描摹的意象, ②______ ,有限的画面与无限的想象形成珠联璧合的完美融合。齐白石的成功给我们以启迪: ③_____ ,使艺术创作达到至高的境界。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前段时间燃爆荧屏的《红海行动》,表现了中国海军在异国他乡解救人质、执行撤侨任务的精彩故事,正是中国军队近年勇担和平使命的真实写照。

B. 多年以来,中国一直积极关注周边地区的热点问题。中国坚定致力于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坚持对话协商解决有争议的问题。

C. 麻省理工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已经研发出了能与自然人驾驶员处理浓雾障碍相媲美的导航系统,但距离相关技术的整合应用还需要很多年深入研究。

D. 当代研究者需要不断地丰富对传统的体验,培育对古代画论、诗论、文论中随处可见的、虽淡化逻辑但饱蕴情怀的经验之谈的细致入微的领悟能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有人说,短视频是互联网行业的又一个风口。不少短视频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为用户推送符合其兴趣爱好的内容。(曱)正因这种极致的“沉浸式体验”,有人感叹,“短视频就像毒药一样让人欲罢不能”。(乙)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无感”,由此对短视频产生兴趣,也在情理之中。然而,短视频作品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如果不加甄别,就可能在一次次“短暂的视觉冲击”中,让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受到无形冲击,甚至在跟风模仿中迷失方向。

(丙)青年风华正茂,理应让青春闪耀“奋斗” “奉献” “担当”的明媚亮色,理应培养“健康的心”,塑造“大写的人”,在人生紧要处“跑”起来。感受新鲜事物并进行适度娱乐,固然无可厚非;但最起码,应保持清醒克制,明辨是非黑白,培养高雅格调,不能受到网络负能量的浸染侵蚀,不能让“短暂的视觉冲击”造成观念的错位和信念的动摇。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良莠不齐    B. 甄别    C. 固然    D. 浸染

2.文段中划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B.     C.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她揭开锅盖,那些瓷白的团圆饽饽,豁然天开,探出了“脸儿”。氤氲的热气像薄雾般四处散开,就连家中的掎角(gā)旯儿,也挤满了(fù)郁的面香味。

B. 当前,不少“伪现实”题材电视剧悬浮于生活,用“(hún)搭”的方式,(fàn)卖迂腐的价值观,以嬉笑喧闹取代对人性的刨根究底,显得浮躁而空洞。

C. 文物常是优秀文化的载体。无论是陶瓷、(fā)琅,还是雕塑、织绣,都经过了岁月的沉淀和镂刻,见证了历史的沧海桑田,承(zài)着国家的兴衰荣辱。

D. 植物学家钟扬的一生,光风 (jì)月,树起了知识分子的精神标杆。“打破专业壁垒,胸怀家国,浩然正气”,这个评价无疑最为(zhòng)肯和恰如其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今年8月19日,即将踏入大学的临沂女孩徐玉玉接到陌生电话,称有笔助学金要发放给她。因之前接到过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的通知,徐玉玉便没有怀疑,按指示将9900元学费转入对方账号。后得知被骗,她伤心欲绝,于21日晕厥离世!据了解,徐玉玉生前身体健康,并无重大疾病。其家庭贫困,全家人只靠父亲在外打工挣钱。交学费的这9900元,也是一家人省吃俭用大半年才凑出来的。此事件引起轩然大波,涉及面极广,给我们的教育警示极多。

对此,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写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