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现代汉语词典》说,国学就...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现代汉语词典》说,国学就是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按照这个解释,          。并且,还可以这样理【解析】
         。依此类推,       ,“国学”是可以包罗万象的。

①凡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只要能够进入“学术文化”圈子的东西都可以叫做“国学”

②只要是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就可以叫做“国学”

③只有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才叫“国学”

④中国非传统的学术文化和非中国的学术文化都不叫做“国学”

⑤医学、数学、天文学(星相学)、化学(炼丹术)都不排除在外

A. ②⑤③④①    B. ③①⑤②④    C. ③④②⑤①    D. ②④③⑤①

 

C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本语段阐述“国学”的定义和依此涵盖的范围。③④句先从正反方面限定“国学”的范围,③“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与前句“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相呼应;②句用“只要……就……”的句式紧承“这样理解”,⑤句举例说明;①句中的“凡是”紧承前句的“依此类推”并和后句的“包罗万象”相呼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中西医完美结合的成果。但长期以来,国内外关于中西医的争论一直深陷孰优孰劣的怪圈,常常容易犯顾此失彼的错误。

②十八大前,反腐制度的实际效果与现阶段不可同日而语,可见,该项制度作用如何,不取决于制度本身有多神奇,而是取决于巡视派出机关的反腐决心。

③天灾人祸已然让人痛心,而随后一些不良媒体或别有用心之人制造出的骇人听闻的谣言,更是让人愤怒。

④“阿尔法围棋”确实赢了,但这不是一个平等的比赛,因为“阿尔法围棋”肯定研究过李世石的棋谱,对李世石知己知彼

⑤读书要有心,有心者能在作品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修炼方法,持之以恒,学识就会由此登堂入室,必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⑥魏则西走了,但医疗骗子并不会主动淡出江湖。如何不让下一个“魏则西”重蹈覆辙,是政府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

A. ①②④    B. ②⑤⑥    C. ③④⑥    D. ①③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的《阿房宫赋》描写了秦宫内奢靡的生活场景,他写道:远处仿佛 “________”,那是宫车驶过。

(2)屈原《离骚》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 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其中所寓含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几千年来一直感动并激励着中国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殚精竭智。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以“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诠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甲辰八月辞故里

张煌言①

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②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③。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④!

(注)①张煌言:是与郑成功齐名的南明抗清人物。抗清兵败被俘,慷慨就义。此诗作于被俘后。  ②于氏:于谦。  ③一枝:喻栖身之所。  ④鸱夷:皮制口袋。史书上说伍子胥死后,吴王取其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灵异录》说子胥魂怒,驰水为钱塘江潮,“常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

1.下列对本诗首联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本诗首联主要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B. 本诗首联点题,诗人于国破家亡之际,决意以死明志。

C. 本诗首联为全诗奠定了慷慨悲壮的感情基调。

D. 本诗首联中的“何之”就是“之何”意思是“到何处去”。

E. 本诗首联为下文写对两位英雄的景仰及向英雄学习的意志作铺垫。

2.这首诗写了诗人自觉走向死亡时的哪些心态?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石奋传

万石君,名奋,姓石氏。年十五,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其官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及孝景即位,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

景帝季年,万石君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轼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建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是以上乃亲尊礼之。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①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为齐相,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                                               (《汉书石奋传》)

注:①“当时写作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举宗及兄建肉袒让//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

B.举宗及兄建肉袒/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

C.举宗及兄建肉袒/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

D.举宗及兄建肉袒让//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是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一个皇帝所用庙号只有一个。

B.汉朝郡守俸禄为两千石,故称郡守或相当于这一官职的官员称为二千石。石奋和他的四个儿子都官至二千石,故称石奋为万石君。

C.稽首,指古代汉族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表现为,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D.万石君的次子石庆曾为齐相,这和《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 为相同职务,是汉朝中央派到封国的行政长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石君出身低微,当时家中亲人也只有失明的母亲和姐姐了。但是他凭借性格的恭敬谨严,虽无才能却被高祖信任并官至大中大夫。

B.虽归老家居,万石君始终尊重朝廷的威严。回朝参加朝会,经过皇宫的门楼,他一定下车快走,看见皇帝的车驾,一定俯身表示敬意。

C.万石君在教育子孙方面注重身教,面对子孙的过失,很少疾言厉色,而是以自己无声的不满或者委婉的批评来引导他们反省改正。

D.次子石庆担任太仆,为皇上出行驾车,皇上问拉车的马有几匹,他举着鞭子一匹匹地数后才报数,这是万石君恭谨家风的表现。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

2)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翻译奇人许渊冲

邓 郁 

杨振宁1957年获诺贝尔奖,王希季是70年代长征一号火箭首射成功。我是2014年才得奖,比振宁晚了五十(多)年啊!”93岁的许渊冲鹤发白眉,声如洪钟,中气十足,讲到畅快处,还会把袖口往上撸。822 日,中国翻译协会在外文局礼堂为获得国际翻译家联盟最高荣誉北极光奖的他举行了盛大的授奖仪式。作为和傅雷、钱钟书同时代的资深翻译家,许渊冲已出版了120 多本译作,翻译了《楚辞》、《诗经》《西厢记》《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经典,被誉为“20 世纪下半叶中国典籍翻译历史上的丰碑。  

与他相伴了半个世纪的夫人照君则对我说:许先生,是一个奇人啊。许渊冲是翻译界的少数派。多年来,翻译界强调译文要忠实原文。他的翻译却不拘泥于原作,讲求再创造。他认为翻译要发挥译语优势。这种优势论也成为了他在翻译界备受质疑和诟病的一点。陆谷孙、王佐良、许钧等翻译家都曾公开和他唱反调。 率性、张扬的个性,让他在崇尚低调的翻译圈子里独树一帜。不少人读许渊冲的回忆录《逝水年华》,既觉得痛快,又感叹此人毫不自谦。他重视感情,又难说谙熟人情。可谓在狂作文章信手书,一章一句真性情

虽然在学术界备受争议,但在中国诗词的翻译成就上,许渊冲早已得到国内内外公认。自1980年起,他开始致力于把唐诗、宋词、元曲译为英法韵文。已故宾州大学教授顾毓琇赞誉许译:历代诗、词、曲译成英文,且能押韵自然,功力过人,实为有史以来第一。但他的成功,却是从挨批斗开始的。1958年,许渊冲被打成右派。一次在烈日下挨斗,又热又累。他忽然想起毛泽东《沁园春·雪》,就默默在心里试着将其译成英文。说来也怪,我一译诗,什么热、累、批、斗全都没了,眼里看到的仿佛只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心里想到的只是略输文采,稍逊风骚。等我把词译完,批斗会也结束了。

在回忆录中,许渊冲更是不吝笔墨地描述母校西北联大。那时候的联大可谓大师云集。闻一多讲《诗经》,刘文典讲《史通》,罗庸讲唐诗,蒲江青讲宋词,萧乾谈创作与译诗,卞之琳谈写诗与译诗”……这些都奠定了许渊冲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的根基。而他毕生追求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翻译准则,则来自于朱光潜和钱钟书的影响。受朱光潜的熏陶,他奠定了诗译的理论基础:不但要写景,还要传情;不仅存义,而且存音。他屡次写信向钱钟书请教诗词翻译中的问题,后者都不吝回信点拨,给了许渊冲无穷的动力。北大畅春园的许家,一套70平米的简陋居室。其中最惹眼的陈设,莫过于满满当当的书架。那座透明的北极光奖杯即被搁在书架的最上层,不踮着脚,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比起奖杯,许渊冲更亲近的是书桌上的绿格白底稿纸、放大镜,和一台看不出年代的长城台式电脑。翻译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他在我心中就像是普罗米修斯,永远进行着自己的事业。和许渊冲相交甚笃的翻译家许钧说。如今他的作息如钟表一样规律:早9点到阳台做操,早饭后翻译《莎士比亚集》,午睡后看看报纸,晚7点收看《新闻联播》,饭后接着翻译,直到深夜。有时他会半夜里坐起,打开电灯,把梦里想到的东西写下,生怕第二天忘记了。晚年的许渊冲爱读《参考消息》,常看《海峡两岸》。早年在西南联大受到的自由民主思想熏陶,现在被包裹在一颗浓烈的爱国心里。他心里时刻怀揣着让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明主流的愿望。他引用杨振宁的话:“‘我一生最重要的成就是帮助克服了中国人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英文和法文是英美人和法国人的最强项,中国人的英法文居然可以和英法作家媲美,这也可以长自己的志气,灭他人的威风了。许渊冲已年过九旬,但精神矍铄,正如朱自清的旧诗所云: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节选自2014年第9期《人物周刊》,有删改)

(相关链接)

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1999年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2010年,中国翻译协会授予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82日荣获国际译联最高荣誉北极光奖,系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杨振宁、王希季都是许渊冲西南联大时期的同窗。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E翻译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他在我心中就像是普罗米修斯,永远进行着自己的事业。翻译家许钧的话说明他虽公开和许渊冲唱过反调,但并不影响他对许渊冲的认可。

A. 许渊冲的优势论在翻译界备受质疑和诟病,这也使得他的翻译成就直达2014年获北极光奖才被认可,可谓大器晚成的代表。

B. 许渊冲引用杨振宁的话我一生最重要的成就是帮助克服了中国人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既表明了对杨振宁观点的赞同,也表现了他自己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C. 许渊冲把北极光奖杯搁在书架的最上层,不踮着脚,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可见,许渊冲并不在乎这个奖,更关心他的翻译事业。

D. 许渊冲翻译成就的取得,离不开西南联大老师们的影响。他曾屡次向钱钟书当面请教翻译问题,后者更是悉心点拨,给了他无穷的动力。

2.与他相伴了半个世纪的夫人照君则对我说:许先生,是一个奇人啊。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许渊冲在何处。(6分)

3.许渊冲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他成功的原因。(6分)

4.文章结尾援引朱自清的诗句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来评价年过九旬的许渊冲。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