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班主任双手捧着一把戒尺,缓缓走进教室,全班学生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班主任双手捧着一把戒尺,缓缓走进教室,全班学生见到戒尺后集体起立,自觉向这把戒尺行拱手礼; 紧接着,戒尺“入座”讲台,班主任也向这把戒尺鞠躬行礼。这是四川某小学“戒尺进入课堂”活动的场景。

3 月该校启动了“戒尺进入课堂”活动,全校 36 个班级每个班都配备了一把刻有《弟子规》内容的标准“戒尺”。这一举措,引发了老师、家长以及社会的热烈讨论。

请以“我看‘戒尺进课堂’”或“我心中的戒尺”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最后的戒尺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对待,但那种“刻骨铭心”的触感,我至今还未淡忘。看着墙上文中有力的字体,已经12岁的我,居然那么轻易的掉下眼泪…… 戒尺,这在每个人眼里都是冰冷、恐惧的字眼,对于从小就被视为掌上明珠的我,更是不容许的,因为我够优秀,直到他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五岁半的时候,因为坐在椅子上好动,奶奶便送我去学书法,那就是我第一次见到他。他已经上了年纪,大约五十多岁的样子,却有着一头黑发,奶奶把我推到他跟前,对我说:“他叫江鸥,你叫它江老师吧!”他看了我一眼,就笑着对我奶奶说:“这孩子和我有缘,悟性很高啊!”看着他和善的面孔,我踏实了…… 他很有幽默感,每天下午上课时看到我们打瞌睡的样子,便组织我们唱歌,“两只老虎,预备齐!”话音一落,全班哄堂大笑,睡意早就扔到九霄云外了……不过,检查作业时,我便焉了,他说:“每天四页,七天了,摊开,我要点数。”别人都是大大方方地展开,我提着手里伶仃的四页纸,嘴唇紧抿着,他过来的时候,刚想说话,看看薄薄的一层纸,便止住了,只是拿了一把戒尺过来,对着手掌就打了下去,我害怕闭上了眼睛……等了很久,却直等到了冰冷的东西滑了一下,很轻,睁开了眼,就看见他说:“写的不错,不过太少了,要不是你悟性好,学得快,我真的会打下去。”可是,当他对待别人是,却是前所未有的严厉,“啪啪”声不时传来。后来,我依然缺交作业,每一次,他都是意味深长的看着我的作品,鉴赏过后,便是戒尺轻滑过手掌的声音,但却让我心痛不已,刻骨铭心!却是他,把我的作品送到全国各地,捧来了一个个奖杯证书给我,并且夸我悟性高…… 就在这一天天平静的日子里,却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他得了肝癌!听到消息后才想起,每天在他的课堂上,都能看到他在一支一支地抽烟,幼小的我竟然认为他是一根烟几年都没有吸完。忙不迭地去看他,路上,奶奶叮嘱我:“千万不能提这件事,那只是个感冒而已。”看到我,他很开心,送了我几支毛笔,嘱咐我不要断了根,又写了几幅作品,让我带回去临摹。他写字的手在微微的颤抖,人也消瘦了许多,当时我还小,不懂这是化疗的结果,也不懂这将是死亡的前兆。直到有一天,我背着书包走在放学的路上,一向乐观的奶奶沉下了脸,对我说:“江老师死了。”“您刚才说什么?”我一下子觉得手足无措,麻木不仁地往家走。半响才反应过来,吃完饭就把自己反锁在房间哭了一夜…… 这些事情都已经时隔三年了,是的,他已经死了,他不会再拿戒尺滑过我的手掌,也不会精神抖擞地指挥大家唱歌了。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那天我去看他时,他抚摸着我的手掌,说了一些我听不懂的话,而且后来奶奶在整理他的作品时,发现“清风”后面还多了两个字“云海”…… 我真的后悔当初为什么没能交齐作业,为什么要让他失望,他最后抚摸了一下我的手,却是今世最刻骨铭心的疼痛蔓延,也是最后的一把戒尺!我怅然灰天,泪光里,浮现出了老师的面影……老师啊!您可知道,您的学生在遥远的人间思念您……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篇现实性很强的材料作文,考生首先要抓住材料的主要内容“戒尺进课堂”,然后根据材料分析戒尺进课堂的目的:让戒尺进入课堂,通过发挥戒尺的惩戒作用和威慑作用,帮助学生纠正或改正学习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引领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阳光做人、健康成长,正是学校顶着压力开展这项活动的本意和初衷。对于达州市大竹县第二小学校“戒尺进入课堂”这件事,网上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表示赞同,说现在的孩子大多都很有个性,又调皮捣蛋,让戒尺进入课堂,对于维持课堂纪律,尤其是对那些遵守纪律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好事;也有人表示担心,戒尺进课堂最难拿捏的是尺度,什么时候使用戒尺?惩戒到什么程度?这些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其实,大家的担心各有角度,目标也都是为了教学好、为了学生好。有关教师的惩戒权,也是近几年老师们关心的事儿,甚至是老师们的头疼事。 为什么头疼呢?“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一方面怕管严了,让孩子们不耐烦,还可能给自己带来一些工作上的‘麻烦’;另一方面,如果放之不管,感觉自己对不起自己的职业。”有老师这样说道。 综上所述,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立意:从赞同戒尺进课堂的角度:惩戒是最良好的教育、传统的惩戒教育让孩子身上有责任。从反对的角度进行立意: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在父母的殷殷期盼下,在繁重学习压力的挤压下,有的孩子呈现出了心理脆弱、情绪焦躁等不良现象。面对这样的孩子,教师还怎么敢再进行惩戒,应该以更人性化的心灵关怀进行对孩子教育。从辩证的角度立意:“惩戒不等于体罚。体罚指向人,惩戒指向人所犯的事。惩戒的目的不在‘惩’,而在于‘戒’”。全国知名语文教师王开东认为,惩戒只能谨慎而为,不能过多使用。惩戒本质上治标不治本,但却是特殊情况下不得不采用的有效手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网络上的两则帖子,乙对甲提出的三条反驳意见都存在逻辑错误,请参考①的方式指出另外两条反驳 意见的错误

甲:我家境困难,父母对我心疼爱护,付出很多,那些场景历历在目:夏夜蚊虫多,妈妈陪我写作业扇扇子一整夜;大雪天妈妈骑自行车带我上学却摔跤……所以我要感恩。 乙:①这些方式最终为孩子带来了什么翻天覆地大的变化吗?②驱蚊?自行车送上学?富人家一个封闭良好的住房,一辆车就能解决,但富人家的孩子不会因此格外感恩。③父母是不是该好好努力工作,提高生活水平,而不是通过低端的自我肉体折磨对孩子感情绑架?

①错在认为只有给孩子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才需要感恩。

_____

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从史书中所载的关于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详细尺寸等资料来看,。但问题在于,,但却没 有任何实物或图形流传下来。木牛流马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输工具呢?有学者认为,所谓的木牛,就是四 轮车;所谓流马,就是独轮车。对这种看法持有疑问的人指出,,若诸葛亮只不过是沿用而已,何至 于史书上大书特书呢?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朋友居五伦之末, ①  朋友是极重要的一伦。所谓友谊实即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关系。 ②  以 友谊作基础, ③  其他关系如父子夫妇兄弟之类均可圆满地建立起来。当然父子兄弟是无可选择的关系, 夫妇 ④  有选择余地,但一经结合便以不再仳离为原则, ⑤  朋友则是有聚有散可合可分的。 ⑥  , 说穿了,父子夫妇兄弟都是朋友关系,不过形式性质稍有不同罢了。严格地讲,一个充分具备好朋友品质的人,他一定也是一个好父亲、好儿子、好丈夫、好妻子、好兄弟。

 

A

实际

只要

/

固然

因此

B

其实

如果

/

不过

C

但是

只有

所谓

/

当然

D

然而

/

那么

可能

不过

然而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从小到大,虽然小明阅读了不少英雄人物的报道、传记,但是对这些英雄人物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自己学习却常常思考得不够,所以收获不大。

B. 从 2015 年共享单车诞生以来,不到三年时间,却飞速发展,让共享经济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然而,快速发展之下,共享单车的发展却开始失序。

C. “世界水日”活动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和水安全意识,以及爱水、节水、护水的良好风尚,营造厉行节约的浓厚氛围。

D.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食品安全和饮食健康问题,碳酸饮料销量的下滑便是具体的体现。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我们的文物保护常常处于被动局面,所以需要防.微.杜.渐.,而不是在被毁、被 盗之后叹息与无奈。

②这个年轻的创业团队有一个优点,在解决棘手问题时,绝不定.于.一.尊.,而是大家充分发表意见,选择最佳 方案,让事情得以顺利推进。

③他在荒原中穿行了一天一夜,终于发现一处被遗弃的木屋,找到一个烙饼,急不可耐地一口咬下去,哪知烙饼坚.如.磐.石.,差点磕掉门牙。

④对不听劝阻、反复违规的行为,我们必须严肃处理,不管是以前发生的,还是今后发生的,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惩.前.毖.后.的效果。

⑤现在,各国尤其是大国之间的交流,应秉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原则,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齐心协力打 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⑥大刘常常让人捉摸不透,比如处理一件事情,每当意见不统一、发生争论的时候,他要么改.旗.易.帜.,要么 人云亦云,要么默不作声。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④⑤    D. ②③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