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少 年 行 少 年 行 王维 贯休 一身能擘两雕...

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少 年 行                                      少 年 行

王维                                          贯休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锦衣鲜华手擎鹘,闲行气貌多轻忽。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一身能擘两雕弧”言少年多力善射,能左右开弓,表现了少年的射艺精良。

B. “虏骑千重只似无”写高傲的少年巧用计策,对来势汹汹的“虏骑”假装看不见。

C. 王诗开头两句中“一”与“千”通过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对比,来突出少年的英雄气概。

D. 贯诗“闲行气貌多轻忽”写出了青春少年悠闲自在、潇洒飘逸的特点。

E. 两首诗都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手法,把少年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BD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题中ABD项考核内容,CD项考核手法,其中B项,“巧用计策”“假装看不见”错误,本句写少年只身一人竟能左右驰突于敌阵之中,如入无人之境,体现他杀敌勇猛;D项,“轻忽”为轻视的意思,表现了贵族子弟的招摇过市、盛气凌人。故选B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骆秉章,原名俊,广东花县人。道光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稽察银库,却陋规,严检阅。吏不便其所为,欲齮龁①去之,会发其奸,不得逞。二十三年,银库亏帑事发,坐失察,褫职,罚分赔。及谳定,宣宗知秉章独持正无私,特旨以庶子用。寻丁母忧,服阕,补右庶子,先后命赴山东、河南、江苏按事。二十八年,擢侍讲学士。出为湖北按察使,迁贵州布政使,调云南。咸丰元年,广西匪炽,诏湖广总督程矞采赴湖南督办防务,秉章及提督余万清副之。三年春,官军收复武昌,暂署湖北巡抚诏赴徐州管粮台未行复署湖南巡抚寻实授在籍侍郎曾国籓奉命治团练始立湘军秉章力赞成之国籓亲率水师战靖港复失利布政使徐有壬、按察使陶恩培请奏劾罢其军。秉章曰:“曾公谋国之忠,不可以一时胜败论也。”国籓整军东征,饷械悉力资之无缺,十月,遂克武昌。湘军之名自此显。七年,湖南自军兴停漕运,米贱,而征折②犹沿旧价,民困赋绌。秉章减浮折,核中饱,民减纳而赋增。仿扬州例,抽收盐货厘金,岁入百数十万,给军无缺。十年,命赴四川督办军务。莅任,奏劾布政使祥奎、中军副将张定川不职,罢之。荐刘蓉,诏超擢署布政使。军事吏治,振刷一新。同治元年,京察,诏嘉秉章殄寇迅速,整顿地方,加太子少保。六年夏,疾愈视事,命以四川总督协办大学士。十一月,卒于官,优诏赐恤,称其“公忠诚亮,清正勤明”,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谥文忠。秉章晚年愈负重望,朝廷要政多谘决,西南军事胥倚之。所论荐人才,悉被任用,著勋名。川民感其削平寇乱,出于水火,及其殁,巷哭罢市。

(节选自《清史稿·骆秉章传》)

(注释)①齮齕(yǐ hé)侧齿咬噬,引申为毁伤。②征折:征,征收赋税;折,折色。清代赋税以粮充税谓之本色,以银两货币抵税需比米价而定,并有所折价,谓之折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诏赴徐州管粮台/未行/复署湖南巡抚/寻实授/在籍侍郎曾国籓奉命治团练/始立湘军/秉章力赞成之/国籓亲率水师战/靖港复失利/

B. 诏赴徐州管粮台/未行/复署湖南巡抚/寻实授在籍侍郎/曾国籓奉命治团练/始立湘军/秉章力赞成之/国籓亲率水师战/靖港复失利/

C. 诏赴徐州管粮台/未行/复署湖南巡抚/寻实授/在籍侍郎曾国籓奉命治团练/始立湘军/秉章力赞成之/国籓亲率水师战靖港/复失利/

D. 诏赴徐州管粮台/未行/复署湖南巡抚/寻实授在籍侍郎/曾国籓奉命治团练/始立湘军/秉章力赞成之/国籓亲率水师战靖港/复失利/

2.下面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 服阕,守丧期满除服。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B. 古代皇帝可以称皇帝、称谥号、称庙号、称年号等。宣宗是清道光帝皇帝的谥号。

C. 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清代的巡抚主管一省的军政、民政。

D. 少师、少傅、少保是太师、太傅、太保的副职,属东宫官职,后来名存职异,只是一个荣誉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骆秉章不徇私情,反遭报复。道光年间,骆秉章担任御史时,稽查户部银库,对于每次收税都严格把关,严厉打击行为不端的官员,因而触怒了许多人,反被陷害而革去官职。

B. 骆秉章改善民生,造福百姓。湖南开战后米价下跌,赋税不变,百姓苦不堪言。于是骆秉章减少赋税并查处官员中饱私囊的情况,这样一来百姓减少纳税而实际赋税收入增加。

C. 骆秉章善于吏治,整风选贤。他奉命前往四川督办军务。在任职期间他上奏弹劾行为不端的祥奎、张定川,举荐贤良刘蓉。在他的整治下,当地吏治清明,官场风气为之一新。

D. 骆秉章声势赫赫,深受朝廷倚重。他在抚湘督川十七年间,为川、湘两省乃至全国作出了重要贡献,晚年更承负重望,朝廷很多重要政事都要向他咨询才决定,功勋名声显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银库亏帑事发,坐失察,褫职,罚分赔。

(2)寻丁母忧,服阕,补右庶子,先后命赴山东、河南、江苏按事。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9分)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后徙睢阳。尝受《韩子》、杂家说于邹田生所。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扞吴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

梁孝王,景帝同母弟也,窦太后爱之,令得自请置相、二千石,出入游戏,僭于天子。天子闻之,心弗善也。太后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见,案责王所为。韩安国为梁使,见大长公主而泣曰: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而太后曾弗省也?夫前日吴、楚、齐、赵七国反时,自关以东皆合从西乡,惟梁最亲为艰难,将兵击却吴楚,吴楚以故兵不敢西,而卒破亡,梁王之力也。今太后以小节苛礼责望梁王。梁王父兄皆帝王,所见者大,故出称跸入言警车旗皆帝所赐也即欲以侘鄙县驱驰国中以夸诸侯令天下尽知太后帝爱之也。今梁使来,辄案责之。梁王恐,日夜涕泣,不知所为。何梁王之为子孝,为臣忠,而太后弗恤也?大长公主具以告太后,太后喜曰:为言之帝。言之,帝心乃解。安国名由此显。

其后安国坐法抵罪,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贪嗜于财。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

(节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故出称跸/入言警车旗/皆帝所赐也/即欲以侘鄙县/驱驰国中/以夸诸侯/令天下尽知太后/帝爱之也

B. 故出称/跸入言警/车旗皆帝所赐也/即欲以侘鄙县驱驰/国中以夸诸侯/令天下尽知太后/帝爱之也

C. 故出称跸/入言警/车旗皆帝所赐也/即欲以侘鄙县/驱驰国中/以夸诸侯/令天下尽知太后/帝爱之也

D. 故出称跸/入言警/车旗皆帝所赐也/即欲以/侘鄙县驱驰国中/以夸诸侯/令天下尽知/太后帝爱之也

2.(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

A. “僭于天子,僭,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

B. 大长公主,即皇帝的姑母一辈的人。史称帝姑。有时仅为尊号、封号或谥号,但也是皇帝的姑母辈。

C. 跸,古代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也指帝王的车驾或行幸之处。

D. 内史,官名。西周始置,协助天子管理爵、禄、废、置等政务。春秋时沿置。

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梁孝王和景帝是同胞兄弟,由于倍受窦太后喜爱,允许他推举丞相和二千石级官员,因此他进出、游戏的排场,比拟天子,超越了人臣的本分。

B. 在吴、楚、齐、赵等七国叛乱时,梁孝王派军队打退叛军,为阻止叛军西进,保卫太后和皇上立下功勋。

C. 由于韩安国明于事理,善于剖断,他终于通过太后,化解了景王和梁孝王之间的嫌隙。

D. 韩安国有大韬略,有才智,他所推荐的都是廉洁的士人,士人对他很称道和仰慕,就是天子也认为他是治国之才。

4.(小题4)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后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见,案责王所为。(5分)

2)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5分)

 

查看答案

(题文)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                  址:山脚

B. 既其出,则或其欲出者                咎:责怪

C. 于是余有                          叹:叹惜

D. 孰能讥之乎                          其:难道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选项对加点词的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 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                  鄙:边邑

B.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庐冢:墓旁的屋舍

C.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          朝服:换上朝服

D.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蔽沛公          翼:像翅膀一样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制止,约束)    B. 金石可(雕刻)

C. 之以孝悌之义(反复陈述)    D. 王无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犯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