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诗句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的一句是 A.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

下列诗句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的一句是

A.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句意境的理解。水墨画追求意境,一般不用太艳的颜色来表现。而这几首诗表现的景色意境基调:A项落霞秋水长天,应该是夕阳美景;B项林深的幽静,但是有青苔,虽然水墨可以表现意境,但是不够准确;D项是西湖六月莲叶绿荷花红的眼里景色,色彩不对,肯定不是。C项独钓寒江雪最适合了,就是画这个题材的。所以选C 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青霭入看无。     (王维《终南山》)

(2)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    (李白《______________》)

(3)李白登上金陵凤凰台,远眺时看到的自然景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尼采曾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和体验呢?

在阅读上面材料基础上确定文章的立意,题目自拟,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得少于800字。不得宿构或抄袭。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在《论语·述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阐述了君子与小人不同的人生态度。

(2)在《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大风可负大鹏的例子,说明了成功必须有所待。

(3)在《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飞鸟与猿猴,从侧面表现了蜀道之高之险。

(4)在《声声慢》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运用视听结合的表现手法,描绘了黄昏落雨的凄婉景象。

 

查看答案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完成小题。(5分)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在第二段文字中,孔子借用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1分)

2.孔子一方面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熏陶作用,另一方面又号召自己的学生对求鸣鼓而攻之,这样做是否自相矛盾?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后下列小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唐)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梅花:假借笛曲名《梅花落》中的梅花。此诗写于1129年,迁客:被贬谪之人。去长沙:汉代贾谊因受到权臣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曾写《吊屈原赋》以自伤。(注)

1.两首诗都选用了______意象,描绘出对_____一事的感受。

2.这两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分别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