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写道:“杏花,春雨,江南。……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

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写道:“杏花,春雨,江南。……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杏花”“春雨”“江南”给你怎样的联想?请运用“杏花”“春雨”“江南”三个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至少运两种修辞手不少于100字。

 

我终于来到了江南,那让我魂牵梦萦的水乡。又是一场春雨,如丝般落在泛着氤氲水汽的湖面。这天地间的朦胧,迷醉,让人流连忘返。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一直延伸向远方,空气中分明还有杏花的丝丝甜香。难怪白乐天有词云:能不忆江南?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联词扩展型题目。审题时需要弄清给出的词语间有什么联系,进而确定一个表达中心,再围绕这个中心来组合所给词语,使语意明确。可以根据所给词语的词性来选择修辞手法,名词可以运用拟人或比喻,如本题中的“杏花”就可以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杏花的颜色、形状等;“春雨”同样可以,如“像牛毛一样的春雨”。三个相互联系的名词放在一起,可以考虑排比手法;如果都不行,则可以考虑最容易运用的修辞手法——设问(反问)。语言表达时,还要字数要求,比如本题要求“不少于100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面的文字,给“女书”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5字)

女书流传在我国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潇水流域,当地有“一语二文”现象,即当地人说同样的话,却写两种文字:男人写端庄的方块汉字,实人写青美的斜体女书。江永的女性通过创造、使用专属于自己的文字而拥有了话语权。她们既可以“我写”。也可以“写我”。女书是表音文宇,以汉字为基础变形而成,其基本字只有390个左右。字符虽少,但基本可以完整地记录当地汉语方言。

女书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囗囗。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人工智能正在深入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中国在人口智能很多领域的源头创新上已经在部分领域领跑,甚至和全世界并跑。

B. 京沪高铁作为目前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的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促进了我国高铁配套技术的全面提高,推动了世界高铁技术的发展。

C. “和平尊”以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尊”为原型,尊体饰以中国传统吉祥纹饰,辅以丝绸之路等元素组成,体现和平发展、交流合作的理念。

D. 政府要使部门的局部和眼前利益服从于教育的长远和根本目标,冲破原有制度的制约和束缚,创造性地工作以实现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下列小题。

中华民族是最早仰望星空的民族之一,“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代表了人类对浩瀚宇宙的无限遐想。(甲)进入新千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正式提出“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和“开展有特色的深空探测和研究”。自此,中华民族的“奔月”梦想逐步变为现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发展的关键时期,(乙)“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接踵发射成功,火星“绕落巡”任务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技术进入世界前列。

(丙)面对祖国的召唤、人民的期盼,中国航天人将在十年探月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一个又一个深空探测的“中国距离”,为向实现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遐想    B. 逐渐    C. 接踵    D. 梦寐以求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B.     C.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失去了农耕基础,传统乡土世界逐渐被稀释,变得模糊而阒(jù)寂。只有村口的那座百年榕树下的庙宇,以其特有的节庆仪式,维系(xì)着村庄的人情市态和历史印记。

B. 雁荡山山清水秀,游客到此流连忘返,可以尽情地让自己的心灵徜(cháng)徉在美如仙境的大自然中,从而屏(bǐng)除心中的杂念,忘记尘世的烦恼。

C. 闻过饰非的人,极其容易在改革的道路上趑(zī)趄不前;闻过则喜的人,即使食不果腹、踽(jǔ)踽独行于荆棘遍布的征途,他也安之若素,一往无前。

D. 虽然孩子是一副大大咧咧的神态,但我知道她内心紧张——新课改并不能使孩子对成绩无动于衷,个中原因让人扼腕(wǎn)唏嘘,喟(kuì)然长叹。

 

查看答案

材料概括分析题

在某些时刻,我们都会感到“孤独”,杜交隔离,与他人切断联系。但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孤独的感觉取决于我们的状态以及如何看神它。大多数经历孤独的人,只要改变心态,就能改变感到孤独的状态。研究人员也提到过一些“长期孤独”人群,他们在一生中经历了沉重的孤独,即便所处的环境或人际关系发生变化也无法改变他们孤独的感觉。

研究表明,孤独会导致抑郁,而从小感到孤独的人长大后更有可能成为孤独(或抑郁)的人。2009年,英国开展了一项针对300名5~13岁儿童的研究,他们发现,孤独的儿童在青少年时期更有可能陷入抑郁,发生睡眠障碍,甚至影响学业。这项研究中的一些儿童与父母关系疏远,另一部分则与同龄人关系冷淡。比利时鲁汶大学心理学家马利斯·马埃斯的研究显示,只有那些与其他孩子在一起时感到孤独的儿童,才更有可能害羞、被欺负以及变得抑郁。

大学生人群中也存在相同的情况。孤独的学生有了知心好友后,会和所有人的表现一样。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不信任他人是产生孤独感,或让这种感觉持续存在的原因。有调查表明,有孤独感的儿童与青少年都不太信任别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孤独感也越来越强烈。

1.如何理解文中“孤独”的含意?

2.孤独给儿童的成长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3.从全文看,你认为如何才能摆脱孤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