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
②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
③古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晏几道)
④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
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增广贤文》)
⑥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毛泽东)
读了上面六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无根萍是全世界最小的开花植物。它本来不具备生存和发展的优势,①_____,反而生机蓬勃地开拓出一个广袤的萍的世界。无根萍生存之道有两大绝招。②_________。它可以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在36小时内长出一个新的植物体。第二个绝招是不断“缩小”“退化”。一般生物是顺向演化的,但无根萍③_________。演化到最后阶段,它几乎简化成了“一团细胞”,花只剩一枚雄蕊和一枚雌蕊。这种简单的构造使它更容易大量复制繁殖和传播。
下列句子中对“于”和“而”的含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取之于蓝 ③不拘于时
④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⑤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 “于”全相同,“而”全不同 B. “于”全不同,“而”全相同
C. “于”全不同,“而”全不同 D. “于”全相同,“而”全相同
下列句子不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A. 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D.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下列加点词语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B.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
C.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毁坏;毁灭)
D.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流传)
(题文)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赞扬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B.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 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 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 沧海泣珠”“ 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