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

②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

③古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晏几道)

④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

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增广贤文》)

⑥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毛泽东)

读了上面六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勤学笃志,追求成功 古人云:“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成功也是如此。只有志存高远,勤奋专注才能铸就成功的辉煌。 成功者,需有“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远大志向。 一个人只有有了坚定的目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身处动乱中的黄家驷励志报国,将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深深扎根于脚下的乐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外科学的发展;受到迫害的草婴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坚持以翻译《托尔斯泰小说全集》来对抗生命的虚无;年轻的王永志将求学之志深藏心中,努力求学,刻苦专研,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他们的成功都来源于内心的坚守,有了目标,心才会沉稳下来,故曰:成功需要志存高远。 成功者,需有“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勤奋。 成功不会凭空而来,就如著名作家迟子建曾经说过的那样:“它要养精蓄锐几时,苦苦求索几时才能获得一个瞬间的辉煌。”著名红学家冯其庸早年即使生活艰苦,也不曾放弃勤奋苦读;“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吕蒙,其成功也来源于他的手不释卷;著名相声侯宝林在买不到想要的书时,甚至会冒着寒风,亲自跑到北大图书馆手抄一份三十万字的《谑浪》等等。成功不是一条坦途,也不是一个美差,“满招损,谦受益”,唯有勤奋,是永远不会错的成功基石。 成功者,需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专注。 专注,是对学问的热爱,是对目标的坚守。钱钟书坚守了寂静,专注于学习,终成为学贯中西的一代大师;叶嘉莹先生一生致力于在东西方普及诗词,生活的艰难无法打消她心中对诗词的坚守;朱英国坚守了孤独,无数次的失败阻止不了他成功的决心,终培育出“红莲型”杂交水稻,造福万家。由此观之,专注,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老舍在他的《四世同堂》中曾写到:“时间最能考验一切,能把一切打回原形。”确实,成功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辉煌,都是建立在无数血与泪的经历至上。林则徐曾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追求成功,需要坚持,更需要不屈不挠的勇气与决心。 成功之路是孤独的,唯有志存高远者、勤奋钻研者、专注认真者,才能在抵达终点时,回望来路,发现曾经洒过汗水的地方,早已春暖花开。就像迟子建曾说的那样:“我们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销蚀。”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要确定立意,首先要明确这六句话的含意。①“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的意思是把正义放在前面、个人利益放在后面的人是荣耀的,把个人利益放在前面、正义放在后面的人是耻辱的。这句话强调义比利重要。②“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意思是我愿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这句话表达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以身报国的志向。③“古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的意思是自古以来,许多人都为虚名所耽误,我宁愿抛弃虚名,也不愿违背自己的心志。这句话强调不要为了追求虚名而违背心志。④“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意思是勤奋的人学习到三更半夜,熄灯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他们又起来学习。这句话强调学习要勤奋。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意思是读书人要一心读圣贤书,别管其他事情。这句话强调读书要专注,不要受外界干扰。⑥“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意思是孩儿立下志向走出家乡,发誓学习不取得成就就不回来。这句话强调志向是人前进的动力。考生需从以上句子中选择两到三句,根据句子含意的共性和联系确定立意。比如,选①③,可立意为“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选②⑤,可立意为“既要埋头读书,也要眼观世界,有所作为”选③⑥,可立意为“面对‘名’,有所为,有所不为”;选④⑤⑥,可立意为“立志+勤奋+专注=成功”。行文时注意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形成有机联系,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体现自己的感触与思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无根萍是全世界最小的开花植物。它本来不具备生存和发展的优势,①_____,反而生机蓬勃地开拓出一个广袤的萍的世界。无根萍生存之道有两大绝招。②_________。它可以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在36小时内长出一个新的植物体。第二个绝招是不断“缩小”“退化”。一般生物是顺向演化的,但无根萍③_________。演化到最后阶段,它几乎简化成了“一团细胞”,花只剩一枚雄蕊和一枚雌蕊。这种简单的构造使它更容易大量复制繁殖和传播。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对“于”和“而”的含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②取之蓝            ③不拘

④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天下诸侯已困矣      ⑤臂非加长也,见者远

⑥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A. “于”全相同,“而”全不同    B. “于”全不同,“而”全相同

C. “于”全不同,“而”全不同    D. “于”全相同,“而”全相同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不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A. 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D.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语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涂有饿莩而不知(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B. 锲而不舍,金石可(雕刻)

C. 一夫作难而七庙(毁坏;毁灭)

D. 六艺经皆通习之(流传)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赞扬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B.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 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 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 沧海泣珠”“ 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