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的问题。 立德树人是一项...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的问题。

立德树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立体化的长期任务。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只要学校和老师率先垂范,加强引导,就能完成这一个根本任务。学校要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强。学生有了良好的道德素养,他们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

①学校和老师率先垂范,加强引导,不一定“就能完成这一个根本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一定就强 学生有了良好的道德素养,他们的理想不一定就能实现。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的问题”,且题干明确说明“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这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首先应找到语段中表达过于绝对化的语句,要特别注意“一定”“必定”“只要……就”“只有……才”等词语。如“只要学校和老师率先垂范,加强引导,就能完成这一个根本任务”“学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强”“学生有了良好的道德素养,他们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只要……就能”“就”“就一定”等词语让句子的表达过于绝对化。然后分析例句,“学校和老师率先垂范,加强引导,不一定‘就能完成这一个根本任务’”,该例句把原句中“只要……就”换成了“不一定”,考生可以模仿这种形式修改其他两个句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说话的目的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说话时用的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_____,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每一个社会都有它自己的经济基础和与这种基础相适应的政治制度。_____ ,因为,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_____ 。有了语言,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能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共同斗争,协调在同自然力的斗争中、在生产物质资料的斗争中的共同行动。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阁下德高望重,知识渊博,待人和气,这件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B. 这家饭店开张以来,我先后两次光顾,深感他们的服务一流,菜价公道。

C. 拙作已经寄出,心中惶恐不安,望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D. 今天大家于百忙之中拨冗前A来参加庆祝我七十华诞的宴会,我表示衷心的感谢。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微信朋友圈里的很多人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私密性是微信朋友圈的基本属性。但是        。每个人在各自朋友圈发信息时,要承担一定的“注意义务”。

①人在朋友圈发布或转发信息要慎重

②还要恪守公共交往规则及秩序

③朋友幽又具有公共性质

④不能盲目动指头

⑤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

⑥在朋友圈里除了要遵守社交礼仪外

A. ⑥④⑤②③①    B. ⑤③⑥②①④    C. ③⑥①⑤④②    D. ①⑤⑥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面对美如西施一样的西湖,有人竟然伸出光脚,把西湖当做洗脚盆,把两湖水当洗脚水,这跟焚琴煮鹤一样大煞风景,既没文化,也不文明。

②他自幼学习音乐,朝歌夜弦,反复揣摩,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可以说是“十八般乐器”样样精通,因而在演艺圈占有一席之地。

③目前,中国海军在渤海某海域组织实施了航母编队实弹演习,共动用辽宁舰等各型舰艇数十艘、飞机数十架,这场军演真可谓万人空巷、举世瞩目。

④小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工厂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已经娴熟地掌握了专业技术,达到了目无全牛的境界。

⑤对于刚刚起步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无论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都要脚踏实地,登高自卑,绝不能好高骛远,妄想一步登天。

⑥李彦宏告诫跃跃欲试的年轻人:一定要有向前看两年的眼光,否则,你吃到的很可能是剩下的残羹冷炙

A. ①②⑤    B. ③④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庄子•逍遥游》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是说大鹏呀高飞万里,必须借助强劲大风负载其巨大的翅膀。

(2) 《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归去来兮辞》中,作者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 知来者之可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