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马龙放下了老脸,屈尊加盟湖人...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马龙放下了老脸,屈尊加盟湖人抱大腿,但是奢华的湖人F4却在内江和伤病的侵蚀下变得外强中干

②我进入先生曾供职的广东省博物馆从事书画鉴藏工作,有幸添列门墙,跟随先生学习书画鉴定近十年。

③甲午战争前夕聂士成赴东北和朝鲜等地查询拜访和测绘地形,对山川要塞管窥蠡测均用新法绘图说明。

④他每天宵衣旰食,日出而作,日息而归,白天忙着经管牛羊,夜间还得挑灯储备牛羊群过冬的青饲料。

⑤小林前去看房,每平方米45000元的开价自己还没来得及权衡比较,新房就被他人定走了,最终铩羽而归

⑥入伍10多年来,由他搬运出入库的装备器材有上万件,次次毫厘不爽,就连一位中科院专家也感到惊叹。

A. ①②⑤    B. ③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②⑥

 

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贬义褒用。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政务而辛勤工作。用错对象。铩羽而归:铩:摧残,伤害。铩羽:翅膀被摧毁。比喻失败或不得志而归。对象错配。外强中干:形容外表强壮,内里空虚。添列门墙:谦辞,表示自己愧在师门。毫厘不爽:形容一点不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自然景色风云际会,为下文写茅屋内景张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批评塾师授知“小学而大遗”的例证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秋登越王台①

康有为

秋风立马越王台,混混龙蛇最可哀。

十七史②从何说起,三千劫③几历轮回。

腐儒心事呼天问,大地山河跨海来。

临睨飞云横八表,岂无倚剑叹雄才!

【注】①越王台,一名粤王台,为西汉南越王赵陀所建,位于广州越秀山上。此诗作于光绪五年(1829)秋,此时康有为22岁。②十七史句,用宋末文天祥语。文天祥被俘后,元人劝降。文天祥答道:“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意谓事情太多,一切无从说起。③印度佛经记载,世界经历若干万年毁灭一次,叫做一“劫”。“三千劫”意谓天灾人祸之多。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并感怀,诗人将马带入越王台上,用“立马”而不用“独倚”,主要是为了突出一种英气。

B. 颔联反思历史,睥睨古今,大气磅礴。“从何说起”寄托着诗人的无比愤懑与深切责问。

C. 颈联中的“腐儒”“天问”,诗人自比杜甫、屈原,心事重重,体现了诗人的时代敏感 性和忧患意识。

D. 尾联“临睨”是居高临下的意思,“八表”即八荒之外。诗人慨然而立,一种激越的情怀喷涌而出。

E. 全诗是游览名胜古迹之作,采用比喻、用典、反语、融情于景等多种手法表达感慨, 基调悲壮昂扬。

2.结合全诗,对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琪,字台秀,五代祖憕,天宝末,礼部尚书、东部留守.安禄山陷东都,遇害,累太尉,谥曰忠懿. 憕孙寀,元和朝,位至给事中。寀子敬方,文宗朝,诚议大夫。敬方子縠,广明中,为晋公王铎都统判官,以收复功为谏议大夫。

琪即縠之子也,年十三,词賦诗颂,大为王铎所知,然亦疑其假手。一日,铎召縠宴于公署,密遣人以《汉祖得三杰赋》题就其第试之,琪援笔立成。赋尾云:“得士则昌,非贤罔共,宜哉项氏之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铎览而骇之,曰:“此儿大器也,将擅文价。”

昭宗时,李谿父子以文学知名。琪年十八,袖赋一轴谒谿。谿览赋惊异,倒屣迎门,谓琪曰:“余尝患近年文士辞赋,皆数句之后,未见赋题,吾子入句见题,偶属典丽,吁!可畏也。”琪由是益知名,举进士第。天复初,应博学弘词,居第四等,授武功县尉,转运巡官,迁左拾遣、殿中侍御史。自琪为谏官宪职,凡时政有所不便,必封章论列,文章秀丽,览之者忘倦。

庄宗入汴,素闻琪名,因欲大任。同光初,历太常卿、吏部尚书。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陈经国之要。琪因上疏曰:

臣闻王者富有兆民,深居九重,所重患者,百姓凋耗而不知,四海困穷而莫救,下情不得上达,群臣不敢指言。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何议而不臧?

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俄遇萧墙之难而止。

琪虽博学多才,拙于遵养时晦,动而见排,由己不能镇靖也。以太子太傅致仕。长兴中,卒于福善里第,时年六十。

(节选自《五代史•卷五十八列传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

B. 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

C. 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

D. 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赠,古代皇帝为已死官员加封官爵称号。《清史稿·岳起传》:“帝深惜之,赠太子少保。”

B. 辟,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文中含义为“任命官职”。

C. 同光,与文中“天复”都是用以纪年的年号,古代帝王“改元称帝”,都有独立的年号。

D.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与《张衡传》“上书乞骸骨”中“乞骸骨”之义略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琪簪缨世胄,算得上几世之泽。先祖中有多人曾担任不同朝代的显要官职,有的忠烈垂范,有的功勋卓著。

B. 李琪博学多才,堪称文坛俊杰。他十三岁就因辞賦为晋公所知,在晋公偷偷测试他时,以文思才学令其大为称赞。

C. 李琪辞无所假,可谓远近知名。李谿忧虑当时文人辞賦不能及时体现主题,赞赏李琪文章典雅,李琪因此更加闻名。

D. 李琪擅长政论,仕途却最终受挫。庄宗欣赏他的奏书言策,任命其为国计使,后又直升辅相,不久因祸起萧墙而停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琪年十八,袖赋一轴谒谿。谿览赋惊异,倒屣迎门。

(2)琪虽博学多才,拙于遵养时晦,动而见排,由己不能镇靖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乡村振兴再一次成为2018开年新政略。乡村振兴要顺应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内蒙古巴彦津尔市五原县是农业大县,素有“河套粮仓、葵花之乡”的美誉,畜牧业也极其发达。近年来,由于地处黄河灌区,五原县土壤严重盐碱化,耕地次生盐渍化面积每年递增。增草兴牧,成为关系到县计民生,也关系到农业生态环境承续发展的关键。

2017年初,县政府与蒙草签订协议,计划用5年时间改良盐碱地,进一步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提升农村综合经济发展能力。利用其大数据平台,蒙草汇集县内10个乡镇的样品,将水、土、气、光、热、肥等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引入先进种植技术,如水培、雾培和基质培等,指导农民合理规划种植,掌握高效载培技术,并精准控制作物生长,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另一方面,秉持其一贯的用乡土植物修复生态的理念,采集驯化耐盐植物35种,19种已被成功用于修复盐碱化土地,“万亩农业示范园区”土壤舍盐量已由0.6%降到0.25%,可实现种子落地自繁。

五原县由政企共同建设的农业大数据平台,已成为三产融合的标杆项目。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支持力度的加大蒙草通过农业生态大数据这样的三产融合创新,必将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前景。

(节选自中国新闻网2018年2月26日)

  材料二:

  中国拥有草原近4亿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0%,如何做好草原生态保护? 又如何将生态保护与农牧业持埃发展生态扶贫等工作高效统筹起来? 蒙草董事长王召明说,“我的建议是,构建草原生态大数据平台。”蒙草的草原生态大数据平台,集成了某一地区近几十年以来的水、土气人革.古.微生物子生态吴键园素指标数据,运用科学的数据储备和分析,可以实现锁定任何一经纬度或某一种植物,就能查询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等科研数据,获知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治理方案。

  呼和塔拉草原是蒙草生态草原修复的代表项目。这片历史上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由于自然和人为影响,变成了砂石遍地的荒滩。蒙草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平台数据等技术手段,用两年时间将其恢复成2万余亩的人工草原,重现草原生态风光,与大青山共同构筑起一道绿色风景线,堪称“山水林田湖草”样板生态区。

  (摘编自中国科技网2018年3月9日)

材料三:

蒙草作为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企业,以“小草扎根”的力量,立足“草、草原、草科技”构建产业生态圈。正从内蒙古走出去,服务全国乃至全球的生态修复市场。

生态修复不靠经验,靠大数据。蒙草主营业务有种业科技、生态修复等,希望凭借其种质资源库和大数据平台,实现生态修复的标准化和产品化。近几年,蒙草已将“生态理念+技术智慧+资源储备+管理标准+生态产品”的生态修复模式复制成疆革、藏草、滇苹、秦草等事业群,并在新加坡、蒙古国、俄罗斯、加拿大和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建立起生态修复科研及草种业合作关系,以驯化乡土植物修复生态的理念和智慧,服务于“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

  (摘编自环球网2018年4月3日)

材料四:

蒙草坚持以科技手段驯化乡土植物,修复生态环境。自然规律告诉我们,一个地方造合长什么样的植物不是由人决定的,而是由这个地方的水、土、气等生态要素决定的,驯化乡土植物修复生态,是规律所驱。每到一个地方,蒙草都先由科研人员详细调研这里曾经生长过哪些植物。然后再结合具体生态修复类型给 出“适地”、“还情”“适植物的解决方案,主旨是通过人工干预,恢复生态的自愈能力。

蒙草乡土植物博物馆陈列着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石竹、北葱、二色补血草、山韭等数百种本土野花野草已成为生态修复的重要品种。经过20余年的积累和实践,蒙草建起“土壤大数据”和“种质资源大数据”,收集乡土植物种质资源近2000种、3000余份,植物标本 2800 余种、2 万余份, 土壤样本近40万份。 

(摘编自蒙草网2017年10月19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农业畜牧业都很发达,近年来,由于地处黄河灌区,土壤盐碱化严重,生态环境堪优。

B. 蒙草的草原生态大数据平台,可以实现情定任何一经纬度或某一种植物,就能查询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等科研数据。

C. 蒙草希望凭借其种质资源库和大数据平台,将束在新加坡、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建立生态修复科研及草种业合作关系。

D. 科研人员够到一地都要详细调研这里曾经生长过哪些植物,目的是寻找“适地”、“适情”、“适植物”的生态修复方案。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蒙草在五原地区采集驯化耐盐植物用于修复盐碱化土地,正是体现了其通过人工干预,恢复生态自愈能力的宗旨。

B. 蒙草在五原地区的增草兴牧、实现盐碱化土地修复,主要凭借其驯化乡土植物能复生态的理念和先进的大数据平台。

C. 借助草原生态大数据平台.掌握个地区的水、土、气、人、草、畜、微生物等数据,有助于精准修复该地区生态。

D. 呼和塔拉草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影响,变成了砂石遍地的荒滩,蒙草用两年时间将其修复成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

E. 生态修复不靠经验,靠大数据。因而,五原县盐碱化土地修复呼和塔拉草原生态修复的经验是无法复制的。

3.作为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企业,蒙草正从内蒙古走出去,服务全国乃至全球的生态修复市场。请结合四则材料,概括蒙敢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网红,即网络红人,是“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下面是不同时期的”网红“代表人物和事件。

(1)外卖小哥雷海为击败北大硕士荣获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一单外卖送到了,一首诗也背会了,心里特别高兴”,被“网红”的雷海为如是说。

(2)为发掘本土优秀微商案例,助推黔货出山,贵州省首届“最美微商网红”年度人物推选活动在贵阳全面启动。

(3)PAPI酱,以嬉笑怒骂的形式针砭时弊,被网友称为“2016年第一网红”,因常爆粗口,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勒令整改。今年,依旧火热的PAPI酱的首单广告拍出2200万元的高价。

(4)一段时间以来,地铁频频惊现“脱衣女”。更有甚者,面对大妈递过来的衣服说:“别阻拦我当‘网红’!”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