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类起源于地球上的少数地区,之后逐渐扩散到广阔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类起源于地球上的少数地区,之后逐渐扩散到广阔的各大洲。数量有限的早期人类群体处于孤立、分散状态,他们由于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等的不同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部落、民族和文化。虽然人类的数量不断增长、分布越来越广、交流越来越多,但文化多样性始终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它是不同人类群体对世界认知和自身文化身份的表达。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三届大会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把“文化多样性”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其文化遗产。当前,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仍然是人类文明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文化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如分为村落、社区、城镇、部落、民族、地区、国家、大洲、教派、宗教等文化,这些不同层次的文化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随着科技和交通运输等的发展,不同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并相互影响,从而形成更大范围的文化圈。具体地看,各个人类群体在不同领域的文化需要一些特殊的文化形式来组织,从而形成体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组织型文化是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语言和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宗教与主流文化(如儒家思想),而且二者本身也存在紧密联系。历史上,语言和宗教、主流文化是形成区域文化和文化圈的重要文化因素。

文化多样性不仅是人类对世界不同认知和自身文化身份的表达,而且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多样性的存在促使不同文化相互了解和学习,推动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和人类社会发展。文化多样性既是世界文化生态的基本特征,也是-种价值观。作为-种价值观,就是既要认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恪守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当前,文化多样性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依然需要我们尽力维护,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相似,能够帮助人类应对世界资源的有限性。从自然的角度看,地球的最大特点之-是生物多样性,而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密不可分。生物多样性为文化多样性提供物质基础,文化多样性反过来又反映不同人类群体对其所处环境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因此,文化多样性有助于促进人类对地球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从而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世界上如果只有一种文化,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多姿多彩。多姿多彩的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对待不同文化,我们必须秉持平等、谦虚、包容的态度,使人类文明在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中不断向前发展。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9月25日)

1.下列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指不同的人类群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表达、弘扬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

B. 文化多样性是由人类历史进程中不同层次的文化体系构成,代表着各个人类群体在不同领域的文化需要。

C.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它的存在促使不同文化相互了解和学习,推动文化交流,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D. 文化多样性反映了人类群体对其所处环境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能促进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 文章以人类起源为出发点,以人类文明发展为落脚点,阐明了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B. 文章论述不同领域的人类群体有着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意在表明文化多样性形成的原因不同。

C. 文章从价值观的高度阐明了作者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明确了研究文化多样性应有的正确态度。

D. 文章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分析文化多样性,意在阐明文化多样性在当前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早期人类群体处于孤立、分散的状态,由于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等的不同,对世界认知的方式和对自身文化的表达也不相同。

B. 人类群体在不同领域的文化需求由两种文化形式来组织:一种是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语言,一种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宗教和主流文化。

C. 生物多样性是世界自然生态的最大特点,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生态的基本特征,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都很重要。

D. 如果我们不能秉持平等、谦虚、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文化,不尊重差异,不理解个性,人类世界就不可能呈现出现在这样多姿多彩的文化。

 

1.A 2.B 3.A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文化多样性……指不同的人类群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错误,由文章第一段“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三届大会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把‘文化多样性’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其文化遗产”可知,A项偷换概念,人类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其文化遗产”的,而非“丰富多彩的活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力学家说:“没有脚与地面的摩擦,人便无法走路;没有绳子于之间的摩擦,绳子便不可能成结。”哲学家说:“没有摩擦,社会便不会前进;没有摩擦,人们怎么能联结成为一个整体。“文学家说:“摩擦是一连串轻微的碰撞,碰撞是一次激烈的摩擦。有了摩擦与碰撞,才会有鼓声、琴声、钟声,才会有世界的进步曲。”

请以“摩擦”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题文)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在与贾母等人一起吃饭时,受风姐、鸳鸯支使,故意搞笑逗乐。下面是相关的场面描写,同是笑,各人的笑相不同,反映出各自的身份、个性乃至年龄、体质的差异,试选取三个人的笑相评点说明。

(原文)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嗳呦”;宝玉早滚到贯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室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于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查看答案

《红楼梦》中,大观园众姊妹结成“海棠诗社”,下列咏海棠的诗句中,哪一句是林黛玉所写的?

A.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B.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C.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D.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济世忠告“和“心忧天下”单元所选篇目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颛臾的地理位置就在鲁国境内,有名正言顺的政治地位,素来谨守君臣关系,因此孔子认为季氏没有攻打颛臾的理由。

B. 唐太以魏征为镜,魏征给唐太宗“十思“之镜。“十思“之镜反映了“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主旨,开拓了唐太宗“居安思危”的境界和治理李唐王朝的途径。

C. 《病梅馆记》托物言志,以梅议政。对封建统治的腐朽、暗以及庸俗现象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对追求个性解放和要求变革的进步思想作了真切的反映。

D.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形影相随,二人思想的不同和他们的个性有关,和《论语》《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录有关,还和二人生存的时代有关。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世态人生”单元所选篇目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药》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一家,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夏家,揭示革命者的悲哀,两条线索从并行到融合,其交织的关键是买人血慢头。

B. 《药》中的坟墓群被“一条细路”界限分明地分成了“左右”两边。寓意着夏瑜等资产阶革命者并没有和普通群众站到一起去,而是“各自为营”。

C. 《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的“我”天真单纯、对世界充满了热爱;同时叛逆轻狂,做事有些莽撞。这显示了“我”只是在年龄上刚迈入成年而在心理上却依然是充满童真的少年。

D. 婴宁中以欢笑对待世俗的纷纭,由“无时不笑”到“矢不复笑”,再到“反笑为哭”的变化意味着婴宁自然天性的失落和对社会礼法的顺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