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力学家说:“没有脚与地面的摩擦,人便无法走路;没有...

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力学家说:“没有脚与地面的摩擦,人便无法走路;没有绳子于之间的摩擦,绳子便不可能成结。”哲学家说:“没有摩擦,社会便不会前进;没有摩擦,人们怎么能联结成为一个整体。“文学家说:“摩擦是一连串轻微的碰撞,碰撞是一次激烈的摩擦。有了摩擦与碰撞,才会有鼓声、琴声、钟声,才会有世界的进步曲。”

请以“摩擦”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次摩擦,只为你能崛起再来 一朵花开,只为一场春来;一株草绿,只为一片生意,一次摩擦,只为你能崛起再来。——题记 风缓缓地吹着,调皮地拨动着人们的发稍,草慢慢地摆着,尽显一片生机盎然……她走在上学的路上,身边宜人的景色无法调解她失落的心情,是的,在这次大考中,她又失败了。昨夜父母责骂的情景仍在她脑海中浮现……现在的她已经绝望了,她决定告别好学生的行列,加入“坏”学生的队伍…… 她来到教室,一陈陌生的感觉袭来,这时的她才想起,昨天老师对座位进行了大调动,。她慢慢地走到自己的位置,那是一个偏后的位置,应该也是老师心中好学生与坏学生的临界点,真的是样吗?她在心中冷笑了一下。 她的同桌与她的成绩差不多,不过,同桌的成绩是“大跃进”,而她的成绩是“抛物线”…… 上午的课她都在发呆和睡觉中度过,原来球学生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啊,她对自己冷笑了一下。放学时,她看见班主任把同桌叫了出去,“期望蛮高的嘛,她在心里暗暗地想道,但心里却明显有了一股酸意。 下午,她们仍像上午一样趴在桌子上,这时,她听见了同桌与别人的一段对话…… “今天老师叫你出去干嘛啊?” “没什么,就说考得不错,让我好好努力下去,还让我别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这是同桌的声音,她心里一陈酸痛。 “周围环境?什么意思,该不会是说我吧?” “没有,怎么可能是你,我想应该是指那些现在开始堕落,不思上进的人吧……”同桌的话有着某种强烈的意味,于是她开始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多日来的压抑开始爆发,她站起来用力拍打了一下桌子:“够了,说白了不就是在说我吗?” “没错,就是说你,不就几次考试吗?你至于堕落成这样吗?”同桌立即反驳。 “我堕落不堕落关你什么事?你有什么资格说我?” “就凭我考得比你好!……” 那个下午,她和同桌争执了许久,回到家后她大哭了一场,心中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得更好!” 于是,她又开始努力,奋斗。每次当她想要放弃时,那次争执的情景总会浮现,于是她坚持了下去……期末考试在她用汗水与泪水的浇灌下为她呈送了一个大大的果实——榜首。她看着自己在榜首的名字时,她笑了,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她得意地拿着成绩单往座位走去,本想向同桌炫耀一番,回去一看,同桌不知什么时候走了,在她位置上留下了一张纸条,那是给她的,上面写着:“一场花开,只为一场春来;一次摩擦,只为你能崛起再来,现在,我的任务完成了! 看完后,她哭了,原来那次只是老师与同桌合伙排演的“摩擦”……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话题作文。先认真分析材料,所给的材料是力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分别从物理现象、哲学思考、生活现象等方面指出了“摩擦”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本次作文的要求是以“摩擦”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所给的材料中有关“摩擦”的现象,可以作为本次作文的写作视角。但是,如果想要有更准确更深刻更新颖的立意,还需要审清“摩擦”的内涵或外延。“摩擦”本义即“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运动的作用。” 也比喻个人或群体间因彼此利害矛盾而引起低烈度的冲突、抵触,或者人们办事受到的阻力,困难。摩擦,既是一种物理现象,又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相处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摩擦有消极的一面,也积极的一面,但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利的。尽管摩擦有害也有利,但材料运用假设和陈述两种句式,肯定了摩擦积极的一面:没有磨擦是不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写文章要紧扣摩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两个角度进行构思,开头可先从摩擦的弊端入手略写一段,欲扬先抑,再强调出其积极方面。如果运用求异思维,反向立意写摩擦的负面影响,则偏离命题人旨意。写记叙文小到可以写同伴之间的小摩擦,最终反而增进了感情;大到可以写人与自然的摩擦,人类最终认识到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甚至还可以写国家与国家间的摩擦,使两国关系更加和睦。行文时要注意运用欲扬先抑、倒叙等手法,进行细节描写。如果写一次摩擦导致的后果,揭示同学间因为小摩擦带来的大悲剧,则视为离题。本次作文的拟题参考:①摩擦之美,②摩擦成就辉煌,③润滑诚可贵,摩擦价更高,④给生活多加润滑剂,⑤与命运摩擦,点生命之灯,⑥少一些润滑,多一些摩擦。写成记叙文,应注意如何通过情节来展示、体现“摩擦”,最终表明对摩撞的认识。写成议论文,需紧扣“摩擦”的内涵或外延立意,注意如何扣住“摩擦”这一概念展开论述,可以从意义,功用、对待方式等角度阐释对“摩擦”的认识、理解,也可反向立意,阐释“摩擦”的负面效应。避免暗中偷换概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在与贾母等人一起吃饭时,受风姐、鸳鸯支使,故意搞笑逗乐。下面是相关的场面描写,同是笑,各人的笑相不同,反映出各自的身份、个性乃至年龄、体质的差异,试选取三个人的笑相评点说明。

(原文)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嗳呦”;宝玉早滚到贯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室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于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查看答案

《红楼梦》中,大观园众姊妹结成“海棠诗社”,下列咏海棠的诗句中,哪一句是林黛玉所写的?

A.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B.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C.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D.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济世忠告“和“心忧天下”单元所选篇目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颛臾的地理位置就在鲁国境内,有名正言顺的政治地位,素来谨守君臣关系,因此孔子认为季氏没有攻打颛臾的理由。

B. 唐太以魏征为镜,魏征给唐太宗“十思“之镜。“十思“之镜反映了“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主旨,开拓了唐太宗“居安思危”的境界和治理李唐王朝的途径。

C. 《病梅馆记》托物言志,以梅议政。对封建统治的腐朽、暗以及庸俗现象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对追求个性解放和要求变革的进步思想作了真切的反映。

D.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形影相随,二人思想的不同和他们的个性有关,和《论语》《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录有关,还和二人生存的时代有关。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世态人生”单元所选篇目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药》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一家,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夏家,揭示革命者的悲哀,两条线索从并行到融合,其交织的关键是买人血慢头。

B. 《药》中的坟墓群被“一条细路”界限分明地分成了“左右”两边。寓意着夏瑜等资产阶革命者并没有和普通群众站到一起去,而是“各自为营”。

C. 《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的“我”天真单纯、对世界充满了热爱;同时叛逆轻狂,做事有些莽撞。这显示了“我”只是在年龄上刚迈入成年而在心理上却依然是充满童真的少年。

D. 婴宁中以欢笑对待世俗的纷纭,由“无时不笑”到“矢不复笑”,再到“反笑为哭”的变化意味着婴宁自然天性的失落和对社会礼法的顺应。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琵琶女调弦校音的动作,表明了她此时已经进入乐曲的情景之中。

(2)韩愈的《师说》中,士大夫之族拒绝从师学习的借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在《锦瑟》中追忆往昔,生出了“_____________”的遗憾感喟之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