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大观园众姊妹结成“海棠诗社”,下列咏海棠的诗句中,哪一句是林黛玉所写的?
A.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B.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C.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D.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下列有关“济世忠告“和“心忧天下”单元所选篇目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颛臾的地理位置就在鲁国境内,有名正言顺的政治地位,素来谨守君臣关系,因此孔子认为季氏没有攻打颛臾的理由。
B. 唐太以魏征为镜,魏征给唐太宗“十思“之镜。“十思“之镜反映了“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主旨,开拓了唐太宗“居安思危”的境界和治理李唐王朝的途径。
C. 《病梅馆记》托物言志,以梅议政。对封建统治的腐朽、暗以及庸俗现象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对追求个性解放和要求变革的进步思想作了真切的反映。
D.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形影相随,二人思想的不同和他们的个性有关,和《论语》《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录有关,还和二人生存的时代有关。
下列有关“世态人生”单元所选篇目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药》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一家,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夏家,揭示革命者的悲哀,两条线索从并行到融合,其交织的关键是买人血慢头。
B. 《药》中的坟墓群被“一条细路”界限分明地分成了“左右”两边。寓意着夏瑜等资产阶革命者并没有和普通群众站到一起去,而是“各自为营”。
C. 《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的“我”天真单纯、对世界充满了热爱;同时叛逆轻狂,做事有些莽撞。这显示了“我”只是在年龄上刚迈入成年而在心理上却依然是充满童真的少年。
D. 婴宁中以欢笑对待世俗的纷纭,由“无时不笑”到“矢不复笑”,再到“反笑为哭”的变化意味着婴宁自然天性的失落和对社会礼法的顺应。
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琵琶女调弦校音的动作,表明了她此时已经进入乐曲的情景之中。
(2)韩愈的《师说》中,士大夫之族拒绝从师学习的借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在《锦瑟》中追忆往昔,生出了“_____________”的遗憾感喟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自 贻
杜牧
杜陵萧次君①,迁少去官频。
寂寞怜吾道,依稀似古人。
饰心无彩缋②,到骨是风尘。
自嫌如匹素,刀尺不由身。
【注】①杜陵:西汉宣帝的陵墓,位于长安城东南的杜原上,因建于杜县而得名。萧次君:《汉书》记载,萧育,字次君,为人刚直严猛,做官常被免职,很少升迁。②彩缋:彩色的绘画。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这首诗的题目是“自贻”——自己写诗赠送给自己。诗中虽然不乏凄苦的慨叹,但总体上呈现了一个风骨刚强,傲岸洒脱的形象
B. 本诗开端即以刚直而屡遭贬斥的萧次君自比,借其“迁少去官频”的遭遇,抒发的却是自己的命运感喟。
C. “寂寞怜吾道”意为“怜吾道寂寞”,诗人坚守自己的信念“吾道”,却难被世道认同而感“寂寞”,自生哀怜。
D. 颈联表达了诗人遗憾自己没有以“彩缋”般的锦绣前程作为内心追求,以至于为官四方,充斥身心的只有世俗的扰攘。
E. 整首诗由古及今,由人及己,尾联借物自喻,形象生动,一个“嫌”字凝聚了落魄失意者复杂的情感。
2.本诗是杜牧晚年赠送给自己的作品,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表达的复杂情感。
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是故无费无践,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