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辛弃疾 九畹芳菲兰佩...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辛弃疾

九畹芳菲兰佩好①。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②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

注:①《离骚》云:“纫秋兰以为佩。”屈原常用香草和美人来比喻自己高洁的操守。②湘累:指屈原。冤屈而死叫“累”。

1.简要说明上片“自怨蛾眉巧”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上片写以兰为佩、蛾眉空好、宝瑟弦断分别有什么作用?

3.下片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

 

1.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蛾眉借代女子美丽的容颜。或者回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美人比喻自己 2.象征自己高洁的操守;表明自己志洁才高,但无用武之地;写出了难寻知音的孤寂。 3.英雄迟暮的失落,壮志难酬的无奈,无人理解的苦闷,忠而被弃的怨愤。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是“简要说明上片‘自怨蛾眉巧’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能力。首先要理解“”中的“蛾眉”的含义,蛾眉在古诗词中常常用来借指女子容貌的美丽,也可以说是以部分代整体,借指美女,本词中以此来抒发词人自己的情怀,因此也可理解为比喻,词人以此来比喻自己。 2.试题分析:题干是“上片写以兰为佩、蛾眉空好、宝瑟弦断分别有什么作用”,是考查学生鉴赏实词思想内容能力。答题时注意题目中“分别”,因此逐个分析:“以兰为佩”,结合注释可知,象征自己告诫的操守;“蛾眉空好”,“蛾眉”借美女来比喻自己,“空”体现空有才华而不被重用;“宝瑟弦断”,由原句“朱丝弦断知音少”可知此人在感叹知音难寻。 3.试题分析:题干是“下片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是考查学生赏析诗词情感能力。赏析诗歌情感可以根据其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本词下片紧承上片的牢骚之意进一步抒发情感,首句“冉冉年华吾自老”直接写出自己年华已老,悲凉之情已然体现;“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用芳洲水涨,芳草难觅喻示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最后两句,诗人在大醉之中唤起屈原一起唱歌,一方面体现当世无人理解,只能以屈原为知音,另一方面,既然与屈原意趣相投,说明有相同的遭遇,联系屈原和作者的生平经历,就不难理解其忠而被弃的悲愤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各题。

楚义帝论 (清)查礼

天下事未有成一事建一勋而出自迂生腐儒之手者。况天下之大,帝王之重,又当干戈纷扰群雄角鹿之秋哉!苏子瞻论楚帝曰:“天下之贤主也。”以予观之,义帝特一迂生腐儒尔,安在其为贤也?

宋义者,战国游士之流也。一言偶中,未必其遂能知兵也;乃骤加以“卿子冠军”之名,委以三军之重,而又以轻急暴戾之项羽,使为之属。二人之不相戕杀者,未之有也。义之才与义之力,皆非羽敌者。义之不能杀羽,而羽之能杀义,亦事之易知者也。是义帝非能用义,直以此杀义尔。

入关之命,不遣羽而遣沛公,盖以沛公之为长者尔。然是固不可以遣羽,而亦不可以遣沛公。自古无因人成事之帝王也。义帝为怀王孙,固楚民之所望,而楚之不祀久矣;以民间牧羊儿,一旦据南面之尊,为诸侯王之长,斯亦奇矣。又欲不烦一手足之劳,俨然为群雄之主焉;帝王之业,固若是易乎?且沛公入关,则必灭秦;灭秦,则沛公之功高,而义帝不能制也。沛公入关, 则羽必怒而图沛公;怒而图沛公,则沛公不能当羽,沛公必败,羽必胜;羽胜,则羽之气横,而义帝益不能制之也。

夫秦虽强,易与(对付)也。彼虐用其民既甚,其民皆有父兄之痛焉;楚兵至而不倒戈以相迎者,幸也,而谁与之敌哉!为义帝计,惟遣一将以救赵,而亲率诸将以击秦,数始皇、二世之罪,受子婴之降,除秦之法,与民休息。秦地百二山河,天下莫强焉。楚虽大,僻在东南,其形势非关中比。因秦之规以定都焉。封项羽、沛公各以大国,封诸侯之有功者以小国,又封五国子孙之贤者,以无绝其先祀。当是时,天下固义帝之天下也,虽项羽之暴,何足忌哉!羽与沛公,固皆我之佐命臣尔。

惟前既有以失羽之心,而灭秦之功,又大半成于羽手,故羽得以擅其赏罚废置之柄焉,而天下之势去矣。乃欲端拱安座,用人之劳而享其逸,不亦缪乎!吾故曰:义帝特一迂生腐儒尔。天下未有迂生腐儒之能成事者,其不终也固宜。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义帝一迂生腐儒尔        特:只是

B. 始皇、二世之罪          数:列举

C. 人之劳而享其逸          用:使用

D. 擅其赏罚废置之          柄:权力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义帝行事“特一迂生腐儒”的一组是(    )

①委(宋义)以三军之重          ②又以轻急暴戾之项羽,使为之属 

③义之才与义之力,皆非羽敌者    ④入关之命,不遣羽而遣沛公 

⑤以民间牧羊儿,一旦据南面之尊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②④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主要论述楚义帝用人不当的的错误,不该重用战国游士之流的宋义,入关之命应交付项羽,不该交付刘邦。

B. 文章开篇一反前人对楚义帝的评价,旗帜鲜明地指出义帝不过是一个迂生腐儒,绝对成就不了帝王之业。

C. 义帝虽然为怀王之孙,但目前他不过是一个民间牧羊儿,因此义帝的失误还表现在没有亲自率领诸将击秦。

D. 作者设想:在当时形势之下,义帝若能亲率大军攻秦,完全可以取胜,而项羽刘邦都会成为自己的佐命之臣。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义帝非能用义,直以此杀义尔。

(2)楚兵至而不倒戈以相迎者,幸也,而谁与之敌哉!

(3)天下未有迂生腐儒之能成事者,其不终也固宜。

(4)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都不是古今异义词的项是(   )

A. 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

B. 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        天子以为老,弗许

C.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

D.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 毋妄言,

B.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

C. 无不行而前

D. 有一母见信饥,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

A. 北购于单于

B. 乃自以精兵走之

C. 画地为军陈

D. 秦人憙,秦军解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故昔在殷王中宗,恭敬畏天命        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 高祖为亭长,素诸吏                 改正朔,服色

C. 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               君子没世而名不称焉

D. 于是沛公起,摄衣之                 广不大将军而起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