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的古代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感情。
B.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 的地区为河东
C.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敲扑,古代的刑具,长的叫“敲”,短的叫“扑”。
D. 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双十一”临近,商家打折促销,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平日里价格不菲的商品此时显得格外诱人。
B. 果壳网拥有15个主题站,网站上登载了近一万篇原创文章,主题涵盖科学、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目前日均浏览量已超过375万次。
C. 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还能够在第三季度保持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危机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D. 在这个世界,你可以选择安居,也可以选择流浪,但不能选择没有深刻情感的生活,否则你对这个世界来说就是一片虚空。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的作者是我国清代作家曹雪芹。该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和宝、黛的爱情悲剧。
B. 我国古典诗歌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李白的《蜀道难》属于古体诗,杜甫的《咏怀古迹》、白居易的《琵琶行》属于近体诗。
C.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主张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
D.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①现实生活中,面对功名、地位、金钱这些让人利令智昏的东西,一些腐败分子,毫不自律,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②大别山地区奇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每年前来游览观光的中外客人和寻古探秘的学者不绝如缕。
③只有从根本上着手,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同时,各权力部门也以身作则,秉公执法,,亿万百姓期待的河清海晏的局面才可能出现。
④日前,在塔斯马尼亚首都霍巴特举行一个国际科学大会上,专家们预计在未来100年内, 由于愈演愈烈的全球变暖趋势,被称为“不毛之地”的南极洲将出现七月流火的温暖气候,有望长出树木。
⑤湖畔新城,占地5500亩,其中水域2000亩,水域浩淼,植被苍翠,水木清华,环境优美,是人居最佳选择。
A. ①③ B. ④⑤ C. ②④ D. ③⑤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就会变得明智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
(4)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5)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6)____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7)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苏孝慈,扶风人也。父武周,周兗州刺史。孝慈少沉谨,有器干,美容仪。周初为中侍上士,后拜都督,聘于齐,以奉使称旨,迁大都督。其年又聘于齐,还授宣纳上士。后从武帝伐齐以功进位开府赐爵文安县公邑千五百户寻改封临水县公增邑千二百户累迁工部上大夫。
高祖受禅,进爵安平郡公,拜太府卿。于时王业初基,百度伊始,征天下工匠,纤微之巧,无不毕集。孝慈总其事,世以为能。俄迁大司农,岁馀,拜兵部尚书,待遇逾密。时皇太子勇颇知时政,上欲重宫官之望,多令大臣领其职。于是拜孝慈为太子右卫率,尚书如故。明年,上于陕州置常平仓,转输京下。以渭水多沙,流乍深乍浅,漕运者苦之,于是决渭水为渠以属河,令孝慈督其役。渠成,上善之。又领太子右庶子,转授左卫率,仍判工部、民部二尚书,称为干理。数载,进位大将军,转工部尚书,率如故。先是,以百僚供费不足,台省府寺咸置廨钱,收息取给。孝慈以为官民争利,非兴化之道,上表请罢之,请公卿以下给职田各有差,上并嘉纳焉。开皇十八年,将废太子,惮其在东宫,出为浙州刺史。太子以孝慈去,甚不平,形于言色,其见重如此。仁寿初,迁洪州总管,俱有惠政,其后桂林山越相聚为乱,诏孝慈为行军总管,击平之。其年卒官。有子会昌。
(选自《隋书·卷四十六·列传第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后从武帝伐齐/以功进位开府/赐爵文安县公/邑千五百户/寻改封临水县公/增邑千二百户/累迁工部上大夫
B. 后从武帝伐齐/以功进位/开府赐爵文安县公/邑千五百户/寻改封临水县公/增邑千二百户/累迁工部上大夫
C. 后从武帝伐齐/以功进位开府/赐爵文安县公/包千五百户/寻改封/临水县公增邑千二百户/累迁工部上大夫
D. 后从武帝伐齐/以功进位/开府赐爵文安县公/邑千五百户/寻改封/临水县公增邑千二百户/累迁工部上大夫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迁,古代多指调动官职,包括升.降、调三种情况,如迁升、迁授、左迁等均指升职。
B. 受禅,指王朝更迭时,新皇帝承受旧帝禅让的帝位,尧舜禅让是我国古代经典的传说。
C. 廨钱,隋唐时期官府用以放债收息的公款,由各州令史负责,所收利息作为官员津贴。
D. 东宫,因方位得名,一般指我国古代封建时期太子所居住的宫殿,也可借指太子本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孝慈颇具外交才能,曾两次奉命出使齐国,皇帝十分满意并因此提拔了他。
B. 苏孝慈军事才能出众,先从武帝征伐齐国,后接受诏命,平定桂林山越叛乱。
C. 苏孝慈管理能力突出,新帝登基之初,由他总管从全国各地征召而来的工匠。
D. 苏孝慈为官心系百姓,任尚书时主动疏通渭水、反对官民争利、对民施行惠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时皇太子勇颇知时政,上欲重官官之望,多令大臣领其职。
(2) 太子以孝慈去,甚不平,形于言色,其见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