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一位老年男子与世长辞,殡仪馆收到多副挽联,其中有三副分别是逝者儿子、女婿、侄子送...

一位老年男子与世长辞,殡仪馆收到多副挽联,其中有三副分别是逝者儿子、女婿、侄子送的,均未署名,根据其内容张贴正确的一项(    )

①昔年训诲亲承犹子鲤庭聆教范;此日音容顿渺儿曹马诫感遗书

②北斗顿沉天光黯;美德犹存家景长

③半子荷深恩,玉镜台前承色笑;一朝悲怛化,璇闺堂上失慈晖。

A. ①挽伯父  ②挽岳父  ③挽父亲    B. ①挽岳父  ②挽父亲  ③挽伯父

C. ①挽父亲  ②挽伯父  ③挽岳父    D. ①挽伯父  ②挽父亲  ③挽岳父

 

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联中的挽联的相关知识。找出相关暗示身份的词语,如①王勃《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鲤对”指来日将接受父亲的教诲。但是“亲承犹子”暗示不是儿子,而是像儿子一样,那就是侄儿,②“美德犹存家景长”暗示是自己家,③半子:女婿的别称。也可以结合排除法进行确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国际足联2017年度颁奖典礼在英国伦敦举行,多项大奖名花有主。最引人瞩目的世界足球先生竞争激烈,葡萄牙球星C罗击败梅西和内马尔,连续两年蝉联该奖项。

B. 高贵优雅不是外在的物质表现,而是你面对他人乃至这个世界,能够表现出自己的善良与宽容、坚强与淡定、宠辱不惊与轻声细语。

C. 近年来,幼儿园虐童事件时刻撞击着人们的心灵。孩子们在幼儿园期间的人身安全、教师的道德素质等问题一直以来是广大家长备受关注的。

D. 2017年度游戏《王者荣耀》对历史人物及符号的改编曾饱受质疑,但没人能否定它在泛娱乐时代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态与娱乐方式。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连通西安和成都的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以来,旅客发送量节节攀升,开通首月共发道旅客达93万人次,致使靠高铁车票洛阳纸贵

②政协委员们将不忘初心,敬终如始,在新时代发展大潮中,以新业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

③学者宋恪震的《唐宋词名篇精赏》是近年新成果的结晶,与他的《唐诗名篇精赏》适巧成为配套,可谓珠联壁合的姊妹篇。

④他的笔下有历史,有中国哲学的智慧,他谈论的是历史上的人与事,但常常枝蔓开去,或联想,或抒情,或状物,天马行空

⑤邵飘萍先生不畏国民党言论钳制,在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发表了许多揭露黑幕、针砭时弊的新闻和社评,显示出国人的勇气和操守。

⑥这部抗战题材的电影表达了对抗日英雄的敬仰,充满了正能量,以喜剧的形式带领观众回忆抗战年代的蹉跎岁月,提醒观众不忘历史。

A. ①③④    B. ②③⑥    C. ①⑤⑥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生活中当我们对所喜欢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时,感情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随之产生。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蜀道难》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小題。

邵雍字尧夫。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已而叹曰:“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于是逾河、汾,涉淮、汉,周流齐、鲁、宋、郑之墟,久之,幡然来归,曰:“道在是矣。”遂不复出。

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闻雍好学,尝造其庐,谓曰:“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雍对曰:“幸受教。”乃事之才,受《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

初至洛,蓬荜环堵,不芘风雨,躬樵爨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人莫能窥也。及执亲丧,哀毁尽礼。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哦诗自咏。春秋时出游城中,风雨常不出,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惟意所适。士大夫家识其车音,争相迎候,童孺厮隶皆欢相谓曰:“吾家先生至也。”不复称其姓字。或留信宿乃去。好事者别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窝”。

司马光兄事雍,而二人纯德尤乡里所慕向,父子昆弟每相饬曰:“毋为不善,恐司马端明、邵先生知。”士之道洛者,有不之公府,必之雍。雍德气粹然,望之知其贤,然不事表襮,不设防畛,群居燕笑终日,不为甚异。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熙宁行新法,吏牵迫不可为,或投劾去。雍门生故友居州县者,皆贻书访雍,雍曰:“此贤者所当尽力之时,新法固严,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赐矣。投劾何益耶?”

嘉祐诏求遗逸,留守王拱辰以雍应诏,授将作监主簿,复举逸士,补颍州团练推官,皆固辞乃受命,竟称疾不之官。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赠秘书省著作郎。元祐中赐谥康节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有删节)

【注】①芘:通“庇”,荫庇。②信宿:连宿两夜。③表襮:自我炫耀。④防畛:喻防人之心。畛,界限。

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B. 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C. 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D. 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物理性命之学”系指有关“万物中的道理和性质以及人生性命的学说”。

B. “及执亲丧,哀毁尽礼”是说到了他的至亲去世的时候,他尽力守丧,哀伤过度导致身体毁伤。

C. “投劾”是指官员递上引咎辞职的呈文,这是古代弃官的一种方式。

D. “赠秘书省著作郎”是指道赠他秘书省著作郎的官职,“赐谥康节”是指堂上追赐给他官爵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邵雍少时志向远大,广泛阅读,刻苦磨砺,周游四方。后来拜北海的李之才为师,学习《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

B. 邵雍安贫乐道,司马光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邵雍常到田间耕作,把自己的居所命名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

C. 邵雍宽厚仁义。门生故友因新法过于苛严准备弃官,征询邵雍意见,邵雍认为新法固然苛严,但能够尽己之力宽厚一分,老百姓就会受一分恩赐。弃官没有什么好处。

D. 邵雍不重名利。嘉佑时,皇帝下诏求贤才,王拱辰把邵维上荐应诏,前后两次推举他任职,结果他都坚决不受命,称病不赴任。

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初至洛,蓬荜环堵,不芘风雨,躬樵爨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扣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新一代人工智能也将改变世界,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说。当下,人工智能正在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催生新需求、新产品、新产业,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

国际管理咨询机构埃森哲发布报告称,到2035年,人工智能有望推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27%,制造业、农林渔业、批发和零售业将成为从人工智能应用中获益最多的三个行业,人工智能将推动这三大行业的年增长率分别提升2%、1.8%和1.7%。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处在了爆发前夜,很多人把人工智能视为下一个“能让猪飞起来的风口”。

目前,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赋能”人类生活,硬件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传统制造企业要抓住机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摘编自刘坤《如何迎接人工智能热潮》)

材料二

材料三

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后,有着来自政府、企业、资本的多重推力。

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十人工智能”被列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2017年3月,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国际上,英、美、韩、日等也纷纷布局人工智能,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出台。2013年,百度成立全球首家深度学习研究院;Facebook、谷歌等巨头也不约而同提出了“人工智能优先”的战略转变。互联网数据和咨询公司IT桔子近日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分析与创业投资盘点》收录了467家AI企业和636起投资事件,其中,人工智能总获投率为67.65%,高于其他行业2-3倍。

但是,商汤科技CEO徐立直言,国内人工智能创业大多扎堆在应用层面,创业者使用开源算法,找到某个垂直领域便套上“人工智能”概念扎进去,但真正从算法层出发做“原创技术”的人并不多。“而这块才是核心,是最需要厚积薄发的。”

就国内而言,人才储备方面还相对薄弱。来自领英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有195万,中国只占2%,排名第七。

(摘编自张意轩王威《人工智能需要翻越三道坎》)

材料四

人工智能技术注定会改变我们的世界,它注定会重新定义工作的意义以及财富的创造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它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失衡现象,甚至改变全球的权力格局。

随着它的进一步发展,会不可避免地对就业造成冲击。很多岗位和职业会逐步消失,与工业革命及信息革命不同,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冲击并非单纯指向某些特定岗位和职业,如传统制造业中的手工艺者被流水线工人所取代。

人类正面临着很难妥善共存的两个发展前景:一方面我们迎来了仅用少量人力就能创造巨大财富的发展时代,而另一方面,大量人员也将因此而下岗和失业。

人工智能是一个“强者更强”的产业:数据越多,产品越好;产品越好,所能获得的数据就更多;数据更多,就更吸引人才;人才越多,产品就会更好。

一言以蔽之,最大程度地缩小人工智能可能造成的经济失衡和贫富差距,已是当下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此差距不仅体现在国家内部,也体现在国与国之间。

(摘编自李开复《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真正威胁》)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美国AI企业增量长期大于中国,但是近两年中国AI企业增量反超,总量差距有所缩小。

B. 从2004年至今,中美AI企业数量都在持续增长,但美国增长的爆发期和回落期都早于中国。

C. 中国AI企业增量在2008年短暂回落后一路上扬,在2015年达到峰值,AI企业共计166家。

D. 中美两国AI企业数量经过创业持续火爆增长的高峰期,预计将进入休整阶段,只是小幅增长。

2.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人工智能被视为下一个“能让猪飞起来的风口”,但要真正飞起来,还需要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B. 面对人工智能的热潮,不少国家积极应对,中国将其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资本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C. 当前人工智能总获投率高于其他行业,能吸引其他行业人才的进入,缓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困境。

D. 人工智能注定会改变我们的世界,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失衡现象,导致各行业出现严重的失业。

E. 人工智能不仅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世界的权力格局。

3.根据上述材料,分别从企业和个人两个角度,提出应对人工智能热潮的建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