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蓦山溪 汪莘① 金风玉露,洗出乾坤体。乘兴到前...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蓦山溪

汪莘

金风玉露,洗出乾坤体。乘兴到前村,见一片、清溪无底。竹篱茅舍,鸡犬两三家,寻渔父,问湘灵,拄杖斜阳里。

青春误我,白发今如此。幸自识方壶,有个人、神通游戏。涧边野鹤,岩上忽孤云,倾浊酒,对黄花,又似东篱子。

【注】①汪莘:南宋人。布衣,隐居黄山。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时弊,没有得到答复。徐谊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成。②渔父:屈原《渔父》中的形象。③湘灵:湘水之神。

1.下列对本词有关内容的解说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风玉露”指秋天的景象,常用来比喻人世间可贵且短暂的事物。

B. “渔父”作为古代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常出现在古诗中,成为隐逸情感的载体。

C. “涧边野鹤,岩上忽孤云”将个人情感融入对鹤的描写之中,突出了鹤的沉稳和意气风发。

D. 词的上、下片都运用了典故,上片用了屈原《渔父》中的典故,下片用了陶渊明诗歌中的典故。

2.这首词上阕和下阙表达出词人一种矛盾的心理,请结合词句加以分析。

 

1.C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既向往自由自在无为的田园生活,又感叹自己的青春已去,年事已高,功业无成的矛盾心理。词人在金秋时节乘兴徜徉于蓦山溪水边,陶醉于竹篱茅舍、鸡犬相鸣的乡野之间,满足于清静无为、远离世俗的高洁之中,然而,在这大好秋光之中,词人却又感到了自己美好年华的逝去,徒生白发,感叹自己的一事无成,突生孤独愁绪。 【解析】 1.试题分析: “沉稳和意气风发”错,“沉稳”与“岩上忽孤云”不符,“意气风发”与词的整体格调不符。 2.试题分析:注意抓住词中的“清溪”“竹篱”“鸡犬”“白发”等意象分析既向往自由自在无为的田园生活,又感叹自己的青春已去,年事已高,功业无成的矛盾心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班超投笔从戎》)

 

查看答案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司马迁善于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如蔺相如在秦廷所说的话,有时谦恭有礼,有时直言雄辩,有时有理有据地分析,有时咄咄逼人地斥责。

B. 蔺相如最终派从者怀璧归赵的原因除了认清秦王以城易璧的骗局外,还由于他在赵王面前做出的一定要完璧归赵的承诺。

C. 苏武因受谋反事件牵连而被匈奴扣押,后来被放逐到北海牧羊。北海牧羊表现了他不屈节、不辱命的精神追求和崇高的爱国气节。

D. 《张衡传》重点介绍了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从材料、形状、外观、构造到工作原理和实践功效,由外到内,从大到小,面面俱到。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有数位诸侯国的国君相继成为霸主,史称“春秋五霸”。“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中的“缪公”即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

B. 班固,西汉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孟坚,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他修成的《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C. 三辅,汉朝以京兆尹(原为官名,汉朝也作政区名)、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这三个地区在今陕西西安附近。

D.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欲勿予,即患秦兵来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

B. 今君亡赵走燕               秦王斋五日后,设九宾礼于廷

C. 虽才高世                   尤致思天文阴阳历算

D. 精铜铸成                   验之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曲:理亏

B.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论:商讨

C. 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穷厄:陷于困境

D.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无征:没有应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