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有一条在微信圈流传的“稻草定律”说,路边的一根稻草如...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有一条在微信圈流传的“稻草定律”说,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搭理,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卖白菜的人用它捆绑了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了;卖螃蟹的人拿去捆绑螃蟹,它就与螃蟹的价值一样了。人的价值有时也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在一起。但也有人觉得“稻草定律”并非人生宝典,稻草什么时候都是稻草,螃蟹什么时候都是螃蟹,螃蟹的美味是稻草永远不会散发的,稻草不要以攀龙附凤来提升自己的价值;稻草的价值在于它是稻米成长的母体,它孕育的米香也是螃蟹所不具备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800字左右。

 

人生的契合 个人价值的实现,在我看来,就是在寻找一种契合。一根稻草扔进草垛,它成了丰收的象征;一根稻草捆绑白菜,它成了商人应手的工具;一根稻草系住螃蟹,它便成为鱼米之乡的馈赠。一次次华丽的转身,稻草未曾变过,与其说是它攀龙附凤,到不说是稻草与自然的契合。 漫漫长路,人生亦是在寻找契合。 战国时期的苏秦,十年寒窗苦读,却未得到一国之君的青睐,空有满腹经纶却无处施展拳脚。而后的十年里,他不再把目光拘于一国,踏上群游列国之路,终成合纵抗秦的大计。想来苏秦真的如愿做了一国的谋士,却也难挡强秦“四海一”的野心。可统帅六国之师的苏秦,却逼使秦军数年不敢迈出函谷关一步。这成功,是苏秦与六国之师的契合。 毛泽东生于农村,青年时便对农民力量之于革命有了深刻的认识。毛泽东选择远走他乡,毅然北上,接触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兴思想。未来的革命征程里,毛泽东联系农工群众保存了共产党的革命力量,为新中国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可若是毛泽东的理论服务于国民党政府,结果也便不难分断。毛泽东的胜利,是他找寻到与工农联盟的契合。 眼下的社会,大量青年“北漂”。有些人对此颇有微词,认为青年们是盲目的,只看到了大城市的光鲜生活,却不曾体味过华灯之下的艰辛。我并不认同。青年抱着吉他,背着行囊,揣着梦想,急于摆脱身处的穷乡僻壤,看似是随性之举,在我看来是对人生的负责任。大城市的包容与开放,给了无数青年人展示自己的舞台,纵使他们为现实付上一笔沉重的学费,但也无悔,毕竟有些人生来就属于大海和天空。而青年人苦苦寻找的,正是自身与社会的契合。 人生在世,长短不过几十年,却在不停地寻找契合。幼时寻找与家庭的契合,想把子女当得尽善尽美;青年时寻找与学业的契合,想把前路铺得平坦宽阔;成年时寻找与社会的契合,想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暮年时寻找与生命的契合,只想把日子过得恬静平淡。 形形色色的人来来去去,他们在忙什么呢?在我看来,不过是寻找一种契合罢了。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时事类新材料作文。从综合的角度,(1)从文中关于稻草价值的不同观点出发,探讨:何为“价值”/人(事物)的价值由什么决定/人(事物)的价值应怎样体现。(2)从稻草卖了螃蟹价却并不具备螃蟹的价值这一点出发,①论述看问题不能只看表象,而应深入本质(看问题不能看表象)。②联系社会现实(如奢侈品消费、过度包装等)探讨“价格”与“价值”倒置的现象。从“有人”角度:①依附他人可能会抬高自己的身价,却不一定能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②人(事物)的价值取决于自我的品质(质量、作用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当今社会中,有不少人也知道小事重要,   ①   ,但时间一长,锐气消磨,热情减退,再加之有时看不到希望,于是便懈怠了,敷衍了。这种人多半因为不理解小事的价值, ②    ,所以,半途而废,终无所成。而对于目标明确的敬业者来说,工作无小事,每天   ③   ,并坚持下去,就不简单了。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长篇非虚构作品《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是刚健沉浑的交响曲,________,________。这部作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诸多问题上,都给我们以诚恳实在、有理有据而富有情义说服力的启示。 

一方面真实再现艰苦卓绝的战斗历史和义勇无私的英雄生涯

一方面全力还原与此相关的一部戏剧名作的创演历程

如何作用于当代人的心灵 

如何处理思想基础和艺术追求的关系

如何处理史识与史事的对话 

如何更清晰地激活蕴藏在历史中的核心价值

A①②③⑤④⑥ 

B①②⑤④⑥③

C②①③⑥⑤④ 

D②①④③⑥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子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大多数人只有拥有了健全的精神、独立的思想以及创新的意识,整个社会才可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获得长远的良性发展。

B. 针对突出问题,我们要查漏补缺,通过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把制度笼子织密织牢,全方位加强党内监督。

C.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统计显示,2016年春节中国出境游总人数超过600万,中国游客出境总花费超过900亿元,这就给信心不足、复苏乏力的世界经济送去暖暖春风。

D. 梭罗的《瓦尔登湖》被西方人誉为引导当代人抵抗物质引诱、回归自然朴素生活,也受到中国读者的广泛欢迎。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句是(  

只有与国家和人民     、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

日本安倍政府的荒唐行径,表现出日本军国主义大有       之势,这极大地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

陈教练当时就断定,只要假以时日,韩小鹏一定会有让人            的一天。

A休戚与共    东山再起     另眼相看

B休戚相关    死灰复燃     刮目相看

C休戚与共    死灰复燃     刮目相看

D休戚相关    东山再起     另眼相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第一位华裔校长的诞生

刘晓莉

担任伯克利加大校长以前,田长霖曾多次碰撞玻璃天花板玻璃天花板是一种因种族肤色产生的无形限制.在升迁时会遭到阻碍。田长霖的升迁过程并不如一般人想象得那么顺利,而他深知在一个白人占优势的社会中,身为少数民族,要打人决策阶层非常困难;只有不断冲撞尝试,才可能有出头之日。

伯克利加大工程系中有三个大系:土木、机械、电机。均在全美排名数一数二。田长霖被提升为工程系总系主任,是因为他太受欢迎了。由于有玻璃天花板的存在,田长霖曾一度升不上院长的位置,后因外界的压力,校长才说以后若有重要的行政职务再分派给他。后来他担任研究副校长,是因为有人实在看不过去了,硬是把他提上去的。

伯克利加大的研究副校长,名称很好听,但没有实权。田长霖做了两年,再不愿在这一职务上浪费时间,便辞职回系里继续从事他喜好的教学研究工作。过了一年多,他前往尔湾加大担任执行副校长。

初到尔湾加大,田长霖就发现学校缺乏完善的学术规划。对此,在学术至上的大原则下,他提出三个重要阶段的规划。首先,制定学校整个学术发展的前景与方向;其次,进行基础设施计划,也就是根据学术的方向增建物理大楼、艺术大楼、音乐大楼等;第三,做预算规划,进行募款实务等。

在尔湾加大,田长霖除了落实学术前景规划外,他还特别选择住在学校附近,以便积极与教授、学生沟通,和他们打成一片。很快地,他就成为校内深受欢迎与好评的行政主管,连新闻媒体也公开支持与赞扬他。

田长霖参加任何聚会,都会主动和每一个友谊团体亲切地打招呼,绝不只坐等别人来和他说话。这种平易近人的作风,让教职员和学生都愿和他坐下来讨论问题,因为大家都知道博士愿意倾听

他亲和而开放的行政风格,受到师生的一致肯定。除开放、沟通外,田长霖在尔湾加大增加延聘少数族裔教员,使该校少数族裔学生已占三分之二而教授却多数是白人的缺憾稍微减轻。尔湾加大1989学年度共雇用了50名教授,其中少数族裔有14人,占28%,是加大系统几个校区中少数族裔教授比例最高者。

大学课程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是尔湾加大前任执行副校长应允推行的首要工作,田长霖接任后毫不迟疑地积极促成其实现。他要求自1990年起,凡是进人尔湾加大就读的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选修一门介绍美国少数族裔和一门讨论国际事务的课程。这项政策,是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一个重要的革新,对迎接21世纪的来临,有着重要与深远的影响。

1990年2月11日星期日《旧金山纪事报》与《旧金山观察报》的合并版刊出消息,表示田长霖可能就任伯克利加大校长。报道中引用可靠消息来源指出:加州大学校董会将于15日举行的会议上,正式任命田长霖。但是董事会尚未宣布消息之前,田长霖沉住气,对记者们的问题均不予置评。他只是展露友善与诚恳的微笑说:有什么事15号以后再说吧!

担任尔湾加大亚裔教员协会共同主席的刘家噗教授说:如果博士真的被摧升为伯克利加大校长,我会为尔湾加大感到惋惜。

1990年2月15日是一个深具意义的日子。加州大学董事会正式任命田长霖为伯克利加州大学第七任校长,使他成为全美著名公立大学的第一位亚裔校长。总校长贾德纳在会上盛赞田长霖是一流学者,也是资历很深的行政人员,校董会是基于他在各方面的杰出表现,而任命他为继任人选。

在谈到中选那一刻的心情,田长霖说:美国第一流的大学聘用一名在外国出生、受教育的人来担任校长,还是前所未有的。在我之后,斯坦福大学也聘用了一位德裔法学博士做校长。全美国有两位出身其他国家的校长都在旧金山湾区,可见加州对多元文化的认同是超前的。   (摘自《田长霖的伯克利之路》,有删改)

【注】伯克利加大:即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尔湾加大:即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为华裔要进人美国社会的决策层是很困难的,但田长霖并未因此停止奋斗,他最终成功突破玻璃天花板,担任伯克利加大校长。

B.田长霖才能杰出,但他的才能起初在伯克利加大未得到充分发挥;后来,他前往尔湾加大.在那里,他担任执行副校长,大显身手。

C.尔湾加大的刘家噗教授非常欣赏田长霖,得知田长霖可能担任伯克利加大校长的消息后,他不禁为尔湾加大的前途担忧。

D.贾德纳在加州大学董事会上盛赞田长霖的行政能力,他的评价完全符合田长霖的实际情况。在他看来,田长霖能胜任校长一职。

E.传记最后一段中田长霖的话肯定了加州对多元文化的认同,也委婉表达了对美国一流大学在人事任用方面歧视外来民族的现象的不满。

(2)田长霖为尔湾加大做了哪些贡献?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6分)

(3)田长霖有哪些人格魅力?请结合全文概括并分析。6分)

(4)田长霖能成为全美公立大学第一位华裔校长,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