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荔枝香近 周邦彦 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尽日恻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荔枝香近

周邦彦

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尽日恻恻轻寒,帘底吹香雾。黄昏客枕无憀,细响当窗雨。看两两相依燕新乳。

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暮往朝来,心随片帆轻举。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共剪西窗蜜炬。

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蕴含了什么感情?

2.词的下阕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选择其中的两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景象。乱红飘零水中,随风而逝,在尽日的微寒中,室内香雾萦绕。黄昏时面对细雨当窗,一个人在静静的观看燕子成双。词中蕴含了词人踪迹无定,凄切思乡,孤苦无依,寂寞闲愁的感情。 2.衬托:下片先写行舟待发,江浦又绿来衬托游子思归。虚实结合:最后三句写虚景,写对未来的展望,对未来的绵绵期冀。化用典故:并化用了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句,写出了倦客思归,对家园的向往之情。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上阕内容及情感分析。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词的标题、注释和词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回答此题,可结合诗句,“尽日恻恻轻寒,帘底吹香雾。黄昏客枕无憀,细响当窗雨。”得出第一问答案;至于蕴含的感情,则可以从“黄昏客枕无憀,细响当窗雨。看两两相依燕新乳。”“暮往朝来,心随片帆轻举。”两方面加以概括分析。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表达技巧分析。下片前两句,词人站在江边,看到渐渐遍绿的江水,不由感慨时光轮回之快,心儿随帆飞向远方,这是对游子思归之情的“衬托”,当然也是对眼前实景的描写。后两句是词人的丰富想象为虚写,化用了晚唐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反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真是妙句。从“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看出是衬托手法;“心随片帆轻举”“小槛朱笼报鹦鹉”等加以概括分析可以看出是运用了虚实结合;“共剪西窗蜜炬”是化用典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龚胜字君宾,楚人也。少好学明经,著名节,为郡吏。州举茂才,为重泉令,病去官。大司空何武、执金吾阎崇荐胜,哀帝自为定陶王固已闻其名,征为谏大夫。胜居谏官,数上书求见,言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制度太奢,刑罚太深,赋敛苛重,宜以俭约先下。为大夫二岁余,迁丞相司直,徙光禄大夫,守右扶风。数月,上知胜非拔烦吏,乃复还胜光禄大夫。胜言董贤乱制度,由是逆上指。

后岁余,丞相王嘉上书荐故廷尉梁相等,尚书劾奏嘉“言事恣意,迷国罔上,不道”。下将军中朝者议,左将军公孙禄等十四人皆以为嘉应迷国不道法。胜独书议曰:“嘉资性邪僻,所举多贪残吏,位列三公。阴阳不和,诸事并废,咎皆繇嘉,迷国不疑,今举相等,过微薄。”日莫议者罢。明旦复会,左将军禄问胜:“君议亡所据,今奏当上宜何从?”胜曰:“将军以胜议不可者,通劾之。”博士夏侯常见胜应禄不和,起至胜前谓曰:“宜如奏所言。”胜以手推常曰:“去!”

后数日,复会议可复孝惠、孝景庙不,议者皆曰宜复。胜曰:“当如礼。”常复谓胜:“礼有变。”胜疾言曰:“去!是时之变。”常恚,谓胜曰:“我视君何若,君欲小与众异,外以采名,君乃申徒狄属耳!”

莽既篡国,遣五威将帅行天下风俗,将帅亲奉羊、酒存问胜。明年莽遣使者即拜胜为讲学祭酒胜称疾不应征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酒印绶即拜使者欲令胜起迎,久立门外,胜称病笃,为床室中户西南牖下,东首加朝服拖绅。使者入户,西行南面立,致诏付玺书,迁延再拜奉印绶,进谓胜曰:“圣朝未尝忘君,制作未定,待君为政,思闻所欲施行,以安海内。”胜对曰:“素愚,加以年老被病,命在朝夕,随使君上道,必死道路,无益万分。”使者要说,至以印绶就加胜身,胜辄推不受。使者五日一与太守俱问起居,为胜两子及门人高晖等言:“朝廷虚心待君以茅土之封,虽疾病,宜动移至传舍,示有行意,必为子孙遗大业。”晖等白使者语,胜自知不见听,即谓晖等:“吾受汉家厚恩,无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义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语毕,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死,死时七十九矣。

(选自《汉书•列传第四十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议者罢              莫:没有

B. 迷国上                罔:欺骗

C. 宜以俭约下            先:为……做表率

D. 加以年老病            被:遭受

2.下列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明年/莽遣使者即拜/胜为讲学祭酒/胜称疾不应征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酒印绶/即拜。

B. 明年/莽遣使者即拜胜为讲学祭酒/胜称疾不应征/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酒印绶/即拜。

C. 明年/莽遣使者即拜胜为讲学祭酒/胜称疾不应征/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酒印绶即拜。

D. 明年/莽遣使者即拜/胜为讲学祭酒/胜称疾不应征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酒印绶即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龚胜好学通经,名重一时。年轻时被举荐为秀才,后又被何武、阎崇推荐,连哀帝对他也早已闻名;王莽篡位后也多次召他为官。

B. 尚书认为王嘉“言事恣意,迷国罔上”,左将军公孙禄等十四人也以为王嘉确实犯了迷国不道之罪,龚胜并不同意他们的观点,认为不应该怀疑王嘉迷国罔上。

C. 龚胜敢于坚持己见,不愿随波逐流。在讨论是否恢复孝惠、孝景祠庙问题时,他表达不同意见,甚至与人发生争执。

D. 龚胜忠于汉朝,坚决不事二主。王莽篡汉后,他屡次称病,拒不接受新朝授予的高官厚爵,最终绝食而亡,以死明志,令人感佩。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知胜非拔烦吏,乃复还胜光禄大夫。胜言董贤乱制度,由是逆上指。

(2)我视君何若,君欲小与众异,外以采名,君乃申徒狄属耳!

 

查看答案

下列对各组句子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①问征夫以前路     ②将有事于西畴

——“以”、“于”都是介宾,与后面的名词构成介宾短语后置。

B. ①悟已往之不谏     ②恨晨光之熹微

——两个“之”字都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 ①云无心以出岫     ②登东皋以舒啸

——两个“以”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

D. ①既窈窕以寻壑     ②亦崎岖而经丘

——“窈窕”“崎岖”都是形容词用如名词,分别指“幽深的河岸”“崎岖的山路”;前面省略了“循”“沿”等动词。

 

查看答案

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线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岸土赤而立(《过小孤山大孤山》)

B. 或命巾车,或孤舟(《归去来兮辞》)

C.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

D. 吴会于云间(《滕王阁序》)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雄州

B.宾主尽东南之

C.他日趋庭,叨陪

D.俊采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翼轸,地接衡庐  (分野)              云无心以出(泛指山峰)

B. 宇文新州之    (美好)              三径荒,松菊犹存(近于)

C. 遥襟畅,逸兴  (刚、顿时;迅速)    时首而遐观(抬头)

D. 家君作,路出名区  (宰相)              晨光之熹微(痛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