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这一代人喜欢的游戏,其实是共同心理在虚...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这一代人喜欢的游戏,其实是共同心理在虚拟世界的投影,他们玩的不仅是游戏本身,更是在与陌生人共同排解孤独。

B. 经过两年来在证监会和其他金融主管部门持续从严的监管下,并购重组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发挥更加突出。

C. “社交网络分析之父”哈纳曼认为,微博中单一主题出现的频率可以用来预测很多事情的发展趋势,于是他和同事一起开发了一个程序,用它来监测新微博发布的频率。

D. 留守儿童是乡村振兴的希望,是未来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稚嫩的肩膀,将来要扛起发展城市和乡村的艰巨使命,他们将和千千万万的儿童一起,承担着民族精神薪火相承的重任。

 

C 【解析】试题分析:A项,“他们玩的不仅是游戏本身,更是在与陌生人共同排解孤独”搭配不当,可以改为“他们不仅是在玩游戏,更是在与陌生人共同排解孤独”。B项,“经过两年来在证监会和其他金融主管部门持续从严的监管下”句式杂糅,去掉“经过”。D项,“将”和“承担着”前后矛盾,“承担着”改为“承担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江岭是婺源田园风光的经典,以10万亩梯田油菜花海而著称,阳春三月,梯田之中的油菜花漫山遍野,错落有致,万紫千红,春意盎然。

②西方各国不满美国不顾美元危机拒不贬值,强行维持固定汇率的做法,决定请君入瓮,既然美国拒不提高黄金价格,让美元贬值,他们就以手中的美元兑换美国的储备黄金。

③当下基础设施的供给,远不能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因此发生类似争抢运动场地的事件也就在所难免,而单纯谈论素质与文明,强调理解和包容,无疑只是饮鸩止渴

④在当代许多人的印象中,“山东王”韩复榘似乎是一个鲁莽,好色,贪得无厌,整日不学无术之人,凡是和“、笨”相关的负面词语,都可以贴到他的身上。

⑤有这样一批女性,她们经历了如霜岁月、家国战乱,命运悲苦,到了耄耋之年,却仍笑靥温润,不郎不秀,如同历史天空中那一抹璀璨的晚霞。

⑥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诗歌,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的大多要比长篇冗繁、佶屈聱牙的有优势,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A. ②③④

B. ②③⑤

C. ①④⑥

D. ①③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2)《蜀道难》一诗中,李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剑阁地势之险要。

(2)李商隐在《锦瑟》中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无可奈何,恍惚若失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石 湖

文征明

石湖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

芳草自生茶磨岭,画桥横注越来溪。

凉风袅袅青萍末,往事悠悠白日西。

依旧江波秋月坠,伤心莫唱夜乌栖。

[注] 石湖:苏州一带最有味道的风景区,旁有茶磨岭,越来溪流入湖中。《夜乌栖》即《乌夜栖》,是一支古老的乐府歌曲,以乌鹊夜栖反衬人生无着落之感。

1.以下对本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颔两联,动静结合,虚实相济,视角转换间,颇能呈现诗人流连春日山水,一副沉醉其中之态。

B. 此诗中没有浓重的色彩,也未具体描摹声音,这也正是此诗的“清丽”所在。

C. 白日西,意味着一天时光的流失,诗人在观景之中也不由得想起悠悠往事。

D. 凉风起,日西斜,江波秋月,尽是诗人在宁静的夜晚所遇,内心始终宁静如一。

E. 诗人自赏石湖秀美的景致,望见湖面月影便也想起此月与去年秋月一般无二,其中也流露出对时光转瞬即逝的感慨。

2.请简要分析首联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奂字然明,敦煌渊泉人也。奂少游三辅,师事太尉朱宠,后辟大将军梁冀府,以疾去官。复举贤良,对策第一,擢拜议郎。

永寿元年,迁安定属国都尉。初到职南匈奴左奥建台耆及且渠伯德等七千余人寇美稷①东羌复应之而奂壁唯有二百许人闻即勒兵而出军吏以为力不敌叩头争止之。奂不听,遂进屯长城,收集兵士,遣将王卫招诱东羌,因据龟兹,使南匈奴不得交通东羌。诸豪遂相率与奂和亲,共击南匈奴,连战破之。伯德惶恐,将其众降,郡界以宁。羌豪帅感奂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遗金鐻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薄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悉以金马还之。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

迁使匈奴中郎将。休屠各②及乌桓并同反叛,兵众大恐,各欲亡去。奂安坐帷中,与弟子讲诵自若,军士稍安。乃潜诱乌桓,阴与和通,遂使斩屠各渠帅,袭破其众。复拜武威太守。平均徭赋,率厉散败,常为诸郡最,河西由是而全。其俗多妖忌,凡二月、五月产子及与父母同月生者,悉杀之。奂示以义方,严加赏罚,风俗遂改,百姓为立生祠。九年春,征拜大司农。鲜卑闻奂去,寇掠缘边九郡,杀略百姓,缘边大被其毒。复拜奂为护匈奴中郎将,以九卿秩督幽、并、凉三州及度辽、乌桓二营,兼察刺史、二千石能否,赏赐甚厚。匈奴、乌桓闻奂至,因相率还降,凡二十万口。奂但诛其首恶,余皆慰纳之。论功当封,奂不事宦官,赏遂不行,唯除家一人为郎,上书固让,卒不肯当

奂少立志节,尝与士友言曰:“大丈夫处世,当为国家立功边境。”及为将帅,果有勋名。董卓慕之,使其兄遗縑百匹。奂恶卓为人,绝而不受。光和四年卒,年七十八。

(节选自《后汉书·张奂传》,有删改)

【注】①美稷:南匈奴单于居所。②休屠各:南匈奴部落名。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到职/南匈奴左奥建台耆及且渠伯德等七千余人寇/美稷东羌复应之/而奂壁唯有二百许人/闻即勒兵而出/军吏以为力不敌/叩头争止之。

B. 初到职/南匈奴左奥建台耆及且渠伯德等七千余人寇美稷/东羌复应之/而奂壁唯有二百/许人闻即勒兵而出/军吏以为力不敌/叩头争止之。

C. 初到职/南匈奴左奥建台耆及且渠伯德等七千余人寇美稷/东羌复应之/而奂壁唯有二百许人/闻即勒兵而出/军吏以为力不敌/叩头争止之

D. 初到职/南匈奴左奥建台耆及且渠伯德等七千余人寇/美稷东羌复应之/而奂壁唯有二百/许人闻即勒兵而出军/吏以为力不敌,叩头争止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辅,指西汉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其所辖地区也称三辅,《后汉书·张衡传》“游于三辅”中,“三辅”意为后者。

B. 对策,汉代考试取士,以政事、经义等设问并写在简策上,应试者因其所问而作答。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C. 立生祠,是指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对象皆为有德之官员。本文中张奂因有德政于民,当地百姓为他立生祠以颂其功德。

D. 二千石:汉代官员的俸禄等级。汉时郎将、知府、郡守等官员的俸禄都是二千石,所以也以二千石代指这些职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奂勇敢善战,足智多谋。面对南匈奴的两次反叛,张奂两次以招降瓦解部分人员、募集兵士、占据有利地势等同样手段,在形势于己不利的情况下取胜。

B. 张奂临财清正廉洁,自律甚严。羌族各部的首领感激张奂的恩德,送来了金、马作为礼物,张奂把这些东西都还给了羌人。

C. 张奂关心百姓,仁惠及民。任武威太守时,平徭均赋,减轻百姓负担;同时晓之以义,严加赏罚,革除民间陋习,深受百姓爱戴。

D. 张奂功勋卓著,为人正直。身为将帅,多次以恩信安抚、招降外族,功劳卓著,董卓仰慕,派人送礼,张奂因不喜欢董卓而拒绝他的馈赠。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

(2)论功当封,奂不事宦官,赏遂不行,唯除家一人为郎。上书固让,卒不肯当。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建立优秀的家风不用好大喜功,能够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为原则,从细微处着眼,从点滴小事做起,就能让好家风变成无言的教导代代相传,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传承正能量。

(摘编自《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弘扬社会正能量》,2017年4月17日台儿庄新闻网)

材料二:

弘扬践行优秀家风,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之落细、落小、落实。以家谱为重要内容的根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不仅延续着家族血脉,更传承着优良家风家训,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具有强大维系力、凝聚力、感召力和亲和力。编修家谱可以使优秀的家风和宝贵的家训重回人们视野、重归百姓家庭,达到以家风促民风带政风、涵养核心价值观的效果。同时,开展和传承好家风系列活动,也能使优秀的家风和宝贵的家训重归百姓家庭,达到以家风促民风带政风、涵养核心价值观的效果。

(摘编自《以修志编谱传承历史文脉优良家风》,2016年12月29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摘编自张琳、陈延斌《当前我国家风家教现状的实证调查与思考》)

材料四:

牵起妈妈的手,牵起的也是孝亲敬老的好家风。每逢佳节倍思亲,思念发自眷恋亲朋的心灵感触,也源自注重孝亲、注重家庭的文化自觉。家风传统、亲情牵挂、故土情结、孝悌观念,这些传统文化中宝贵的道德因子,不仅并未因为现代浪潮的冲击而沉没,反而愈发显示出反哺个人、黏合家庭、软化社会的强大魅力。“团聚最喜悦,团圆最幸福,团结最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这句话,被无数人转发分享。让“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家风传承不竭,让重视家庭、重视家风成为现代社会文明风尚的标配,千家万户定会更加和美幸福,国家和民族定会更加和谐安定。

(摘编自《“牵妈妈的手”,守望家风报春晖》,2018年2月23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家风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它的形成需要较长时期,且一旦形成就较为稳定。

B. 延续家族血脉,传承优良的家风家训,是根祖文化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重要原因。

C. 家长获取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的途径包括媒体信息、专业咨询等,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 优秀的家风、宝贵的家训已经重归诸多普通家庭,重视家风将成为现代文明的标配。

2.下列对相关材料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优秀的家风并不都强调“精忠报国”“廉洁克制”等大的原则,它们更强调落细、落小、落实,注重无言的教导。

B. 媒体信息在充实家长的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已经超越了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

C. 家风是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形成的,家族经验经历了实践的检验,也能对家长教育子女产生影响。

D. 家风既能反哺自己,也能黏合家庭,有利于子女和家人,更能影响大众道德水平,带动社会风气向善向美。

E. 新时代良好家风的建设固然要考虑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也不排斥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宝贵的道德因子。

3.怎样才能有效培育良好的家风家教?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